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课堂审美: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互动的课堂是美的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是先生对“教学”的深刻解读。教师的职责是“教学”。所谓“教学”,即“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教”的真谛是“指导学生学”,而不可取代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命体验。教师的作用只是“唤醒”和引导,而不是“给予”或“包办”。教师有效地、真正地“导”,是在学习迷津处点拨。“点”在迷惑处,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能一“点”豁然,自己去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拨”在歧途上,使学生在误人错道时,能一“拨”有悟,重新迈上“康庄”之路。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推崇师生合作互动。
  
  好问是儿童作为一个天生学习者的基本特征所在,我们的课堂要善于放手,适时为儿童的“好问”提供时间和空间。并且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以师生合作互动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一起享受富于美和童趣的语文课堂。
  
  1.教学主问题的提出要师生合作互动。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往往采用“直奔中心”“结尾反顾”等做法,设计提纲挈领、辐射全文的主问题,进而带领学生用演绎的思维方式解读课文,即根据已有的结论去找现象。如教学《白鹅》,一些教师就会自然而然地走一条直奔中心的捷径:(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2)在中心句中圈出中心词“高傲”。(3)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白鹅的高傲?仔细读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4)找读文中的句段,证明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
  
  长期使用演绎法思维会使人的思想僵化,不能突破已有结论。新课程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改变这种从已有结论寻找表现的做法。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主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大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如张祖庆老师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在第一板块中,就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建构话题:
  
  师:好,谁来提问?时间有限,我们只限提8个问题,大家要提有价值有质量的真问题哦。
  
  生: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意思?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为什么“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成功”?
  
  生:为什么“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呢?
  
  师: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回过头来,按照课文的顺序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大家提的好多问题就集中在一个字上,什么字?(生:谜。)(板书:谜)如果把这个“谜”解开了,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2.教学真问题的解决要师生合作互动。
  
  教师除了要和学生一起提炼有价值的主问题外,面对预设,课堂出现了意外生成怎么办?学生的理解出了意外和偏颇怎么办?我觉得,教师应该舍得在这些模糊点、生成处花时间,坦然直面生成,师生合作互动解决课堂的真问题。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一名学生问:“课文中有个士兵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却说:‘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为什么士兵报告说‘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教师称赞了这名学生读书很用心,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面对这样的真问题,教师不慌不忙,要求大家再仔细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从“船帆”到“帆船”的问题。在数分钟的默读之后,课堂上便有了一场热烈的交流。
  
  “士兵看时一定是距离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的是带帆的船,说明离得近了。”
  
  (教师趁势板画士兵、曹操,并对应着画上“船帆…帆船”。)
  
  “士兵来报,只是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当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说明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从‘船帆’到‘帆船’,这不就印证了前面课文中说的东南风很急吗?”
  
  “由此,我们也看到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
  
  这就是师生合作互补的课堂,教师“导”在迷津处,只是轻轻一“点”,学生就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五、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是美的
  
  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确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学生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教学的视野扩大到孩子们生活的大课堂,扩充到自然、社会,从而赢得语文学习的生机与活力,努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在美学上,生活情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生命之乐的一种感知,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说白了,就是因为热爱生活,从而在生活中追求乐趣,创造乐趣,享受乐趣。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离不开生活情趣的唤醒。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努力从文本中提炼出形象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情趣”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与实际生活相连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生活情趣,追求生活情趣,享受生活情趣。
  
  1.挖掘文本中生活情趣的“因子”。
  
  在课堂上,我们尝试有意识地挖掘一些富有吸引力和感化力的源于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的元素,使难懂的知识易学,使枯燥的内容有趣。如教学丰子恺的《白鹅》,课文插图下面有一个说明:“‘鵞’是‘鹅’字的另一种写法,现已废除。”对于这个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挖掘生活资源,感受“鵞”字的书法文化,激发教学情趣。教师直接从书法圣地兰亭的鹅池碑文导入,感受上下结构的“鹅”的书法艺术之美,体现了识字教学的时代要求。(相传这块碑文是王羲之父子合作完成的。这一“鹅”一“池”,一瘦一肥,在章法上很有艺术性。)接着教师出示现代汉语左右结构“鹅”的正确写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个碑文中的“鵞”字与现代汉语中的“鹅”字有什么不同。(结构不同,碑文中的“鵞”字是上下结构,现代汉语中是左右结构,指导学生书写“鹅”字,古代书法不但讲究艺术性,还把汉字的演变过程都呈现出来了。)最后提醒学生:上下结构的“鵞”字只在书法作品中见到,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在“鹅”字结构的演变中,充分地渗透了丰富的汉字文化内涵;在“鹅”字的组字结构解读中,渗透了汉字与书法艺术的整合之美。
  
  2.激活课堂上生活情趣的“因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寓学于玩”,使他们的情绪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实物图画:胡萝卜、肉、竹子、青草、小虫等,让学生戴上熊猫、老虎、啄木鸟、小兔、山羊等动物的头套。又如口语交际教学,它源于生活实际,又必然回归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心创设生活交际的情境。如三年级下册的《介绍家乡的景物》一课,可以把教室设置成“大禹陵”“沈园”“鲁迅故里”等多个绍兴的景点,请一部分孩子表演游客,学生们介绍、倾听、应答互为一体,这就能直接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3.链接课外生活情趣的“因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告诉我,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与发现。”这些名句都启示我们:链接生活中的语文,组织学生开展富有生活情趣的语文活动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审美情趣。
  
  学习陆游的《示儿》、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诗文后,在班级中成立民族文化“小课题”研究兴趣小组。让学生考察鲁迅故居、沈园、青藤书屋、秋瑾故居后,《百草园——小鲁迅的乐园》《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研究》《徐渭在青藤的足迹查访》等一份份稚嫩的调查报告新鲜出炉了。不仅民族语文本体在学生参与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活学活用,而且还寻访了名人足迹,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考察,这样,学生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熏陶、感染、提升,从而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本质的民族语文的审美性格

《课堂审美: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50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