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失衡的文化诱因有两个:一是多元文化导致的价值取向混乱;二是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的学生道德扭曲。文化困境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小环境”;培养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榜样。
关键词:师生关系重塑;文化困境;社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0845( 2012) 07 - 0005 - 04
师生关系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多年来的理论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变迁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且都可以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找到它的最终根源。
一言以蔽之,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变迁所处的时代场域是由中国社会空前规模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30余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30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不平衡是这个时代生产实践的基本特点。效率和逐利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被人为地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获得同步发展。由于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丑恶现象难以及时地被全部剔除,导致人们选择了对于不正当手段的屈从。因而寻求不正当优势地位便成为了一定范围内人们推崇的社会文化,而道德批判的声音却极易在辉煌的成就中被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关系主体自然会受到此种文化的浸染,高校师生关系的失衡也就成为了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的表征之一。因此,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绝不是仅在象牙塔中即可完成的。该过程注定是一个校园文化与世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博弈过程,同时还引发了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为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拓展了视野——依托社会文化建设推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民主、平等、尊重、和谐、交流、互动等特征,然而现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在转型中影响着高校传统师生关系的变迁。
一方面,世俗文化与市场伦理将高校师生关系异化为功利主义的校园现象。这是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对高校师生关系产生的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使单纯的师生关系沾染了浓厚的市场味道。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教育被大众视为是一种商业服务。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经费支付,便可获得这种服务,而学校和教师则成为了服务者。师生关系也似乎因此受到了市场的调节,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今,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或求考试过关,或求成绩良好,而对授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责任心却不甚在意。反过来,教师在学习方面亦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对于师生之间的这种“潜规则”他们也早已司空见惯。上述现象的形成虽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但这些明显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精神的做法,却与当下狭隘的市场逻辑十分契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对接。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为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发展和组织历练提供条件,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与市场主体之间直接对接的机会。这些机会与国家、学校所设立的奖、助学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学校园里宝贵的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自然需要采用竞争手段。然而,竞争模式的选择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社会文化就在这个节点上展示了它强大的影响力,商业伦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潜滋暗长,学生的关注点也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转移到接近影响稀缺资源配置的要素上来。不知从何时起,“学生干部”这个普通身份后面也附带了巨大的利益属性。学生社团这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平台,如今也沾染上了不少社会习气。有学者甚至撰文称,“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发展效率与发展品质之间的矛盾。规模、层次的快速扩张,使得高校的资源配置与制度建设无法保持同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于学校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滞后于知识传播方式的变革。如此种种,在客观上加剧了师生间关系的疏离,弱化了彼此间的信任。
首先,加剧了高校师生间关系的疏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高校的生师比严重失衡。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直接影响了师生间交流与互动的效能。另外,一些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另外,后喻文化的出现,让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虚拟的空间里,而不再关注教师的课堂说教。再来看学校的日常管理,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由于扩招的原因,很多高校的师生比远远超出了这一比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也只能接触到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生或少数骨干,很难与广大普通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交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具和数字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因此减少了现实人际交往,更有甚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次,使高校师生间的互信关系持续弱化。信息化、全球化催生的后喻文化的出现,致使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分析其原因,既有来自制度方面的,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有些教师把教学当副业,照本宣科,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学中的取向矛盾极易恶化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希望集中传授知识,而学生渴望减轻负担。在评价制度上,高校广泛采取学生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奖责教师的重要标准。于是,部分教师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