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探源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探源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重庆400065)
摘要:我国大学教学管理正面临体制改革问题,而从价值取向上对其进行探究,应是问题的本质。目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价值取向主要在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和“人性化”管理缺失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偏离,故强化学术权力,坚持教学管理的人性化应是我们改革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偏离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0845(2012)07 - 0025 - 02
从“计划”到“市场”的社会转型无疑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改革前沿。我国大学教学管理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而从价值取向上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探究,似乎更能抓住这一问题的实质。
一、学术与行政:谁为应然的权力主体
从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西方近代大学“科学精神”的产生,他们从人文与科学两个角度向我们诠释应该将“学术精神”作为大学办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那么,随着大学的发展,当“学术精神”转化为学术权力之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该如何协调、谁是应然的权力主体等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1.学术权力的价值来源
“学术权力”概念是高等教育思想家伯顿·克拉克于1978年在《学术权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他认为,学术权力的内涵是指从代表高等教育管理的最上层的中央政府到最低层的诸如大学的讲座和院系等各个层级的决策机构及群体所享有的权力。在当代我国的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学术本位”的回归
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规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指出,“大学的本质依然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大学应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即对真理永不停歇的向往和追求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学术性仍然是现代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应当将“学术本位”作为始终坚持的原则。
但是,在我国,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仍然遵循行政本位的运行机制。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集于一身,行政人员成了大学发展的主要支配力量。随着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行政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大学行政管理异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大学学术权力慢慢隐退并淹没在行政权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2)有利于保障“学术自由”
从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始,“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原则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价值。中外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若要实现学术发展和学术繁荣,“学术自由”是基本条件。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机构——大学,“学术自由”是它的灵魂,是它精神的象征。从90年前蔡元培先生进行北京大学改革,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到梁启超当年激情演讲立下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再到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可见,追求和保障“学术自由”一直是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仍然延续行政主导模式下管理体制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的“学术自由”一直在大学行政权力与政府权力的夹缝中生存。
(3)有利于“大学管理”的柔性化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内部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媒介的人文活动。与科层制管理方式的“刚性”特点不同的是大学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基于学术管理的“柔性化管理”。大学是以培养人以及传递和创新知识为宗旨的,与工厂不同的是它产出的是人才和知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因此,从本质上讲,上司不能像对挖掘工或从前流水线工人那样对知识工作者发号施令。让学术权力在大学内部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变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刚性管理”的弊端,使大学管理更柔性化,更人性化。
2.行政权力的内在限度
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的行政权力表现为“科层化”的特征,它以效率为行动的追求目标,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因此又可称之为‘制度化’的权力。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无论学院还是大学都不是一个政治团体,它的职责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学问,它的管理不是根据人数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3]。然而在我国,应遵循学术本位原则的大学却成了一个行政本位的社会组织。在苏联“计划体制”下运作的大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大学组织模式的样板,大学的职能实际上成为国家行政职能在大学的延伸。教师学术行为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而在于它是否顺应了大学行政系统的权力价值。
因此,有必要实行大学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即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担任行政职务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学术权力,这样才能使学术活动不受妨碍,克服大学中的官本位。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和立法来重新规范大学行政管理行为,让行政权力“合法”地退出其主导地位。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1)干扰教学管理
目前大学中的大多数管理者往往同时兼任大学教学职务,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声音往往会屈从于教学决策层的意见。此外,机构重迭,职能重复,分工过细,应下放的权力没有得到下放,院系一级管理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教代会权力有限,等等,都使两权力失衡。在教师管理、学分制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学术权力也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教学自由”、“学术自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2)制约教学管理主体
行政权力的泛化必然导致“官本位”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中自上而下关心得更多的是“权术”而不是“学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