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之楷模。加强师德建设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也应自觉提高道德水平。高校应该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示范基地,教师则应是道德实践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教师应从外在做到“为人师表”。“师者,人之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的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乃至精神面貌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注重“内在修炼”如果说较好的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内在底蕴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在长期的交往中光靠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要想与学生建立长久、稳固的和谐关系,教师就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注重自身的“内在修炼”:第一、良好的道德修养;第二、渊博的知识;第三、广泛的兴趣爱好。
(五)学校要重视提高办学质量。高校办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才能密切师生关系,使之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所以办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高校应从全面质量观出发,综合考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学校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调动和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学研究,熟悉教学规律,善于运用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倡导创新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去,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促进师德和教风的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不断形成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经常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去调查研究,实时掌握和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要形成对师生关系的良性约束和管理机制,建立师生问题的预防和监督机制,以防患于未然。对于问题教师和问题学生,要及时予以适当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不断净化校园周边和校园内部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家庭经济困难教师的生活;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对自己所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促进师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为高校民主法制建设、公平公正原则的实施提供基础。在广大师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论新形势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