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罗玲云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鲜明的特色,这一培养模式也对传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创新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有1 200 多所,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职教育鲜明的特色同时也是它本质要求的就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谓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又被通称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并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其通常的方式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交替进行,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这一模式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由学校延伸到社会和企业,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和企业建立起较为广泛的联系,学生能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锻炼,在学中做、做中学,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这一培养模式也对传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使之融入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高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不强
时刻保持着党员意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它也是判断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为了争取入党,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则判若两人,将入党视为寻求更好的职业的砝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学生党员将服务他人、帮助同学作为一种利益交换或报酬,甚至利用自己党员的身份作为获取某些资源的捷径,这些现象反映了某些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说明这些学生党员组织上入党了,但是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
(二)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素养薄弱
高职学生重视技能学习,轻理论学习。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党员一般重视专业学习,放松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党员甚至长期不学习,明显表现出学生党员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薄弱。有的学生党员认为参加组织生活很枯燥,是浪费时间,所以不按时参加或随意缺席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甚至将参加组织生活视为一种负担。这些导致了高职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素养薄弱。
(三)党员发展、教育管理遇到困难
通常,发展学生党员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而高职院校学制普遍是三年,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时间原本就比较紧张,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从二、三年级就开始参加企业实习,学生在校时间更少而且间断,这无疑使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跟踪考察等环节变得更困难,客观上对按照程序和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当学生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后,往往就是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了,学生都要到校内外实训基地或就业单位生产一线进行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在这期间,对学生党员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传统有效的“三会一课”都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四)党内活动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大都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转正的会议、党的理论讲座等传统的活动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对学生没有多大新引力,以致于学生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是出于纪律的要求,往往缺乏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这样不仅导致了活动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而且长久的单一模式会在学生们心中形成厌烦情绪。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一)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院校要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更新党建工作理念,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校企合作,紧密围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各环节之中,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要结合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以党建带动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二)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周期较短的现状,高职院校党组织要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确立一年级广泛培养,二年级重点发展,三年级加强组织建设,实习期间考察不间断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对已在高中阶段培养过的学生要继续考察、培养和教育,引导和鼓励他们尽快成熟;对入校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要正确引导,加强培养,定期交流,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对实习期间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察和培养。为此,高职院校要选派思想导师深入实习企业,与企业党组织取得联系,定期听取顶岗实习企业党组织和群众对考察对象的意见,并采取定期交流、随机检查、访谈等方式,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以客观评价学生。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找他们谈心,使其尽快克服自身的不足,尽快达到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
要全面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进企业、进工作室学习、实习,可以将临时支部建立在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厂中校实习点上,在实际工作、具体项目上发挥基层支部、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更能够与时俱进、与事俱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更加灵活,运转更加高效。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社区化、社团化、网络化的趋势特点,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可结合实际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员示范岗等组织形式,形成党员组织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四)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依托网络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新的着力点。一要以校园网为载体,搭建“网上党校”,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队伍进行网络远程教育,进一步扩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搭建党建QQ 群和手机微博,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工作的交流沟通,实现党员、干部的网络互动。三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探索搭建3G 技术平台,建立“手机党报”、“党建信息报”等手机短信平台,实现党员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
(五)创新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单一、枯燥的情况,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开展共建活动、企业调研活动、创业教育等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和合作企业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以此丰富学院系部和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带薪实习和就业工作。推进学生党支部与驻地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发挥学生党支部参与社会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优势,让学生党员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组成以党员教师带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行业企业调研组,深入知名企业,全面开展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研。通过采访行业、企业负责人、业务主管、人事经理以及毕业生代表等一线人员,收集了大量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通过细致的调研工作,对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情况、专业设置要求、专业培养方案、人才需求等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加深了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达成了更为深度的合作意向,并对下一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有了更加具体的设想。就业创业教育进企业,学生党员带创业项目到企业,聘请企业老总为“创业规划指导教师”,给大学生们搭建创业素养、精神和意识养成的平台,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要更新理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党建创新解决校企深层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447.html
罗玲云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鲜明的特色,这一培养模式也对传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创新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有1 200 多所,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职教育鲜明的特色同时也是它本质要求的就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谓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又被通称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并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其通常的方式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交替进行,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这一模式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由学校延伸到社会和企业,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和企业建立起较为广泛的联系,学生能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锻炼,在学中做、做中学,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这一培养模式也对传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使之融入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高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不强
时刻保持着党员意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它也是判断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为了争取入党,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则判若两人,将入党视为寻求更好的职业的砝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学生党员将服务他人、帮助同学作为一种利益交换或报酬,甚至利用自己党员的身份作为获取某些资源的捷径,这些现象反映了某些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说明这些学生党员组织上入党了,但是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
(二)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素养薄弱
高职学生重视技能学习,轻理论学习。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党员一般重视专业学习,放松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党员甚至长期不学习,明显表现出学生党员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薄弱。有的学生党员认为参加组织生活很枯燥,是浪费时间,所以不按时参加或随意缺席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甚至将参加组织生活视为一种负担。这些导致了高职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素养薄弱。
(三)党员发展、教育管理遇到困难
通常,发展学生党员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而高职院校学制普遍是三年,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时间原本就比较紧张,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从二、三年级就开始参加企业实习,学生在校时间更少而且间断,这无疑使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跟踪考察等环节变得更困难,客观上对按照程序和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当学生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后,往往就是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了,学生都要到校内外实训基地或就业单位生产一线进行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在这期间,对学生党员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传统有效的“三会一课”都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四)党内活动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大都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转正的会议、党的理论讲座等传统的活动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对学生没有多大新引力,以致于学生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是出于纪律的要求,往往缺乏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这样不仅导致了活动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而且长久的单一模式会在学生们心中形成厌烦情绪。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一)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院校要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更新党建工作理念,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校企合作,紧密围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各环节之中,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要结合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以党建带动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二)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周期较短的现状,高职院校党组织要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确立一年级广泛培养,二年级重点发展,三年级加强组织建设,实习期间考察不间断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对已在高中阶段培养过的学生要继续考察、培养和教育,引导和鼓励他们尽快成熟;对入校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要正确引导,加强培养,定期交流,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对实习期间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察和培养。为此,高职院校要选派思想导师深入实习企业,与企业党组织取得联系,定期听取顶岗实习企业党组织和群众对考察对象的意见,并采取定期交流、随机检查、访谈等方式,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以客观评价学生。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找他们谈心,使其尽快克服自身的不足,尽快达到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
要全面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进企业、进工作室学习、实习,可以将临时支部建立在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厂中校实习点上,在实际工作、具体项目上发挥基层支部、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更能够与时俱进、与事俱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更加灵活,运转更加高效。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社区化、社团化、网络化的趋势特点,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可结合实际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员示范岗等组织形式,形成党员组织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四)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依托网络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新的着力点。一要以校园网为载体,搭建“网上党校”,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队伍进行网络远程教育,进一步扩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搭建党建QQ 群和手机微博,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工作的交流沟通,实现党员、干部的网络互动。三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探索搭建3G 技术平台,建立“手机党报”、“党建信息报”等手机短信平台,实现党员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
(五)创新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单一、枯燥的情况,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开展共建活动、企业调研活动、创业教育等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和合作企业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以此丰富学院系部和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带薪实习和就业工作。推进学生党支部与驻地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发挥学生党支部参与社会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优势,让学生党员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组成以党员教师带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行业企业调研组,深入知名企业,全面开展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研。通过采访行业、企业负责人、业务主管、人事经理以及毕业生代表等一线人员,收集了大量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通过细致的调研工作,对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情况、专业设置要求、专业培养方案、人才需求等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加深了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达成了更为深度的合作意向,并对下一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有了更加具体的设想。就业创业教育进企业,学生党员带创业项目到企业,聘请企业老总为“创业规划指导教师”,给大学生们搭建创业素养、精神和意识养成的平台,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要更新理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党建创新解决校企深层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