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修行
作文教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修行
作者/ 王夫成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摘要:作文教学,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它要求教师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进而,体验精神的快慰,感受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生意义 修己自觉 精神境界
学生作文“有戏”还是“没戏”,取决于教师指导得“力”与“不力”。作文指导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教师不断磨砺自己的眼光和才学,努力提高教学境界,并以此引领学生的作文境界。由是观之,作文教学,便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
一、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写作便具有这种审视作用。当你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时候,你必得对你的生活环境、人生坐标、生活质量等作一番考量和分辨——想看清自己的生命是粗鄙还是精致,庸俗还是优雅;试图确定自己的精神是沉静还是浮躁,是翱翔于天还是匍匐在地。随着笔端文字的流淌,你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渐渐清晰起来,内心便丰富充盈起来。写作还有助于宣泄情绪、安顿心灵。人生况味多样,喜怒哀乐愁惧早晚都要品尝,写作可以成为你排遣情感的通道。鲁迅靠一支笔“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而不至于窒息,史铁生靠苦难淬火的刚性文字让自己再次站立起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那么,写作便是寻家、归家。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各自在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信史豪歌壮词中寻得了心灵归所。我们也总是从他人的文字中获益。文字是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心底最柔软和灵魂最深处的别样声音。依靠文字,你我相互读懂;文字是你的生命符号,文字代表着你,凭借文字你介入社会,参与社会的改造。写作之于人生意义重大,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基满怀激情地论述道:“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之间。没有酒,没有财富能够与之相比。什么也不能拯救你,除了写作。它支撑着每一堵墙不使其倒下。它炸开黑暗。它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它是最后的期望,最后的解释。这就是写作。”
学生作文尽管因有不少限制和要求与作家的创作有些区别,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写作课程,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然而,当前的一些作文教学却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三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名师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十个段落,面对七八个不同的作文题,给高三学生示范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地进行“魔方配段”,从而“潇洒应对高考”;另一位据称是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教师在引经据典后,竟发表这样的宏论:“既然大文豪苏东坡能编造论据忽悠欧阳修,我们在缺乏论据时为什么不可以自编名言谋取高分啊!”在他们的眼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已经完全被扭曲,所谓的指导也完全退化变味。教学生投机取巧、胡编乱造,是对写作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精神创造的亵渎,是对“培养真正的人”这一教育真谛的背弃。
二、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
医生和教师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医生关注患者肉体生命的健康,教师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唯其面对的是“人”——心性复杂的人、独一无二的人、时刻成长的人,故应保持警觉;唯其承担的是为“人”这一“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塑造灵魂的伟大工作,故应心存敬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文又是学生最能够坦露内心、舒展性灵的敏感地带,因此,作文教学要怀有育人的警觉与敬畏。一张皱巴巴的纸,可能传达着成长的烦恼、求助的渴望;歪歪斜斜的几句话,可能是思想和理想在萌芽。《圣经》中拿芥菜种子比喻信心——芥菜种子微小,但当芥菜长成时,却有人身之高,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长出的枝条上。学生最初的稚弱文字,就是那一粒粒芥菜种子。一位教育家说,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极为柔软的透明皂,即使是善意的抚摸也可能留下浅浅的划痕。面对这些稚嫩粗粝的文字,教师要精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去滋养它成长,而不能漠然视之或粗野剪裁。
同事小张是一个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读他的作文评语,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阳光”的作文中写了不少社会阴暗面并表现出有些偏激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张老师引用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写的一段话,引导他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在阳光最晴朗的日子里,腐败的东西总是格外显眼。我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好希望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就看不到阳光,就感觉不到它那滋生万物的力量了。”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自从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我便在你的眼神中颠沛流离……你的眼神是湖,我的唯一选择便是在湖中沉溺。”这是一首情诗,从写作技巧来说,不失为一首好诗;但其内容关乎情爱,这对于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节的青年学生来说,需要加以引导。张老师在作文后面写道:“自从我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我最大的心意便是为你赢得满眼笑意。”一位学生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触景生情写了一篇《校园秋景》,调子很低沉,甚至用上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张老师给的评语是:“黄花虽瘦并非哀怨憔悴,是坚忍着迎西风斗寒霜劲挺的身姿;枫叶正红,却非离人泪染,那是拼搏者勇斗逆境赢得的光荣。‘雁过也’,谢它殷勤提醒我晨起加衣,珍惜光阴;‘西风紧’,天公作美,相助我强身健体,百病不袭……”这些评语,不仅是教师文才的流溢,更是思想感情的显露。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要有对事业的“一往情深”、对学生的满腔热爱,通过自己的“言教”塑造学生的灵魂,“使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马克思语)。
作文指导,包含着命题、批阅、讲评等诸多环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动作到位的教练,更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灵魂飞扬的导师——用思想孕育思想,用文字感召文字,用灵魂呼唤灵魂。
三、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
要想使指导得心应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尽力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学生的写作,不能等高平视甚至仰望学生。一方面,教师乐写、善写,有着真切的写作经验和甘苦,指导学生写作自然切实可行,这也是叶圣陶等教育大家大力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热爱写作,并且以此为乐,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感召和濡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师还应是个热爱读书的人,让阅读成为思考和写作的源头活水。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加强“文外功夫”,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开阔视野,斑斓思想,这样自然“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溢于唇齿”。我们知道,写作是一个人文采、思想、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现,其形象的高大与卑微在说话与写作中展露无遗。作文指导时,隔靴搔痒、纸上谈兵只会令学生生厌,那么,教师唯一要做的,便是切实地修炼、提升自我,使自己的指导能够入木三分、点铁成金。
站在高处,即要站在写作的高处,站在思想认识的高处,站在品格修养的高处。否则,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不妨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少什么?
周五下午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班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直到英语老师出现在门口,才有人敢说这是一节英语课。随后,语文老师退出,英语老师入主课堂。班上对刚才发生的事一片嘘声。英语老师问:“本来是英语课,语文老师来上课,你们为什么没有提醒他?”“我还以为是调课。”只有语文课代表一个人小声嘀咕算是回答。
为什么语文老师在时没有人敢提这节不是语文课?为什么在英语老师入主教室后,同学们才对这事发出嘘声?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
我以为,“为积威之所劫哉”!
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缺失,使得我们习惯于随大流、服从权威,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长此以往,会把我们引向默认权威的极端,思维的自主性下降,对于善恶、美丑、真假的认识判断能力退化,一个个听话的好孩子逐渐成为学校或社会这部机器上一个个固定位置的小零件,不知道怎样改进,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只知道有人叫他这么做。
在这种不敢质疑师长、尊者或权威的背景下,学生或小字辈缺乏独立的思想与之交流碰撞,这会使他们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于双方皆有害无益。这种人将来投入到社会,必然会使现阶段已然较为集中的权威更加集中,创新能力日益下降,阶级固化日趋严重,社会这架机器不断老化,渐渐失去活力,最后坏掉。
由是观之,我们现在的生活迫切需要培植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
具有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师生关系将真正变得平等,不会再有不正常的沉默和虚假的回应,有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正交流,彼此碰撞,教学相长,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而具有独立意识和领袖精神的人才一旦走向社会,必然像新鲜血液一样让社会焕发活力,获得强大的动力。
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刘同学的一篇随笔。作为当事人的我,看完后心里有些不快,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老师记错了上课班级,这是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中的小插曲、小浪花,其他同学哈哈一笑,你却如此小题大做,竟然扯到‘为积威之所劫哉’上去了。看来你们不光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缺乏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啊!”不料等随笔再收上来时,我看到了刘同学在我写的“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下画了一道波浪线,下面写了几个字:“你有吗?”这让我很生气,决定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教训一通。但随即,“你有吗”,如同一声声追问又使我冷静下来。扪心自问:学生的分析有道理啊!平时不是让学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大胆吐露真言了,我又反过来讽刺学生,岂非自相矛盾?于是,为自己缺乏高度而愧疚起来。考虑到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教育意义,征得刘同学的同意后,我把这篇文章连同评语还有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一起“拿”到班级讲评。想不到的是,在我做出诚恳反思之后,刘同学也站了起来,对自己文章夸大的倾向和尖刻的语言表示真诚的歉意。不要装腔作势,要坦诚交心,这是我的收获。
四、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王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庖丁的高妙处就在于融“道”入“技”,处处是“技”,又处处是“道”。不断参悟教育真谛,自觉将道与技融为一体,使人们看到的是“技”,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求的“道”——对作文教学实质和规律的深刻领悟和精准把握,是对于作文教学的精妙独特的设计思路。
一次同题异构活动,由两位教师分别上一节“新诗创作指导”课。第一位教师课始花了不少时间,介绍了新诗的形式特点、创作手法(比如如何捕捉意象、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打磨语言)等,然后欣赏了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现代著名诗人的几篇代表作品,最后让学生从“春雨”、“我愿意”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首不少于10行的新诗。结果令人失望,少数学生写出了诸如“春雨润物无声”、“我愿意做一只雄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类的立意老套、语言平俗的作品,多数学生则是嘻嘻哈哈互开玩笑,把诗歌创作这种“极庄严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出轻佻浮浅的滑稽戏。第二位是一位女教师,她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她并不专门花时间讲有关理论,而是在课前准备的音乐和画片的背景下,介绍自己游历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等地的见闻感受,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一首首诗歌,中间结合这些诗歌穿插介绍诗歌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知识和技巧。教师讲述得如梦如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喜欢音乐的男生竟将部分诗歌即兴谱曲演唱。这一切使整个课堂被浓浓的情浸润着,让你欣赏着、感动着、回味着。这时,教师拿出一沓照片——仍然是她平日里拍摄的照片,有风景,有人物;有叫人愉悦震撼的,有叫人担忧悲伤的——让每位学生任选一张在照片的背面写一首“题画诗”。于是,我们看到了,班里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们先在练习纸上打草稿,然后打磨,唯恐自己的诗句配不上这么美丽的照片。课后,我们在欣赏着一首首从心灵深处流涌出的天籁文字,惊叹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纷纷惊诧于那位女教师写作指导技艺之高超。诗歌是情感艺术,无动于衷怎能有诗句流出?诗歌写作需要触动情感的气场,情感稀薄怎能使学生动情忘情?诗歌写作指导需要教师以情唤情,过度理性、情感冷漠的“冰棍”怎能擦出创造的火花?后一节课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精心设计、匠心别具——不教死板板、孤零零的无用处的“屠龙术”,而教由道孕育、受道掌控的充满灵气的“招招鲜”。
五、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
指导学生作文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打底子,不可怠慢亵渎,但知之易而行之难。从外部环境看,排得满满的“硬课程”挤兑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精力,铺天盖地的数理化作业抹杀了学生读书的心情和趣味,还有悬在头顶的中高考之剑……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使不少同行将自己热爱的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从教学本身看,作文本身的复杂性和指导的高难度常使教师心存迷惘、捉襟见肘,“养其根而俟其实”的“慢功”,也使得部分热衷于搞分数的教师渐失耐性和兴趣……于是,作文教学的百花园变得荒芜了,作文这本来最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最能激发教师创造激情的劳动,变为最没个性、最没感情的技术训练。于是,作文成了学生的“怕”,教师的“痛”。
对此,我们要拥有强大的专业自信,要拥有基于对作文教学本质规律深刻认识、精准把握的科学规划。我们不仅要做富有经验和一把绝活的实践型教师,更要做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人道主义者。唯有如此,方可像王栋生老师那样秉持着“没有创造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唱反调”,想“大问题”;像曹勇军老师那样“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用读书和作文的绿色生态去压缩灰色的习题领域;像蔡明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多投稿,“只要有作文竞赛就不会放过”……读书的基座大于高考的基座,写作的要求高于高考的要求,人才的标准优于高考的标准,高考就会成为“小菜一碟”。
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来自作文批改。有教师戏称批改作文为“挖山”、“推石”。不管是东方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是西方希绪弗斯推石的神话,都意味着沉重苦涩,透露的都是劳作时力的消耗、心的倦怠、创造激情的消退和欣赏目光的迟钝。此时,滋兰树蕙的人文理想、扛肩为梯的成就意识和拆骨当柴的殉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进入这样的境界,“作文大山”便成了妩媚的风景,挖山推石变成了寻春探胜,一路上翠微染心,清溪悦目,千岩万壑,风光无限。此时,你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但更感到精神的快慰,看到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你会觉得,思想的褶皱被一缕缕年轻的思绪抚平,心灵的尘垢被一篇篇纯真的文字洗濯,失落的梦想由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延续! 《作文教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修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146.html
作者/ 王夫成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摘要:作文教学,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它要求教师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进而,体验精神的快慰,感受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生意义 修己自觉 精神境界
学生作文“有戏”还是“没戏”,取决于教师指导得“力”与“不力”。作文指导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教师不断磨砺自己的眼光和才学,努力提高教学境界,并以此引领学生的作文境界。由是观之,作文教学,便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
一、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写作便具有这种审视作用。当你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时候,你必得对你的生活环境、人生坐标、生活质量等作一番考量和分辨——想看清自己的生命是粗鄙还是精致,庸俗还是优雅;试图确定自己的精神是沉静还是浮躁,是翱翔于天还是匍匐在地。随着笔端文字的流淌,你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渐渐清晰起来,内心便丰富充盈起来。写作还有助于宣泄情绪、安顿心灵。人生况味多样,喜怒哀乐愁惧早晚都要品尝,写作可以成为你排遣情感的通道。鲁迅靠一支笔“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而不至于窒息,史铁生靠苦难淬火的刚性文字让自己再次站立起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那么,写作便是寻家、归家。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各自在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信史豪歌壮词中寻得了心灵归所。我们也总是从他人的文字中获益。文字是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心底最柔软和灵魂最深处的别样声音。依靠文字,你我相互读懂;文字是你的生命符号,文字代表着你,凭借文字你介入社会,参与社会的改造。写作之于人生意义重大,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基满怀激情地论述道:“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之间。没有酒,没有财富能够与之相比。什么也不能拯救你,除了写作。它支撑着每一堵墙不使其倒下。它炸开黑暗。它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它是最后的期望,最后的解释。这就是写作。”
学生作文尽管因有不少限制和要求与作家的创作有些区别,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写作课程,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然而,当前的一些作文教学却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三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名师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十个段落,面对七八个不同的作文题,给高三学生示范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地进行“魔方配段”,从而“潇洒应对高考”;另一位据称是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教师在引经据典后,竟发表这样的宏论:“既然大文豪苏东坡能编造论据忽悠欧阳修,我们在缺乏论据时为什么不可以自编名言谋取高分啊!”在他们的眼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已经完全被扭曲,所谓的指导也完全退化变味。教学生投机取巧、胡编乱造,是对写作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精神创造的亵渎,是对“培养真正的人”这一教育真谛的背弃。
二、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
医生和教师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医生关注患者肉体生命的健康,教师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唯其面对的是“人”——心性复杂的人、独一无二的人、时刻成长的人,故应保持警觉;唯其承担的是为“人”这一“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塑造灵魂的伟大工作,故应心存敬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文又是学生最能够坦露内心、舒展性灵的敏感地带,因此,作文教学要怀有育人的警觉与敬畏。一张皱巴巴的纸,可能传达着成长的烦恼、求助的渴望;歪歪斜斜的几句话,可能是思想和理想在萌芽。《圣经》中拿芥菜种子比喻信心——芥菜种子微小,但当芥菜长成时,却有人身之高,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长出的枝条上。学生最初的稚弱文字,就是那一粒粒芥菜种子。一位教育家说,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极为柔软的透明皂,即使是善意的抚摸也可能留下浅浅的划痕。面对这些稚嫩粗粝的文字,教师要精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去滋养它成长,而不能漠然视之或粗野剪裁。
同事小张是一个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读他的作文评语,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阳光”的作文中写了不少社会阴暗面并表现出有些偏激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张老师引用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写的一段话,引导他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在阳光最晴朗的日子里,腐败的东西总是格外显眼。我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好希望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就看不到阳光,就感觉不到它那滋生万物的力量了。”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自从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我便在你的眼神中颠沛流离……你的眼神是湖,我的唯一选择便是在湖中沉溺。”这是一首情诗,从写作技巧来说,不失为一首好诗;但其内容关乎情爱,这对于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节的青年学生来说,需要加以引导。张老师在作文后面写道:“自从我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我最大的心意便是为你赢得满眼笑意。”一位学生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触景生情写了一篇《校园秋景》,调子很低沉,甚至用上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张老师给的评语是:“黄花虽瘦并非哀怨憔悴,是坚忍着迎西风斗寒霜劲挺的身姿;枫叶正红,却非离人泪染,那是拼搏者勇斗逆境赢得的光荣。‘雁过也’,谢它殷勤提醒我晨起加衣,珍惜光阴;‘西风紧’,天公作美,相助我强身健体,百病不袭……”这些评语,不仅是教师文才的流溢,更是思想感情的显露。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要有对事业的“一往情深”、对学生的满腔热爱,通过自己的“言教”塑造学生的灵魂,“使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马克思语)。
作文指导,包含着命题、批阅、讲评等诸多环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动作到位的教练,更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灵魂飞扬的导师——用思想孕育思想,用文字感召文字,用灵魂呼唤灵魂。
三、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
要想使指导得心应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尽力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学生的写作,不能等高平视甚至仰望学生。一方面,教师乐写、善写,有着真切的写作经验和甘苦,指导学生写作自然切实可行,这也是叶圣陶等教育大家大力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热爱写作,并且以此为乐,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感召和濡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师还应是个热爱读书的人,让阅读成为思考和写作的源头活水。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加强“文外功夫”,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开阔视野,斑斓思想,这样自然“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溢于唇齿”。我们知道,写作是一个人文采、思想、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现,其形象的高大与卑微在说话与写作中展露无遗。作文指导时,隔靴搔痒、纸上谈兵只会令学生生厌,那么,教师唯一要做的,便是切实地修炼、提升自我,使自己的指导能够入木三分、点铁成金。
站在高处,即要站在写作的高处,站在思想认识的高处,站在品格修养的高处。否则,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不妨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少什么?
周五下午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班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直到英语老师出现在门口,才有人敢说这是一节英语课。随后,语文老师退出,英语老师入主课堂。班上对刚才发生的事一片嘘声。英语老师问:“本来是英语课,语文老师来上课,你们为什么没有提醒他?”“我还以为是调课。”只有语文课代表一个人小声嘀咕算是回答。
为什么语文老师在时没有人敢提这节不是语文课?为什么在英语老师入主教室后,同学们才对这事发出嘘声?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
我以为,“为积威之所劫哉”!
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缺失,使得我们习惯于随大流、服从权威,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长此以往,会把我们引向默认权威的极端,思维的自主性下降,对于善恶、美丑、真假的认识判断能力退化,一个个听话的好孩子逐渐成为学校或社会这部机器上一个个固定位置的小零件,不知道怎样改进,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只知道有人叫他这么做。
在这种不敢质疑师长、尊者或权威的背景下,学生或小字辈缺乏独立的思想与之交流碰撞,这会使他们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于双方皆有害无益。这种人将来投入到社会,必然会使现阶段已然较为集中的权威更加集中,创新能力日益下降,阶级固化日趋严重,社会这架机器不断老化,渐渐失去活力,最后坏掉。
由是观之,我们现在的生活迫切需要培植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
具有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师生关系将真正变得平等,不会再有不正常的沉默和虚假的回应,有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正交流,彼此碰撞,教学相长,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而具有独立意识和领袖精神的人才一旦走向社会,必然像新鲜血液一样让社会焕发活力,获得强大的动力。
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刘同学的一篇随笔。作为当事人的我,看完后心里有些不快,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老师记错了上课班级,这是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中的小插曲、小浪花,其他同学哈哈一笑,你却如此小题大做,竟然扯到‘为积威之所劫哉’上去了。看来你们不光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缺乏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啊!”不料等随笔再收上来时,我看到了刘同学在我写的“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下画了一道波浪线,下面写了几个字:“你有吗?”这让我很生气,决定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教训一通。但随即,“你有吗”,如同一声声追问又使我冷静下来。扪心自问:学生的分析有道理啊!平时不是让学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大胆吐露真言了,我又反过来讽刺学生,岂非自相矛盾?于是,为自己缺乏高度而愧疚起来。考虑到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教育意义,征得刘同学的同意后,我把这篇文章连同评语还有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一起“拿”到班级讲评。想不到的是,在我做出诚恳反思之后,刘同学也站了起来,对自己文章夸大的倾向和尖刻的语言表示真诚的歉意。不要装腔作势,要坦诚交心,这是我的收获。
四、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王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庖丁的高妙处就在于融“道”入“技”,处处是“技”,又处处是“道”。不断参悟教育真谛,自觉将道与技融为一体,使人们看到的是“技”,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求的“道”——对作文教学实质和规律的深刻领悟和精准把握,是对于作文教学的精妙独特的设计思路。
一次同题异构活动,由两位教师分别上一节“新诗创作指导”课。第一位教师课始花了不少时间,介绍了新诗的形式特点、创作手法(比如如何捕捉意象、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打磨语言)等,然后欣赏了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现代著名诗人的几篇代表作品,最后让学生从“春雨”、“我愿意”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首不少于10行的新诗。结果令人失望,少数学生写出了诸如“春雨润物无声”、“我愿意做一只雄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类的立意老套、语言平俗的作品,多数学生则是嘻嘻哈哈互开玩笑,把诗歌创作这种“极庄严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出轻佻浮浅的滑稽戏。第二位是一位女教师,她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她并不专门花时间讲有关理论,而是在课前准备的音乐和画片的背景下,介绍自己游历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等地的见闻感受,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一首首诗歌,中间结合这些诗歌穿插介绍诗歌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知识和技巧。教师讲述得如梦如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喜欢音乐的男生竟将部分诗歌即兴谱曲演唱。这一切使整个课堂被浓浓的情浸润着,让你欣赏着、感动着、回味着。这时,教师拿出一沓照片——仍然是她平日里拍摄的照片,有风景,有人物;有叫人愉悦震撼的,有叫人担忧悲伤的——让每位学生任选一张在照片的背面写一首“题画诗”。于是,我们看到了,班里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们先在练习纸上打草稿,然后打磨,唯恐自己的诗句配不上这么美丽的照片。课后,我们在欣赏着一首首从心灵深处流涌出的天籁文字,惊叹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纷纷惊诧于那位女教师写作指导技艺之高超。诗歌是情感艺术,无动于衷怎能有诗句流出?诗歌写作需要触动情感的气场,情感稀薄怎能使学生动情忘情?诗歌写作指导需要教师以情唤情,过度理性、情感冷漠的“冰棍”怎能擦出创造的火花?后一节课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精心设计、匠心别具——不教死板板、孤零零的无用处的“屠龙术”,而教由道孕育、受道掌控的充满灵气的“招招鲜”。
五、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
指导学生作文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打底子,不可怠慢亵渎,但知之易而行之难。从外部环境看,排得满满的“硬课程”挤兑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精力,铺天盖地的数理化作业抹杀了学生读书的心情和趣味,还有悬在头顶的中高考之剑……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使不少同行将自己热爱的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从教学本身看,作文本身的复杂性和指导的高难度常使教师心存迷惘、捉襟见肘,“养其根而俟其实”的“慢功”,也使得部分热衷于搞分数的教师渐失耐性和兴趣……于是,作文教学的百花园变得荒芜了,作文这本来最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最能激发教师创造激情的劳动,变为最没个性、最没感情的技术训练。于是,作文成了学生的“怕”,教师的“痛”。
对此,我们要拥有强大的专业自信,要拥有基于对作文教学本质规律深刻认识、精准把握的科学规划。我们不仅要做富有经验和一把绝活的实践型教师,更要做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人道主义者。唯有如此,方可像王栋生老师那样秉持着“没有创造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唱反调”,想“大问题”;像曹勇军老师那样“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用读书和作文的绿色生态去压缩灰色的习题领域;像蔡明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多投稿,“只要有作文竞赛就不会放过”……读书的基座大于高考的基座,写作的要求高于高考的要求,人才的标准优于高考的标准,高考就会成为“小菜一碟”。
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来自作文批改。有教师戏称批改作文为“挖山”、“推石”。不管是东方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是西方希绪弗斯推石的神话,都意味着沉重苦涩,透露的都是劳作时力的消耗、心的倦怠、创造激情的消退和欣赏目光的迟钝。此时,滋兰树蕙的人文理想、扛肩为梯的成就意识和拆骨当柴的殉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进入这样的境界,“作文大山”便成了妩媚的风景,挖山推石变成了寻春探胜,一路上翠微染心,清溪悦目,千岩万壑,风光无限。此时,你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但更感到精神的快慰,看到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你会觉得,思想的褶皱被一缕缕年轻的思绪抚平,心灵的尘垢被一篇篇纯真的文字洗濯,失落的梦想由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延续! 《作文教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