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都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决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朱练平认为我国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分身乏术,他借鉴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认为如果能让教师教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研究成果,就可以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9]。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各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刘小燕把每位学生比作一只水桶,认为学校需要综合分析各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10]。遵义师范学院的院长周帆也认为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律行为,使学生可以自主管理、主动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4.解决各高校定位不清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的培养,下面大致从研究型大学、地方院校、高职高专这三个方面阐述学者们对此的看法。
研究型大学科学综合化优势突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重要任务和特征之一。马廷奇、史加翠认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交叉复合、创新实践教育、科学评价和开放办学[12]。颜李等学者还指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应建立以顺应时代发展与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13]。
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发挥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杨玉海认为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同质性太强,应针对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14]。佘远富等学者从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方式:一是“2+2”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二年级末时,由学生自主根据其个性特长和社会需求在院系内或专业二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二是“1+3”人才培养方式,即一年级末经过考试优秀生可在全校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即学校通过开办副修专业,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15]。杨玉海还提出一种联合培养的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还有一种是与国外大学一起联合培养。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2+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但杨永明认为泛“2+1”的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传统模式的深化[16]。李曲生在对比了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后,认为对于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文科专业的特点来设置专业;还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校内建立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实行多样化和探析的实习模式[17]。
四、结语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加以验证和总结,不断深化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经过深入、持久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探索,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人才,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贾月明,张雁。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
[4]罗省贤。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4)。
[6]吴伟,邹晓东,陈汉聪。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1,(1)。
[7]袁永红,李彬。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
[8]张岂之。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9]朱练平。柏林大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
[10]刘小燕。木桶理论与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学习月刊,2010,(2)。
[11]周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12]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9)。
[13]颜李,蔡婕萍,李小龙。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14]杨玉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5]佘远富,刘超,贡福海。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16]杨永明。高职院校泛“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432.html
3.解决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朱练平认为我国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分身乏术,他借鉴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认为如果能让教师教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研究成果,就可以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9]。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各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刘小燕把每位学生比作一只水桶,认为学校需要综合分析各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10]。遵义师范学院的院长周帆也认为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律行为,使学生可以自主管理、主动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4.解决各高校定位不清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的培养,下面大致从研究型大学、地方院校、高职高专这三个方面阐述学者们对此的看法。
研究型大学科学综合化优势突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重要任务和特征之一。马廷奇、史加翠认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交叉复合、创新实践教育、科学评价和开放办学[12]。颜李等学者还指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应建立以顺应时代发展与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13]。
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发挥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杨玉海认为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同质性太强,应针对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14]。佘远富等学者从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方式:一是“2+2”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二年级末时,由学生自主根据其个性特长和社会需求在院系内或专业二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二是“1+3”人才培养方式,即一年级末经过考试优秀生可在全校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即学校通过开办副修专业,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15]。杨玉海还提出一种联合培养的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还有一种是与国外大学一起联合培养。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2+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但杨永明认为泛“2+1”的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传统模式的深化[16]。李曲生在对比了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后,认为对于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文科专业的特点来设置专业;还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校内建立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实行多样化和探析的实习模式[17]。
四、结语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加以验证和总结,不断深化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经过深入、持久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探索,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人才,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贾月明,张雁。浅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
[4]罗省贤。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4)。
[6]吴伟,邹晓东,陈汉聪。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1,(1)。
[7]袁永红,李彬。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9)。
[8]张岂之。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9]朱练平。柏林大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
[10]刘小燕。木桶理论与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学习月刊,2010,(2)。
[11]周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12]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9)。
[13]颜李,蔡婕萍,李小龙。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14]杨玉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5]佘远富,刘超,贡福海。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16]杨永明。高职院校泛“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