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探析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探析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2010012);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73)
作者简介:柳春慈(1979-),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等研究。
柳春慈
(惠州学院 政法系,广东 惠州 516007)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再加上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课堂实践教学。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该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加强案例教学创新、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和开展研讨式教学。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95-03
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能否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必须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应该不断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行政管理专业高度依赖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更应高度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课堂实践教学
(一)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教育走向了现代大众化教育,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第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领导强调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问题,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即,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定位,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技能型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操作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具有更高的自主创新意识、掌握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和拥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之中,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一调整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变,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拥有高尚的公民精神。所谓公民精神,是指公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主动自由参与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关爱和对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良好美德。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等从事服务性的工作,在著名行政学家沃尔多看来,“公共行政人员应当担负起促使名义的公民成为真实的公民,被动的公民成为主动且充满活力的公民的职责”。[1]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要重视培养公民精神。二是具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综合能力。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国家和地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为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综合行政能力。三是具备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往往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问题,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准确定位问题性质以及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等是妥善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不断提高包括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在内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应用技能。
(三)课堂实践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课堂实践教学,就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以教学内容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组织各种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的过程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课堂实践教学的所有活动应该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开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寻找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学业成果,提升实践能力。二是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引导者角色。老师在把握抽象的理论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突出教学重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合作、交流、包容和共享关系。三是课堂实现从“教”的场所向“学”的阵地转变。课堂实践教学过程,更多意味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展示。学生不再仅仅是纯粹听课或者纯粹观察的机械式学习,需要动脑、动手和动口相结合,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行政管理专业很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比如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沟通等)。为此,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超越抽象的理论性教学内容,涵盖更多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多元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获得宝贵的内隐知识和实践智力,进而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探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078.html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2010012);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73)
作者简介:柳春慈(1979-),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等研究。
柳春慈
(惠州学院 政法系,广东 惠州 516007)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再加上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课堂实践教学。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该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加强案例教学创新、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和开展研讨式教学。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95-03
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能否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必须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应该不断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行政管理专业高度依赖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更应高度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课堂实践教学
(一)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教育走向了现代大众化教育,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第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领导强调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问题,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即,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定位,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技能型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操作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具有更高的自主创新意识、掌握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和拥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之中,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一调整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变,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拥有高尚的公民精神。所谓公民精神,是指公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主动自由参与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关爱和对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良好美德。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等从事服务性的工作,在著名行政学家沃尔多看来,“公共行政人员应当担负起促使名义的公民成为真实的公民,被动的公民成为主动且充满活力的公民的职责”。[1]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要重视培养公民精神。二是具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综合能力。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国家和地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为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综合行政能力。三是具备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往往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问题,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准确定位问题性质以及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等是妥善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不断提高包括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在内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应用技能。
(三)课堂实践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课堂实践教学,就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以教学内容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组织各种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的过程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课堂实践教学的所有活动应该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开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寻找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学业成果,提升实践能力。二是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引导者角色。老师在把握抽象的理论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突出教学重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合作、交流、包容和共享关系。三是课堂实现从“教”的场所向“学”的阵地转变。课堂实践教学过程,更多意味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展示。学生不再仅仅是纯粹听课或者纯粹观察的机械式学习,需要动脑、动手和动口相结合,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行政管理专业很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比如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沟通等)。为此,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超越抽象的理论性教学内容,涵盖更多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多元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获得宝贵的内隐知识和实践智力,进而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