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语文导学案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语文导学案
◎董世军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融合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两部分内容,既要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意图,也要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变教案为导学案,在教学一线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革命性的意义,它在显性层面可一改以往教案只注重备教师的教、而忽视备学生的学这一弊病,在隐性层面则暗含着促成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要提高导学案设计的质量,就要注重将导学案所涉及的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导学生,从而激活思维,创新办法,解决问题。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讲,要更好地优化语文导学案设计,可注重四类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一、预习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导学案导学,有一重要功能,就是要求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前移,重视课前预习,注重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提前消化。要想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就要重视预习环节的问题设计。为导学需要,可以根据文章所陈述的内容和观点,将其分为三种倾向:一是时代性倾向,二是场景性倾向,三是摹物记人性倾向。当然,这三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文章内容与时代紧密联系,或为因时伤怀,或为讴歌时代,或为讽世疾俗,或为褒贬时弊;文章内容与场景紧密联系,或为情形所激、有感而发,或为触景生情、因情幻景。针对这两类文章,所设计的预习问题就要以时代背景或即时背景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从作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段或场景以及持有的观点、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此时此景要写作的那种冲动,从而领悟作者当时的情感与思想,感慨其作品书于笔端,留于后世的妙处,以此在预习时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与结构脉络。如孙犁的《芦花荡》一文,在设计预习问题时,可给学生以文字形式描绘(也可提前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抗战背景下一群怀有不同想法的人面临枪林弹雨、炮火连天这一场景,然后让学生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对这群人将做出的反映和选择进行大胆推测,并做好记录,随后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并与“老头子”形象进行比较。这样,这一问题的情景化创设就更能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思想。
文章内容与摹物记人相联系,或为摹其形体、或为状其灵性,或为感恩戴德、或为情仇爱恨。此类文章所设计的预习问题,就要能让学生从探究作者的爱好和性情出发,设计与学生个体爱物识人相近的情景化问题,在类比中体会作者写作的情趣与意图,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表达的情感。如说明文教学,可提前创设现场,让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物状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再阅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以及作者对说明对象的情有独钟,这样通过对比,可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特点。
二、交流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如果说预习环节有意设计的情景化问题是引导学生个体去试探作者内心世界体悟其喜怒哀乐的成因,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结构脉络的话,那么课堂交流问题的情景化设计,则是要激发全体学生带着激情与渴望,渐进地、有梯度地去一步步深入挖掘、感悟、交流、探求某一个时代、某一段历史、某一处场景或是生灵万物在作者心灵深处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要通过创设具有生活化、故事化、趣味性、冲突性等等的情境化问题,逐步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教育,以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三、达标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达标环节在要求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所设计的问题应具综合性与统领性。如何在达标环节设计更有效的情景化问题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制造场景、还原事实,临时编剧、登台演绎,才艺在线、现场展示,观点多方、针锋相对等形式,以进一步做到对学习目标的强化和内化。如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再让学生带着激情写作,最后进行展示等等。
四、复习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复习问题即课外作业的布置。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既要有灵活性,也要有开放性,在把握学习目标的同时,多可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用自己所学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进而丰富思想情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通过课文的学习,去实践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宣传倡议等等。
总之,导学案各环节所设计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导学案质量的优劣,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将问题设计做到科学合理,问题运用做到适度时效,并加以情景化创设,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活力,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以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高效化。
(董世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学区教研室 743022)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语文导学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988.html
◎董世军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融合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两部分内容,既要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意图,也要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变教案为导学案,在教学一线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革命性的意义,它在显性层面可一改以往教案只注重备教师的教、而忽视备学生的学这一弊病,在隐性层面则暗含着促成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要提高导学案设计的质量,就要注重将导学案所涉及的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导学生,从而激活思维,创新办法,解决问题。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讲,要更好地优化语文导学案设计,可注重四类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一、预习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导学案导学,有一重要功能,就是要求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前移,重视课前预习,注重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提前消化。要想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就要重视预习环节的问题设计。为导学需要,可以根据文章所陈述的内容和观点,将其分为三种倾向:一是时代性倾向,二是场景性倾向,三是摹物记人性倾向。当然,这三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文章内容与时代紧密联系,或为因时伤怀,或为讴歌时代,或为讽世疾俗,或为褒贬时弊;文章内容与场景紧密联系,或为情形所激、有感而发,或为触景生情、因情幻景。针对这两类文章,所设计的预习问题就要以时代背景或即时背景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从作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段或场景以及持有的观点、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此时此景要写作的那种冲动,从而领悟作者当时的情感与思想,感慨其作品书于笔端,留于后世的妙处,以此在预习时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与结构脉络。如孙犁的《芦花荡》一文,在设计预习问题时,可给学生以文字形式描绘(也可提前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抗战背景下一群怀有不同想法的人面临枪林弹雨、炮火连天这一场景,然后让学生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对这群人将做出的反映和选择进行大胆推测,并做好记录,随后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并与“老头子”形象进行比较。这样,这一问题的情景化创设就更能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思想。
文章内容与摹物记人相联系,或为摹其形体、或为状其灵性,或为感恩戴德、或为情仇爱恨。此类文章所设计的预习问题,就要能让学生从探究作者的爱好和性情出发,设计与学生个体爱物识人相近的情景化问题,在类比中体会作者写作的情趣与意图,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表达的情感。如说明文教学,可提前创设现场,让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物状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再阅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以及作者对说明对象的情有独钟,这样通过对比,可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特点。
二、交流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如果说预习环节有意设计的情景化问题是引导学生个体去试探作者内心世界体悟其喜怒哀乐的成因,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结构脉络的话,那么课堂交流问题的情景化设计,则是要激发全体学生带着激情与渴望,渐进地、有梯度地去一步步深入挖掘、感悟、交流、探求某一个时代、某一段历史、某一处场景或是生灵万物在作者心灵深处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要通过创设具有生活化、故事化、趣味性、冲突性等等的情境化问题,逐步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教育,以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三、达标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达标环节在要求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所设计的问题应具综合性与统领性。如何在达标环节设计更有效的情景化问题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制造场景、还原事实,临时编剧、登台演绎,才艺在线、现场展示,观点多方、针锋相对等形式,以进一步做到对学习目标的强化和内化。如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再让学生带着激情写作,最后进行展示等等。
四、复习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复习问题即课外作业的布置。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既要有灵活性,也要有开放性,在把握学习目标的同时,多可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用自己所学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进而丰富思想情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通过课文的学习,去实践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宣传倡议等等。
总之,导学案各环节所设计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导学案质量的优劣,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将问题设计做到科学合理,问题运用做到适度时效,并加以情景化创设,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活力,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以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高效化。
(董世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学区教研室 743022)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语文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