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
3.从众心理的影响
作为大学的准毕业生,社会定位有一定的特殊性,处在学生和社会人的两种角色定位之间。准大学生在校园生活美好的方面,比如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校园得天独厚的环境方面,将自己定位为学生,进行充分享受。但是对于学校制度和秩序方面,又将自己定位为社会人,总是存在“就要毕业了,不用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的心态。并且在学生群体中,更存在着怂恿和从众的情况,许多平日循规蹈矩的学生,在看到其他学生放纵性的行为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之后,极易产生从众行为,加入到患有“离校综合症”的准毕业生之中。
四、治理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措施
治理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应从多方面人手,综合治理。从教育宣传人手解决心理认知上的问题;从管理制度人手解决不文明行的问题;通过各种活动疏导和校正情绪化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就业指导,做好准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毫无疑问,毕业期间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出路问题。此时学校若能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则对治理“离校综合症”有很大作用。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三个内容,意识政策性指导。主要指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和社会的政策,使其对就业大方向有所把握。第二部分是思想指导,思想指导包括纠正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务实的择业观念。三是就职指导,这包括面试技巧,就业选择,以及一些在职场中的自我保护,比如对合理休假的争取。并且可以提供一些企业招聘信息,并举行一些校园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
(二)发挥文化载体效应,适时转移准大学毕业生注意力
为了引导准大学毕业生合理的宣泄自己,将他们的忧虑、担心、恐怖等转移开来,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载体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开展诸如:“离校前每人为母校做一件好事”、“为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书籍”、“为困难学生献爱心”、“和低年级同学举行座谈交流诸如考研找工作等经验”;还可以组织毕业生参加义务劳动、文艺汇演;组织各种知识大赛、毕业典礼等等;大力支持准大学毕业生开展“种植毕业数”、“毕业生跳蚤市场”等活动,并在场地、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转移了准大学毕业生的注意力,学生离别情感得以宣泄,另一方面又可唤起准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母校的留恋,引导他们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给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进而大大降低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的发生。
(三)加强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其实“离校综合症”究其本质还是心理问题,因此心理疏导是最有效的手段。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压力,以及告别青春期和校园生活的不舍心理,更有一些长期堆积的心理落差和就业中往往会产生的矛盾心理和不满情绪,这样的情绪需要心理疏导。高校可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并且通过心理方法矫正偏差行为。高校中可以配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和教师对准毕业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也可以提供个人咨询服务,及时有效地将准大学毕业生的“离校综合症”潜伏情绪扼杀,有效阻止“离校综合症”的产生。
总之,准大学毕业生中“离校综合症”是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们的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管理方面的客观原因,其中,除少数问题涉及到深层方面而难以解决外,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工作加以改进和提高的,从而将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坚持正面的教育引导,辅之以严密的防范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全校各部门齐心合力,使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黄雨.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问题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4,(4).
[2]林春丽等,论激励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人才开发,2003,(5).
[3]李小红.浅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4).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