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创新的培养途径
高中语文创新的培养途径
李红萍
一、润物细无声
高中语文教材大多是占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体现的创新元素,如创新思维精神、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思维成果等,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学习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外诗歌,进行条理清晰而又趣味盎然的比较,这读来口舌生香的文字,本身就是异中求同、同中显异的创新思维成果。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从生活琐事推理到其对国家大事的影响,最终和廉颇为赵国赢得了一段宝贵的稳定时期,这便是创新思维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容淡定,挥洒自如,遇到突发情况时灵活应对,让课堂洋溢新的气息。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常规思维,说出自己新的见解,必要时能以自己的求新之石,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不能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我们应该相信,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梦,“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此外,教师要乐于听到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乐于欣赏学生对社会与自然现象的独特领悟。哪怕这些观点还比较幼稚,这些领悟还比较抽象,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创新。
二、功夫在诗外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应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导航作用,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予以科学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创新思维实践。
设问寻觅法。在阅读作品之前,不妨先假设三个问题:一是本文写什么;二是本文怎么写;三是本文为什么这么写。如果学生读完文章后,能够解答这三个疑问,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创新思维的成功运用。
开篇质疑法。质疑是思维敏捷的表现,也是创新思维的开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敢于对已有结论产生怀疑,探求其中的真相。有了怀疑,学生才有可能捕捉到创新的火花。
深入思考法。阅读时,学生要对文章中的经典字、词、句进行深入研究,仔细体味。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四易其字,为什么最终确定这个“绿”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诗人曾在“推”与“敲”之间徘徊,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推”字?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便能在欣赏和写作方面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常德市第七中学) 《高中语文创新的培养途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6954.html
李红萍
一、润物细无声
高中语文教材大多是占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体现的创新元素,如创新思维精神、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思维成果等,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学习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外诗歌,进行条理清晰而又趣味盎然的比较,这读来口舌生香的文字,本身就是异中求同、同中显异的创新思维成果。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从生活琐事推理到其对国家大事的影响,最终和廉颇为赵国赢得了一段宝贵的稳定时期,这便是创新思维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容淡定,挥洒自如,遇到突发情况时灵活应对,让课堂洋溢新的气息。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常规思维,说出自己新的见解,必要时能以自己的求新之石,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不能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我们应该相信,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梦,“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此外,教师要乐于听到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乐于欣赏学生对社会与自然现象的独特领悟。哪怕这些观点还比较幼稚,这些领悟还比较抽象,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创新。
二、功夫在诗外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应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导航作用,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予以科学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创新思维实践。
设问寻觅法。在阅读作品之前,不妨先假设三个问题:一是本文写什么;二是本文怎么写;三是本文为什么这么写。如果学生读完文章后,能够解答这三个疑问,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创新思维的成功运用。
开篇质疑法。质疑是思维敏捷的表现,也是创新思维的开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敢于对已有结论产生怀疑,探求其中的真相。有了怀疑,学生才有可能捕捉到创新的火花。
深入思考法。阅读时,学生要对文章中的经典字、词、句进行深入研究,仔细体味。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四易其字,为什么最终确定这个“绿”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诗人曾在“推”与“敲”之间徘徊,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推”字?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便能在欣赏和写作方面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常德市第七中学) 《高中语文创新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