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陈玉龙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朗读的时间严重不足;学生的朗读漫无目的;教师的抽查以点带面。为此可以采用下列对策:保证时间,让学生多读;阐明意义,让学生愿读;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读的时间严重不足
教师往往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讲代读。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往往是如雁掠过,许多教师在学生还未彻底读完、读通的情形下,就匆匆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学生的朗读漫无目的
在课堂中,往往会看到学生朗读了一遍又一遍,看似热热闹闹,其实缺乏层次,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乏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容易导致学生朗读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甚至产生朗读厌倦症。
3.教师的抽查以点带面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有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却连一次读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训练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怎能做到使学生会读,又怎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情感呢?
二、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时间,让学生多读
首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且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不可没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华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阐明意义,让学生愿读
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读者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朗读的态度得到了端正,积极性也会慢慢地提高。
3.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可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集体读、分小组读、指名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让学生乐读、争着读。
总之,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虽然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对象不广、朗读指导方式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愿读、乐读、会读,朗读教学一定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初级中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604.html
作者/ 陈玉龙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朗读的时间严重不足;学生的朗读漫无目的;教师的抽查以点带面。为此可以采用下列对策:保证时间,让学生多读;阐明意义,让学生愿读;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读的时间严重不足
教师往往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讲代读。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往往是如雁掠过,许多教师在学生还未彻底读完、读通的情形下,就匆匆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学生的朗读漫无目的
在课堂中,往往会看到学生朗读了一遍又一遍,看似热热闹闹,其实缺乏层次,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乏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容易导致学生朗读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甚至产生朗读厌倦症。
3.教师的抽查以点带面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有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却连一次读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训练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怎能做到使学生会读,又怎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情感呢?
二、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时间,让学生多读
首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且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不可没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华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阐明意义,让学生愿读
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读者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因此,文章一旦被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朗读的态度得到了端正,积极性也会慢慢地提高。
3.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可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集体读、分小组读、指名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让学生乐读、争着读。
总之,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虽然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对象不广、朗读指导方式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愿读、乐读、会读,朗读教学一定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初级中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