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陈静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 作为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双语课程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其中,理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时所遇到的意识形态阻力较小,学生接受度较高。然而,理工科双语教学也存在着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等问题。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手段,为理工科双语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理工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13) 01-0043-02
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急需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精通专业外语,能直接掌握和交流国际前沿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的加强大学本科教育的12条措施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要求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高校双语课程的开展成为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措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与科学研究素养为首要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查阅文献资料、解决专业问题、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
双语课程的开展受到专业性质的制约。一般而言,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知识的传播具有普适性,开展双语教学时所遇到的意识形态阻力较小,学生接受度较高。因此,理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其天然的优势。然而,理工科双语教学也存在着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的问题。此外,理工科双语教学还有着理工科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包括:(1)大多数学生在学完理工科课程后感到这些课程枯燥无味,失去兴趣;(2)学生一般按学位要求修满学分,但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不了解知识间的联系;(3)学生不知如何思考,如何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
课程学习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能力的高低。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手段。
1 合理设置双语课程
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教育现状决定了在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采取“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随后逐渐开始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而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下,双语课程的统筹设置和相关辅助课程的合理安排是促进双语教学效果、实现双语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目前许多高校只在某些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和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双语教学实践发现,以专业方向为出发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科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例如,环境科学专业可按外语所占比例由浅入深依次开设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双语课程。由于专业方向一致,基础理论与专业术语重复率较高,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外语词汇的记忆,提升其在外语情境中对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掌握。
我国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英语)学习以日常应用为主,而专业英语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四。外语能力的训练出现断层,使得语言教学无法与双语教学顺利衔接。因此,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时,常常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难以应付学科的复杂性。同样,在双语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为照顾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得不压缩专业知识的拓展空间,而耗费大量的课时解释专业外语词汇。为避免教学语言对双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实现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在普通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开设一系列英语强化课程,如高级英语听说、科技文献导读、科技英语写作等,确保学生的外语能力能够适应双语课程的要求。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本科阶段第二年即完成了普通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教育论文 fanwen.oyaya.net)为保证语言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实现语言教学对双语教学的促进作用,相关英语强化课程在本科二年级开始较为适宜。
2 充实师资力量
教师素质和外语水平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高校双语教学工作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具备扎实的英文功底和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目前部分高校采取短期聘请外国专家的方式开展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这种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外语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然而,长期来看,高校双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还得靠自身师资力量的充实和师资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应注重吸收专业强、外语好的优秀教师,采取适当的激励和政策倾斜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应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长。
针对理工科双语教学,高校理工科教师的培训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能力培训,着重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素养;(2)语言培训,着重于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3)教育技能培训,着重于为理工科教师补充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可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包括举办系列讲座、研讨会,或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相关学校进行观摩、调研等。
3 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
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高于听、说水平,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对英文原版教材的接受程度较高。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优秀教材具有信息量丰富、知识更新快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优点。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有助于拓宽理工科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英文原版教材是按照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对中国学生而言,存在一个适应过程。此外,在双语教学中完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可能只知道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不了解汉语的说法,思想观念也容易出现全盘西化的现象,淡化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选定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后,教师还应选择配套的中文教材,方便学生进行比照阅读。
根据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除了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外,也可选择自编英文教材。事实上,双语教育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适合本土实际的自编教材。然而,自编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为避免这一情况,可借鉴新加坡一些学校的做法,邀请国外专家指导修订自编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自编英文教材可配套准确的中文译文,便于学生课前预习或自学。当然,配套中文教材的引入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跳过英文教材的阅读。因此,作业和考试应要求学生完全使用外语作答,促使学生阅读英文教材,学习专业外语的标准表达方式。
4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与学习环境
在混合使用两种语言上课时,学生较易忽视他们的劣势语言。1981年美国教育部对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语言的情况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要促进他们的英语水平,教师适宜使用母语的最大比例为25%。加拿大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双语教学中坚持完全使用目标语言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大英文比重,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并鼓励学生用英文提问和讨论。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创建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集体的作用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外语水平。我国目前的理工科课堂教学偏重于“灌输式”,学生通过教师讲述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不仅在于教学语言的变化,还应采用更高效活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学习、专题讨论和课堂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有效交流沟通的技能。此外,在教学手段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向学生展示优秀英文多媒体视频、动画与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专业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地址与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要顺利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实现学生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的同步提升,高校需客观分析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双语课程,充实师资力量,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教师须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采取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4,(2): 41-42.
[2]黄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新加坡双语教育之比较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 (3): 184-187.
[3]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58.
[4]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 (1): 65-72. 《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932.html
陈静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 作为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双语课程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其中,理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时所遇到的意识形态阻力较小,学生接受度较高。然而,理工科双语教学也存在着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等问题。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手段,为理工科双语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理工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13) 01-0043-02
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急需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精通专业外语,能直接掌握和交流国际前沿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的加强大学本科教育的12条措施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要求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高校双语课程的开展成为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措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与科学研究素养为首要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查阅文献资料、解决专业问题、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
双语课程的开展受到专业性质的制约。一般而言,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知识的传播具有普适性,开展双语教学时所遇到的意识形态阻力较小,学生接受度较高。因此,理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其天然的优势。然而,理工科双语教学也存在着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的问题。此外,理工科双语教学还有着理工科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包括:(1)大多数学生在学完理工科课程后感到这些课程枯燥无味,失去兴趣;(2)学生一般按学位要求修满学分,但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不了解知识间的联系;(3)学生不知如何思考,如何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
课程学习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能力的高低。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措施与手段。
1 合理设置双语课程
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教育现状决定了在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采取“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随后逐渐开始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而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下,双语课程的统筹设置和相关辅助课程的合理安排是促进双语教学效果、实现双语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目前许多高校只在某些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和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双语教学实践发现,以专业方向为出发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科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例如,环境科学专业可按外语所占比例由浅入深依次开设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双语课程。由于专业方向一致,基础理论与专业术语重复率较高,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外语词汇的记忆,提升其在外语情境中对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掌握。
我国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英语)学习以日常应用为主,而专业英语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四。外语能力的训练出现断层,使得语言教学无法与双语教学顺利衔接。因此,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时,常常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难以应付学科的复杂性。同样,在双语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为照顾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得不压缩专业知识的拓展空间,而耗费大量的课时解释专业外语词汇。为避免教学语言对双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实现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在普通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开设一系列英语强化课程,如高级英语听说、科技文献导读、科技英语写作等,确保学生的外语能力能够适应双语课程的要求。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本科阶段第二年即完成了普通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教育论文 fanwen.oyaya.net)为保证语言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实现语言教学对双语教学的促进作用,相关英语强化课程在本科二年级开始较为适宜。
2 充实师资力量
教师素质和外语水平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高校双语教学工作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具备扎实的英文功底和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目前部分高校采取短期聘请外国专家的方式开展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这种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外语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然而,长期来看,高校双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还得靠自身师资力量的充实和师资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应注重吸收专业强、外语好的优秀教师,采取适当的激励和政策倾斜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应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长。
针对理工科双语教学,高校理工科教师的培训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能力培训,着重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素养;(2)语言培训,着重于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3)教育技能培训,着重于为理工科教师补充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可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包括举办系列讲座、研讨会,或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相关学校进行观摩、调研等。
3 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
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高于听、说水平,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对英文原版教材的接受程度较高。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优秀教材具有信息量丰富、知识更新快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优点。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有助于拓宽理工科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英文原版教材是按照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对中国学生而言,存在一个适应过程。此外,在双语教学中完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可能只知道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不了解汉语的说法,思想观念也容易出现全盘西化的现象,淡化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选定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后,教师还应选择配套的中文教材,方便学生进行比照阅读。
根据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除了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外,也可选择自编英文教材。事实上,双语教育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适合本土实际的自编教材。然而,自编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为避免这一情况,可借鉴新加坡一些学校的做法,邀请国外专家指导修订自编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自编英文教材可配套准确的中文译文,便于学生课前预习或自学。当然,配套中文教材的引入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跳过英文教材的阅读。因此,作业和考试应要求学生完全使用外语作答,促使学生阅读英文教材,学习专业外语的标准表达方式。
4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与学习环境
在混合使用两种语言上课时,学生较易忽视他们的劣势语言。1981年美国教育部对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语言的情况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要促进他们的英语水平,教师适宜使用母语的最大比例为25%。加拿大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双语教学中坚持完全使用目标语言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大英文比重,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并鼓励学生用英文提问和讨论。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创建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集体的作用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外语水平。我国目前的理工科课堂教学偏重于“灌输式”,学生通过教师讲述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不仅在于教学语言的变化,还应采用更高效活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学习、专题讨论和课堂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有效交流沟通的技能。此外,在教学手段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向学生展示优秀英文多媒体视频、动画与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专业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地址与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要顺利开展理工科双语教学,实现学生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的同步提升,高校需客观分析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双语课程,充实师资力量,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教师须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创建良好的外语环境,采取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4,(2): 41-42.
[2]黄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新加坡双语教育之比较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 (3): 184-187.
[3]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58.
[4]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 (1): 65-72. 《高校理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