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王晓娟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向大学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大学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因此而日趋严峻。大学生因其高素质、适应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质而成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通过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梦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创新创业教育涵义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二、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糊
调查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对创新创业理念认识不清,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培训和企业家速成教育,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素质人才创新思想及能力的培养目标,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初衷。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业余”教育,并没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即便是纳入其中,往往也忽视了其与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联,没有将其有效的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虽然知识较为丰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缺少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四)创业氛围与实践环境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很多高校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实践平台,失去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学氛围和实践机会,创新创业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置于首位,强调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二)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结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教育论文 fanwen.oyaya.net)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渐融合到现有教育体系结构当中去,形成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如:在初期阶段以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其间可结合相关专题讲座,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第二阶段可依据其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深化。对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亦可借助选修课程的选取拓展其个体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则通过实践课程或参与校内项目的研发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应依据其专业特点,结合现有创业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及内容,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发挥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有效完成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例,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创业环境状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模拟或参与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从教学和实践中体验创业理念、理解创业规律、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能力。
考核形式,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可通过学生参与完成具体创业项目案例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此外,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评估也应纳入考核范畴之内。
(四)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创业实践可以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获取创业活动的真实体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与目标,为今后投身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成果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等模式,广泛搭建学生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操作平台。
四、结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王晓娟,就职于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副教授。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292.html
王晓娟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向大学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大学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因此而日趋严峻。大学生因其高素质、适应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质而成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通过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梦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创新创业教育涵义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二、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糊
调查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对创新创业理念认识不清,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培训和企业家速成教育,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素质人才创新思想及能力的培养目标,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初衷。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业余”教育,并没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即便是纳入其中,往往也忽视了其与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联,没有将其有效的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虽然知识较为丰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缺少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四)创业氛围与实践环境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很多高校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实践平台,失去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学氛围和实践机会,创新创业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置于首位,强调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二)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结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教育论文 fanwen.oyaya.net)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渐融合到现有教育体系结构当中去,形成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如:在初期阶段以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其间可结合相关专题讲座,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第二阶段可依据其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深化。对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亦可借助选修课程的选取拓展其个体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则通过实践课程或参与校内项目的研发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应依据其专业特点,结合现有创业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及内容,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发挥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配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有效完成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例,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创业环境状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模拟或参与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从教学和实践中体验创业理念、理解创业规律、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能力。
考核形式,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完成对基本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可通过学生参与完成具体创业项目案例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此外,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评估也应纳入考核范畴之内。
(四)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创业实践可以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获取创业活动的真实体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与目标,为今后投身创业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成果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等模式,广泛搭建学生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操作平台。
四、结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王晓娟,就职于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副教授。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