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社区为牵动,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以服务社区为牵动,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仲跻凯
笔者今年三月下旬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交流研讨会”,会上两岸校长和教育官员就如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其中台湾“新北市立中和国民中学”(简称“中和国中”)的做法,让笔者感受颇深。
台湾“中和国中”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新北市中和区,已有57年的建校历史,综合办学水平较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他们也面临着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安全、教育经费等等,也是困扰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破解以上难题,他们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学校发展与社区建设融合,把学校发展定位于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效。这个理念的核心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中小学是学区制,学生来自社区;学生家长也是社区的一部分;民主社会,社区是学校的重要关系人;学校的资源不足,社区是重要的资源来源;社区是学校的影响因素之一;学校有可能改善社区;社区教育是快速改善社会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理念不难理解,基本包括四层含义:其一,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影响很大;其二,学校坐落在社区,学生来源于社区,学生和家长是社区的主体,社区环境和社区教育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其三,家庭是社区的主体,家长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协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捐资助学的资源来源;其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用学生素质的提高,来带动社区群众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善用学校的各种空间提供给社区居民各种学习经验或机会,结合各种资源运用学校空间提供社区居民学习机会,学校各种建筑工程或装修皆考量与社区分享的可能。”把学校提供给社区居民的学习内含定位为:“心灵的抚慰、阅读的机会、艺术的欣赏、健康的进步、助人的机会、美感的体验、系统的进修。”他们一方面利用节假日或晚上学生放学以后时间,把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游泳馆、操场等闲置的资源,全面有计划地对社区群众开放,不仅解决了社区群众活动场所问题,也加深了社区群众对学校的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三是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同时参加的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缩小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理解,拉进学生和家长的距离。
用“中和国中”丁泽民校长的话讲,把学校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开始也有顾虑,特别是作为一校之长,感到压力很大,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不会加大学校的管理负担,会不会增加学校的安全隐患,会不会增加学校额外的经费负担?但是后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绝大多是家长的鼎力相助,通过成立家长会(我们叫家长委员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的做法是: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成了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代表大会选出学校家长会委员,再选出家长会常务委员、副会长、会长等,负责组织日常工作,家长加入家长会需要缴纳会费。在学校的公示栏中,我看见了“中和国中家长会”工作职责,具体为:支持学校的经费,以补政府经费之不足;组织家长“义工队”,参与爱心服务工作(如:交通导护及图书管理、学生辅导等);参与会议,发挥决策校务监督校务的功能;举办及参与学校各种“校内外活动”;家长会网页定期更新维护等。家长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期刊《家长会刊》。
实践证明,“中和国中”把学校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的做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地助推作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与日俱增。由于广大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校园更加安全了,周边环境更加和谐了,教育经费充足了。家长们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指责的人少了,理解的人多了;不闻不问的人少了,帮助出谋划策的人多了。在“中和国中家长会”网页留言版面上有这样一段话“欢迎您看到学校不合理的状况或值得改进的地方,用正向思考的态度去面对,并提出具体建议或解决的方案。谢谢!”
2010年学校与家长会一同争取社会资金一千多万元新台币,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研讨交流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在社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家长,他的孩子该上初中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兴趣和前途,给孩子选择了台北市的一所离家很远的名校,在孩子去报名的前一天,“中和国中家长会”会长来到了这个家庭,和其父母促膝谈心,给家长传递了一些教育理念和建议,并列举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家长经过深思决定让孩子到“中和国中”上学。家长的这一选择在社区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和国中”办学的“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现在家长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社区,人才若都外流,就无法兴盛,学区的学生若都出走,学校生源素质下降,社区也会变得更乱。
学校与社区共建,这个想法和做法并不算什么创新,若干年以前就有,在大陆一些学校做的已经很好,但是把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并全面对社区开放,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把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开放,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倡过,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目前的社区现状和学校教育资源现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和国中”做了,而且做的实实在在、有声有色。学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都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而且有些事情需要外力的助推。我们强调特设学校建设,强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工作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中和国中”的做法,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借鉴? 《以服务社区为牵动,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443.html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仲跻凯
笔者今年三月下旬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交流研讨会”,会上两岸校长和教育官员就如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其中台湾“新北市立中和国民中学”(简称“中和国中”)的做法,让笔者感受颇深。
台湾“中和国中”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新北市中和区,已有57年的建校历史,综合办学水平较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他们也面临着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安全、教育经费等等,也是困扰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破解以上难题,他们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学校发展与社区建设融合,把学校发展定位于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效。这个理念的核心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中小学是学区制,学生来自社区;学生家长也是社区的一部分;民主社会,社区是学校的重要关系人;学校的资源不足,社区是重要的资源来源;社区是学校的影响因素之一;学校有可能改善社区;社区教育是快速改善社会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理念不难理解,基本包括四层含义:其一,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影响很大;其二,学校坐落在社区,学生来源于社区,学生和家长是社区的主体,社区环境和社区教育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其三,家庭是社区的主体,家长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协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捐资助学的资源来源;其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用学生素质的提高,来带动社区群众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善用学校的各种空间提供给社区居民各种学习经验或机会,结合各种资源运用学校空间提供社区居民学习机会,学校各种建筑工程或装修皆考量与社区分享的可能。”把学校提供给社区居民的学习内含定位为:“心灵的抚慰、阅读的机会、艺术的欣赏、健康的进步、助人的机会、美感的体验、系统的进修。”他们一方面利用节假日或晚上学生放学以后时间,把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游泳馆、操场等闲置的资源,全面有计划地对社区群众开放,不仅解决了社区群众活动场所问题,也加深了社区群众对学校的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三是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同时参加的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缩小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理解,拉进学生和家长的距离。
用“中和国中”丁泽民校长的话讲,把学校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开始也有顾虑,特别是作为一校之长,感到压力很大,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不会加大学校的管理负担,会不会增加学校的安全隐患,会不会增加学校额外的经费负担?但是后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绝大多是家长的鼎力相助,通过成立家长会(我们叫家长委员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的做法是: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成了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代表大会选出学校家长会委员,再选出家长会常务委员、副会长、会长等,负责组织日常工作,家长加入家长会需要缴纳会费。在学校的公示栏中,我看见了“中和国中家长会”工作职责,具体为:支持学校的经费,以补政府经费之不足;组织家长“义工队”,参与爱心服务工作(如:交通导护及图书管理、学生辅导等);参与会议,发挥决策校务监督校务的功能;举办及参与学校各种“校内外活动”;家长会网页定期更新维护等。家长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期刊《家长会刊》。
实践证明,“中和国中”把学校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的做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地助推作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与日俱增。由于广大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校园更加安全了,周边环境更加和谐了,教育经费充足了。家长们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指责的人少了,理解的人多了;不闻不问的人少了,帮助出谋划策的人多了。在“中和国中家长会”网页留言版面上有这样一段话“欢迎您看到学校不合理的状况或值得改进的地方,用正向思考的态度去面对,并提出具体建议或解决的方案。谢谢!”
2010年学校与家长会一同争取社会资金一千多万元新台币,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研讨交流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在社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家长,他的孩子该上初中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兴趣和前途,给孩子选择了台北市的一所离家很远的名校,在孩子去报名的前一天,“中和国中家长会”会长来到了这个家庭,和其父母促膝谈心,给家长传递了一些教育理念和建议,并列举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家长经过深思决定让孩子到“中和国中”上学。家长的这一选择在社区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和国中”办学的“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现在家长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社区,人才若都外流,就无法兴盛,学区的学生若都出走,学校生源素质下降,社区也会变得更乱。
学校与社区共建,这个想法和做法并不算什么创新,若干年以前就有,在大陆一些学校做的已经很好,但是把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于“社区学习中心”,并全面对社区开放,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把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开放,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倡过,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目前的社区现状和学校教育资源现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和国中”做了,而且做的实实在在、有声有色。学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都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而且有些事情需要外力的助推。我们强调特设学校建设,强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工作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中和国中”的做法,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借鉴? 《以服务社区为牵动,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