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归纳与演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归纳与演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沈虹
  
  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浙江绍兴312030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每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从逻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外乎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所谓演绎法,原本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指先给学生一个概念,然后组织学生读文分析。归纳法,也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的事实、现象、情况等概括出一般原理。在阅读教学中是指先提供几个句子或一段话,然后组织学生逐句读文分析,形成概念。
  
  那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课文及材料具体而辨证地分析。
  
  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册第十五课《猫》,有这样两种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种: 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能概括猫性格古怪的三个词语(老实、贪玩、尽职)。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说一说你是怎样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出猫的性格老实、贪玩和尽职。
  
  第二种: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划出有关句子,特别是一些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很显然,这两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完全相反的。
  
  前者运用了演绎法,后者运用了归纳法。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教学设计都行的通,但从课文结构分析,本篇课文更适合采用第一种方法,即演绎法。因为本篇课文已经在段落重要位置明确点明了猫的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性格特点。所以没必要再让学生自己从各个句子中去归纳这些特点,可直接让学生抓住猫的这三个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但是,如果对于希望通过让学生去接触语言材料去感知研究对象,去获取事实,则运用演绎法较为合适。
  
  例如在学习十一册课本中三处儿童肖像的描写时,《小音乐家扬科》中写到:“他长得很瘦,脸黑黑的,浅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在《少年闰土》一课中“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教学时,经过学生讨论,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两处都是写少年儿童的肖像,共同之处是写“脸”。但又不相同,各有特色。扬科“脸色黑黑的”,说明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残下,身体非常瘦弱;闰土“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生活在海边,经常参加劳动,日晒风吹,身体很结实。通过在阅读中归纳,学生体会了对“脸”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生活经历的不同,突出了主人公的个性,深化了主题。
  
  这样的归纳学习,不仅使学生对肖像描写这种方法有了一个系统地了解与比较,同时又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且,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景:从整篇课文或阅读材料的教学看,我们采用了归纳法,但往往总体的归纳法中有局部的演绎;而有时总的演绎法中有局部的归纳。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交叉运用的,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对那些主旨单一、人物形象特征(或事件哲理等)明显的课文,常常运用演绎法;而对于那些主旨丰富、人物特点(或事件哲理等)比较立体、多样复杂的课文往往采用归纳法。
  
  所以教师只有充分把握这两种方法的特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 《归纳与演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50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