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思考
关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思考
陕西省铜川市聋哑学校 宋志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中出台了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要求在中西部地区30万人口以上的市、县建一所综合性或单一性的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举措有力的推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如何把握良好机遇,办好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人从普校到聋校,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二十多年,从中深深体会到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是社会上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因残致贫导致了上学难;而现有特殊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了其成年后就业难;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导致了生活困难。虽然国家不断地出台政策,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资力度,但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之路依然很艰辛,困难重重。特殊教育学校在体制、机制、学制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今后特殊教育学校该怎么办,路该怎样走,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加大建设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的力度
目前聋教育在全国已基本普及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我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特殊教育学校的普遍现状是: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布局不合理、门类不齐全、课程设置不科学、社会效益不明显。现阶段因资金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省内特殊学校多以聋校为主,在校生中听障生占绝大多数,而视障、智障只占了其中的极少数。为了能够让各类残疾的适龄儿童走进校门,接受较为专业的教育,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分地区、按人口数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一批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应是当务之急。在西部地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迫使我们必须这样做:一是随着优生优育,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残疾儿童日趋减少,聋校招生难;二是智障、视障儿童多年来被拒之校外,无学可上;三是西部地区人口居住疏散,而且相对贫困,绝大多数家庭没能力送孩子到省会城市上学。
建议省政府修订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整合现有资源,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步伐,为我省特殊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在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将特殊教育真正纳入教育目标考核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实行特殊教育一票否决。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特殊群体,而且这个群体当中个性差异较大,这对特教工作者而言,仅有爱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目前各特教学校的教师绝多大数来自普通师范院校或由普校调入,从特师专业毕业的只有极少数,特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差、业务能力不强,缺乏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降低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对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所综合性的特特殊教育学校,除建设配备好硬件设施外,必须足额配备各类专业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各级教育部门要协同人事等部门,采取引进特殊人才等方式,每年计划招聘一批特教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特教学校来,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其次,要想方设法稳住教师队伍,要从职称评定、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不断提升特教老师的社会地位,要防止人才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失;第三,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轮训的力度,增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最后,要设立省级示范学校,建议在省会城市创办一所集聋、盲、启智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特殊教育示范学校,发挥人才优势,面向全省特教学校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开展培训、支教、深造等活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类残疾儿童在特校,接受相对专业的教育。
三、真正凸显地方办学特色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各类残疾儿童,由于他们本身的某种缺陷,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较低,所以这就造成他们课业程度差,基本技能低,走向社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事情去做,以致一部分人走向偷盗等犯罪道路。怎样让他们学有所成,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我们多年来面临的一个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将学生的学业和将来的出路兼顾考虑,办有地方特色的学校,让学生毕业后较快融入社会,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开办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如美术、陶艺、剪纸等),吸收那些有爱好或特长的学生参加,让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兼职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可外聘专业技师客教,使他们的爱好、特长得到提升。这样做既为他们今后的创业辅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
2.开展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因地制宜是基本原则,学以致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学校在高年级可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机械加工等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课程,要与当地的企业联姻,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每周安排足够的课时让高年级学生去参与实习,在劳动实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也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或独立创办校办企业,可让高年级学生在其中承担一部分的工作量,使他们得到锻炼,提高,也可以直接吸纳毕业生在校办企业中就业,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
3.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毕业后返乡率高。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可联系一些养猪、养兔、瓜果种植等农户,与他们建立联谊关系,定期带学生去参加劳动实习,同时让专业户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为他们今后回乡做一些辅垫。
总之, 《关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024.html
陕西省铜川市聋哑学校 宋志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中出台了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要求在中西部地区30万人口以上的市、县建一所综合性或单一性的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举措有力的推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如何把握良好机遇,办好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人从普校到聋校,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二十多年,从中深深体会到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是社会上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因残致贫导致了上学难;而现有特殊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了其成年后就业难;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导致了生活困难。虽然国家不断地出台政策,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资力度,但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之路依然很艰辛,困难重重。特殊教育学校在体制、机制、学制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今后特殊教育学校该怎么办,路该怎样走,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加大建设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的力度
目前聋教育在全国已基本普及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我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特殊教育学校的普遍现状是: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布局不合理、门类不齐全、课程设置不科学、社会效益不明显。现阶段因资金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省内特殊学校多以聋校为主,在校生中听障生占绝大多数,而视障、智障只占了其中的极少数。为了能够让各类残疾的适龄儿童走进校门,接受较为专业的教育,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分地区、按人口数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一批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应是当务之急。在西部地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迫使我们必须这样做:一是随着优生优育,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残疾儿童日趋减少,聋校招生难;二是智障、视障儿童多年来被拒之校外,无学可上;三是西部地区人口居住疏散,而且相对贫困,绝大多数家庭没能力送孩子到省会城市上学。
建议省政府修订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整合现有资源,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步伐,为我省特殊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在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将特殊教育真正纳入教育目标考核体系,提高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实行特殊教育一票否决。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特殊群体,而且这个群体当中个性差异较大,这对特教工作者而言,仅有爱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目前各特教学校的教师绝多大数来自普通师范院校或由普校调入,从特师专业毕业的只有极少数,特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差、业务能力不强,缺乏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降低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对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所综合性的特特殊教育学校,除建设配备好硬件设施外,必须足额配备各类专业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各级教育部门要协同人事等部门,采取引进特殊人才等方式,每年计划招聘一批特教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特教学校来,不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其次,要想方设法稳住教师队伍,要从职称评定、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不断提升特教老师的社会地位,要防止人才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失;第三,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轮训的力度,增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最后,要设立省级示范学校,建议在省会城市创办一所集聋、盲、启智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特殊教育示范学校,发挥人才优势,面向全省特教学校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开展培训、支教、深造等活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类残疾儿童在特校,接受相对专业的教育。
三、真正凸显地方办学特色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各类残疾儿童,由于他们本身的某种缺陷,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较低,所以这就造成他们课业程度差,基本技能低,走向社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事情去做,以致一部分人走向偷盗等犯罪道路。怎样让他们学有所成,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我们多年来面临的一个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将学生的学业和将来的出路兼顾考虑,办有地方特色的学校,让学生毕业后较快融入社会,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开办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如美术、陶艺、剪纸等),吸收那些有爱好或特长的学生参加,让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兼职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可外聘专业技师客教,使他们的爱好、特长得到提升。这样做既为他们今后的创业辅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
2.开展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因地制宜是基本原则,学以致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学校在高年级可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机械加工等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课程,要与当地的企业联姻,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每周安排足够的课时让高年级学生去参与实习,在劳动实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也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或独立创办校办企业,可让高年级学生在其中承担一部分的工作量,使他们得到锻炼,提高,也可以直接吸纳毕业生在校办企业中就业,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
3.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毕业后返乡率高。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可联系一些养猪、养兔、瓜果种植等农户,与他们建立联谊关系,定期带学生去参加劳动实习,同时让专业户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为他们今后回乡做一些辅垫。
总之, 《关于欠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