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鸟”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
  
  出示幻灯片:《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师:鸟还哪里?人还哪里?独自还吗?
  
  生:没有,相与还。
  
  师:“相与”什么意思?
  
  生:成群。
  
  师: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应该返朴归真,为何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不肯投入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现在知道“真意”指什么了吗?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抓住“菊”、“南山”、“飞鸟”等意象,让学生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真意”。不光陶渊明的诗作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熟悉这些传统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如,草代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梅象征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梧桐”表达凄苦之情;“杨柳”有惜别、伤感之情;“东风”往往代表生命力和希望;“西风”则往往象征肃杀、衰败、萧条。
  
  揣摩意象的方法很多,有上述课例中的以诗解诗,勾连比照;有联想想象,描摹画面;也有参考公共意象等等。“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就是立足诗歌意象本身,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叩开意象之门,去发掘意象的内存涵义。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
  
  “以意格为髓”是诗词的第三体。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和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意格”为何物?“意格”是诗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才华以及个性风格在进入创作时的一种状态。不同的诗人因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 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领悟,因而进入诗域的方式不同。[3]作者有什么样的意格,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即“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诗歌教学的“诗性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诗人,进而悟出诗人的“意格”。品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哀怨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感世伤情的意格;品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瑰丽阔大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李白豪迈洒脱的意格;品读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闲适淡雅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淡泊不伤的意格。而如何实现“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呢?这就需要通过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不断推敲、品味诗词的用字,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意格,理解诗词的精髓。
  
  课例四:辛弃疾的《鹧鸪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
  
  生:柔桑、细草、蚕种、桃李、荠菜花。
  
  师:可是“斜日寒林点暮鸦”让人感觉是萧瑟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色调?
  
  生:灰色调。
  
  师: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哪句的感觉很像?
  
  生:“枯藤老树昏鸦。”
  
  师:这句中哪个字打破了沉寂?
  
  生:“点”,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为引导学生感受此句的“点”的效果,屏显材料《鸟是树的花》中的一段话。请生读,评价生的声音像春天的声音。)
  
  师:类似“点”字这么传神的字词在其他词句中还有吗?
  
  生:“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拟人化,使场景有了生机。
  
  师:换成“长”字如何?
  
  生:没有诗意,用拟人更有诗意些。
  
  生:早春生机勃勃,更有动感。
  
  生: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破”字表现了生命的力量。
  
  师:你的语感真强。
  
  生:“破”是一下子出来,没人注意到什么时候长的。
  
  师:“破”让人感觉到春天是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有动感。“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破”是开口音,要念得有力量。(生读)
  
  生:还有个“平冈细草鸣黄犊”的“鸣”很传神,写出了小牛很欢快。
  
  师:小牛为什么“鸣”?
  
  生:有鲜嫩的绿草吃了。
  
  师:想象一下,小牛在平冈上是怎样的情态?
  
  生:它们在到处跑,欢叫、撒欢。
  
  师:对,“鸣”虽然是声音,但一经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绿草冈,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就会大出。课例中教师紧抓传神的动词“破”、“点”、“鸣”,仔细咀嚼,巧妙引导,运用了换词比较、想象描摹、链接材料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诗境,体悟诗人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感受诗人罢官归乡时居然能将春色尽收眼底的沉重不伤,积极顽强的意格。
  
  诗歌教学中我们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读出其中的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用一连串的动词“停”“投”“拔”“顾”,写出诗人面对丰盛的酒宴却食不下咽的矛盾心理。《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组成的意象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绪。《使至塞上》的“直”、“圆”等修饰词营造了开阔宏大,雄厚壮丽的意境,传达了诗人顿悟豁达之情。“诗性阅读”即是如此,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于细微处把玩一个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动词、形容词,甚至最有表现力的数量词和虚词等,引发我们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教学呼唤回归“诗性阅读”。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遵循“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关注诗词的感性形式,立足诗词的意象和语言本身,品读意境,探触诗人的意格,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情绪、情感、想像、直觉)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心是温润的,诗词也会焕发出应有的光芒。当然要想进入诗歌鉴赏的自由王国,则需要教师深厚的素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开展诗性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等著。语言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3]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J].作家,2008,(22)。
  
  (潘素文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 323900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599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