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作者/韦坚勤
现代学校不但承担着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任务,同时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所以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创新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优质发展,最终办成让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学校的优质发展不仅在于高质量的结果,更在于不断前进的过程。为什么有的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能从普通走向优质,从默默无闻走向全国知名,深思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变化,除了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和亲和力外,笔者认为着力抓好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制度中完善学校规范办学
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规范的制度是学校有序管理的必要条件。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学校要把每位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大家有章可循。学校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能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是学校其他工作的基础。其次,规范的制度是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在管理中应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只有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再者,规范的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保证。有了规范的制度,学校各项工作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而且有了明确的工作方法、工作原则,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失误。当然,作为制度不能反复多变,否则,难免会造成教师不按“制度”办事,缺乏对学校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如果离开了制度管理,纵然校长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将工作深入到各个层面,因此,制度建设要作为学校管理的支点和“抓手”。
学校精细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它的新理念,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精细管理体现在管理态度上就是精细、精致;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就是落实细节,其关键在于落实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纵观国内的优秀学校,无不在细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学校不可能靠口号和粗放的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不注意细节管理的学校哪怕它的硬件再一流最终都很难成为一流名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课程改革裹足不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凡此种种,都可在细节上找到源由。学校的精细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等,事事力求“精细”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不可能的。抓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师德建设、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梯队建设促进队伍良性循环、关注教师心理成长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等方面。在管理中我们要多给予教师一些人文关怀,绝不能一味的求全责备。讲竞争,也要讲协作;讲责任,也要讲减压。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通过各种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并能从工作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三、在文化建设中促进学校品位提升
学校文化是个无形的“东西”,它需要用心感悟,但是它一旦形成,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变不了的。优质学校的稳定性就在于它形成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覆盖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的必要前提,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无不反映着某种教育价值观。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被大家认同的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具体体现在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和行为规范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校园文化的打造过程就是学校发展提升的过程。有位哲人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不仅对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充分利用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从某种程度上它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诸如:“生命教育”“尊重的教育”“潜能教育”“美的教育”……这些特色文化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并不断丰富着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的优质发展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的追求和期盼,需要教育者为之共同努力和奋斗。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学校的发展就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我们就可以在优质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宽。
(作者单位:54治理发愣功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中学)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151.html
作者/韦坚勤
现代学校不但承担着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任务,同时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所以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创新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优质发展,最终办成让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学校的优质发展不仅在于高质量的结果,更在于不断前进的过程。为什么有的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能从普通走向优质,从默默无闻走向全国知名,深思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变化,除了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和亲和力外,笔者认为着力抓好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制度中完善学校规范办学
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规范的制度是学校有序管理的必要条件。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学校要把每位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大家有章可循。学校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能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是学校其他工作的基础。其次,规范的制度是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在管理中应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只有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再者,规范的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保证。有了规范的制度,学校各项工作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而且有了明确的工作方法、工作原则,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失误。当然,作为制度不能反复多变,否则,难免会造成教师不按“制度”办事,缺乏对学校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如果离开了制度管理,纵然校长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将工作深入到各个层面,因此,制度建设要作为学校管理的支点和“抓手”。
学校精细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它的新理念,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精细管理体现在管理态度上就是精细、精致;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就是落实细节,其关键在于落实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纵观国内的优秀学校,无不在细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学校不可能靠口号和粗放的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不注意细节管理的学校哪怕它的硬件再一流最终都很难成为一流名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课程改革裹足不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凡此种种,都可在细节上找到源由。学校的精细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等,事事力求“精细”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不可能的。抓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师德建设、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梯队建设促进队伍良性循环、关注教师心理成长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等方面。在管理中我们要多给予教师一些人文关怀,绝不能一味的求全责备。讲竞争,也要讲协作;讲责任,也要讲减压。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通过各种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并能从工作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三、在文化建设中促进学校品位提升
学校文化是个无形的“东西”,它需要用心感悟,但是它一旦形成,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变不了的。优质学校的稳定性就在于它形成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覆盖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的必要前提,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无不反映着某种教育价值观。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被大家认同的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具体体现在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和行为规范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校园文化的打造过程就是学校发展提升的过程。有位哲人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不仅对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充分利用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从某种程度上它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诸如:“生命教育”“尊重的教育”“潜能教育”“美的教育”……这些特色文化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并不断丰富着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的优质发展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的追求和期盼,需要教育者为之共同努力和奋斗。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学校的发展就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我们就可以在优质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宽。
(作者单位:54治理发愣功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中学)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