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小学校 梁成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那语感是什么?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就我个人理解,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字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加强引导,从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语感是人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来源于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语感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引入生活。那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而语文课正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去获得对生活的某种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在的思想与情感。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才叫做语感。我们往往认为学生用词混乱,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诠释。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就会有所发现。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如文中描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静、清、绿;桂林的山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他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此时,他们已融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了,个个饱含着深情。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情味,诱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心灵深处。
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文章的情感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相同的体验,语感自然而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读对培养语感有着独特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自由读、品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不用急于分层分段、肢解分析,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使其对原有体会不断深化。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歌颂了鲁迅先生善良、正义、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读入情,培养语感,点拨学生读时必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怀恋和崇敬之情。尤其课文最后说“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让他们从中领悟课文内容,升华认识。
三、积累知识内化,迁移运用表达
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悟中读,读中悟,还要重视背诵指导积累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意到笔随。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积累。在小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做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比如我在教学《疯羊血顶儿》中,盘羊的哪些特点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1:盘羊非常警觉,能及时发现敌情,而且跑得非常快,这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2:盘羊的幼稚态很短,几分钟之后,刚出生的羊羔就可以自如行走,如果像人一样,十个多月之后才能蹒跚学步,便很难活下来。生3:盘羊的生活环境很恶劣,几乎每天都有生离死别,但它的“悲痛期”很短,能比较快地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生4:还有,盘羊群里,为了生存,一些老弱病残的羊,经常被整个羊群抛弃。它们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是很自然的事。
总之,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多融入语感教学,就能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增加生活积累,锻炼思想,提高认识。只要我们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蓝天。 《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797.html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小学校 梁成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那语感是什么?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就我个人理解,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字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加强引导,从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语感是人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来源于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语感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引入生活。那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而语文课正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去获得对生活的某种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在的思想与情感。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才叫做语感。我们往往认为学生用词混乱,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诠释。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就会有所发现。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语文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如文中描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静、清、绿;桂林的山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他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此时,他们已融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了,个个饱含着深情。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情味,诱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心灵深处。
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文章的情感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相同的体验,语感自然而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读对培养语感有着独特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自由读、品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不用急于分层分段、肢解分析,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使其对原有体会不断深化。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歌颂了鲁迅先生善良、正义、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读入情,培养语感,点拨学生读时必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怀恋和崇敬之情。尤其课文最后说“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让他们从中领悟课文内容,升华认识。
三、积累知识内化,迁移运用表达
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悟中读,读中悟,还要重视背诵指导积累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意到笔随。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积累。在小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做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比如我在教学《疯羊血顶儿》中,盘羊的哪些特点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1:盘羊非常警觉,能及时发现敌情,而且跑得非常快,这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2:盘羊的幼稚态很短,几分钟之后,刚出生的羊羔就可以自如行走,如果像人一样,十个多月之后才能蹒跚学步,便很难活下来。生3:盘羊的生活环境很恶劣,几乎每天都有生离死别,但它的“悲痛期”很短,能比较快地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生4:还有,盘羊群里,为了生存,一些老弱病残的羊,经常被整个羊群抛弃。它们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是很自然的事。
总之,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多融入语感教学,就能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增加生活积累,锻炼思想,提高认识。只要我们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蓝天。 《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