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使一种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耐受度,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同样,“耐度定律”也适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耐受度就会影响系统中的个体,进而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2000(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910.html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2000(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