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小组有效合作的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有效合作的策略
作者/高 新
摘 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有效合作;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夷陵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但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凡多必滥。“自由式”“随意式”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比比皆是,老师抛下一句“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便开始热热闹闹地大讨论。于是,有人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应该慎用。我想,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用和不用,而在于如何用。
一、落实小组合作规范,有序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是一个小的团队,要使这个团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落实好小组合作的基本规范,有序地开展学习。因此,语文教学中要严格遵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展示”的十二字方针原则,首先给足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学生经过充分考虑后才有内容可以交流,交流也才有价值。学生独立思考后举左手示意,组长在组员独思均完成后组织组员站立合作交流,交流时要求每次先由小组里的4号学生先发言,依次3号、2号、1号,发言时其他组员要注意倾听,后一位学生对前一位学生的解答要质疑或补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小组交流完毕,组长总结归纳形成一致的意见后组员坐下来,待所有小组完成合作交流后全班进行展示,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二、精心设计交流问题,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课前教师备课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如果偏易,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解决,那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如果问题偏难,需要较长时间的讨论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时,一是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单凭学生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展开讨论合作完成,否则,合作就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对于语文学科,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每一次交流的问题以一至两个为宜,问题的提出要精练,语言表述要精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质疑,精心地设计好问题。
三、把握展示交流时机,打造课堂生成精彩
教师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了交流的问题,倘若没有把握好交流的时机,必然前功尽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学情,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适时安排合作交流。如,教学《范进中举》时,“众乡邻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在学生集中展示环节时,有学生回答:“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了这些普通百姓的趋炎附势的心态,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这位学生一答完,马上就有别的小组的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作者写众乡邻的这些举动,正好表达了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好向往。”这个观点好新颖!这个观点是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悟,我觉得有必要就此展开一番阐述,但这个问题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有预设到的。我要求后一位学生说说理由,这位学生先是读了一段原文:“众邻居劝道: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来,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接着,这位学生分析道:“从文字中可以读出,这些众乡邻没有巴结范进的意图,他们只是想尽力帮助范进家渡过眼前的难关:打发那些报录人。鸡、鸡蛋、米、酒,可以让报录人吃喝一顿了,先安顿好了这些报录人,其他的困难慢慢再来解决。这些描写恰恰是邻里关系和睦的一种表现。所以,我认为吴敬梓描写的众乡邻的那些行为,恰好反映了作者对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他的独特感受和精彩发言而十分欣慰。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我们必须尊重,并且还要引导他们理清思路,表达清楚,力争在以后的阅读中多有深层次的阅读,多有独具个性的感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相信只要我们讲究策略的运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雨祥。有效的合作,无限的魅力。语文天地:高中版,2010(12)。
[2]柏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和谐课堂。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5)。
[3]初艳萍。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现代教育,2011(Z1)。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初级中学)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有效合作的策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309.html
作者/高 新
摘 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有效合作;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夷陵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但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凡多必滥。“自由式”“随意式”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比比皆是,老师抛下一句“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便开始热热闹闹地大讨论。于是,有人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应该慎用。我想,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用和不用,而在于如何用。
一、落实小组合作规范,有序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是一个小的团队,要使这个团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落实好小组合作的基本规范,有序地开展学习。因此,语文教学中要严格遵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展示”的十二字方针原则,首先给足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学生经过充分考虑后才有内容可以交流,交流也才有价值。学生独立思考后举左手示意,组长在组员独思均完成后组织组员站立合作交流,交流时要求每次先由小组里的4号学生先发言,依次3号、2号、1号,发言时其他组员要注意倾听,后一位学生对前一位学生的解答要质疑或补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小组交流完毕,组长总结归纳形成一致的意见后组员坐下来,待所有小组完成合作交流后全班进行展示,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二、精心设计交流问题,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课前教师备课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如果偏易,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解决,那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如果问题偏难,需要较长时间的讨论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时,一是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单凭学生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展开讨论合作完成,否则,合作就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对于语文学科,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每一次交流的问题以一至两个为宜,问题的提出要精练,语言表述要精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质疑,精心地设计好问题。
三、把握展示交流时机,打造课堂生成精彩
教师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了交流的问题,倘若没有把握好交流的时机,必然前功尽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学情,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适时安排合作交流。如,教学《范进中举》时,“众乡邻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在学生集中展示环节时,有学生回答:“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了这些普通百姓的趋炎附势的心态,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这位学生一答完,马上就有别的小组的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作者写众乡邻的这些举动,正好表达了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好向往。”这个观点好新颖!这个观点是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悟,我觉得有必要就此展开一番阐述,但这个问题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有预设到的。我要求后一位学生说说理由,这位学生先是读了一段原文:“众邻居劝道: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来,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接着,这位学生分析道:“从文字中可以读出,这些众乡邻没有巴结范进的意图,他们只是想尽力帮助范进家渡过眼前的难关:打发那些报录人。鸡、鸡蛋、米、酒,可以让报录人吃喝一顿了,先安顿好了这些报录人,其他的困难慢慢再来解决。这些描写恰恰是邻里关系和睦的一种表现。所以,我认为吴敬梓描写的众乡邻的那些行为,恰好反映了作者对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他的独特感受和精彩发言而十分欣慰。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我们必须尊重,并且还要引导他们理清思路,表达清楚,力争在以后的阅读中多有深层次的阅读,多有独具个性的感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相信只要我们讲究策略的运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雨祥。有效的合作,无限的魅力。语文天地:高中版,2010(12)。
[2]柏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和谐课堂。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5)。
[3]初艳萍。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现代教育,2011(Z1)。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初级中学)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有效合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