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观什么
观摩课观什么
张璟
时下,观摩课很“热”。
为了听课,跋山涉水奔波数千里,这对中国的老师来说十分寻常,而且不以为苦;为了上好课,点灯熬油、四处请教、反复打磨,“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成了中国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道独特景观。现在,完全可以这样说,生活在当下的中国小学语文老师,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普通草根,没有谁能够完全屏蔽或者拒绝观摩课的影响。观摩课已然成为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灵敏的风向标,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成为教学观念传播的最佳载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可以观赏品味的教学艺术。——对老师而言,观摩一节精彩的公开课,那种享受真的不亚于看一部电影或者一场演出。
但是近来,观摩课也遭遇着“窘”。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观摩课上,教师作秀、作假;这样的课只是一种表演,于实际教学没有作用……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观摩课上,老师说话拿腔作调、满脸堆笑,举手投足都似乎精心演练过;学生投其所好,发言的内容和节奏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甚至连质疑都能够直捣老师的“预设”……
观摩课,逐渐偏离了观摩的初衷与正轨:“体验”必有音画渲染,“人文”必有材料补充,“资源”必有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展示,“感情”必有抓住深度的开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观摩课这样的际遇呢?
我们不妨思考:观摩课与常规课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很明显,二者除了都有教师与学生外,观摩课还加入了“第三者”——观课的人。于是与日常教学相比,观摩课具有了公开性,从而也便具有了双重的主客体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那么,能否正确处理这两对关系,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成为观摩课是否偏离“正轨”,是否“变质”的关键。
以上问题的出现,就是执教者本末倒置,把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放在了教与学的关系之上。
因为眼里只有观摩,故而求华而不实。在花哨、华丽的外衣下,鲜见实在的内容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授课者眼里、心里因装了太多的“观摩者”,而极尽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使课堂呈现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使课堂教学与时装展览无异。
因为心里想着观摩,故而求新且立异。不按传统套路出牌:能开门见山的,反来个曲径通幽;能戛然而止的,偏处理得“回味无穷”;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再来个合作探究……不知不觉,一味求新求异成了课堂的主导。
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多还求全。执教者往往希望通过课堂呈现最完美的自己。既然要完美,势必得全面。样样顾及,点点落实:教学环节不能落,三维目标不能少,教学手段求丰富,精彩亮点不能漏……一堂课,时间有限,容量也有限,这样的一番顾此顾彼下来,试想: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充实”了,但思考会是充分的吗?
还是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动而失静。观摩课上,求热闹似乎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不热闹就是“冷场”,“冷场”就没有看点,没有看点就无从展示功力,没有功力就不成其为“观摩”。于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各种热闹的手段所挤占。学生没了静心与文本接触的时间,没了静静思考的时间,没了提笔写写的时间。
如此,观摩课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如果观摩课穿上了功利的外衣,观摩课成为一种表演;如果课堂虽有教师的教与学,但教师不是真教,是“教”给观摩者看,学生也不是真学,学习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如果教学最终沦为一种异化的师生活动,那么,这样的观摩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进而也就失去了观摩的价值。
理性分析观摩课的性质,回想举办教学观摩活动的初衷,我们会发现,观摩课的存在其实有它独特的功能:它作为教学研究的有效载体,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模式,推广教学经验。有人这样概括了观摩课的三大作用,即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校本教研提供载体;为教师学习提供样板。
于永正老师就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观摩课,只要有机会。我深感每上一次观摩课,都能得到一次很好的磨练。……可以这样说,是无数的观摩课成就了我。某种意义上,我对语文教育认识上的不断深入,也得益于观摩课。”更为难得的是,于永正老师记住的,不仅是观摩课上自己成功的经验,记得更深的,是观摩课里的“败走麦城”。因为,失误这笔财富对他来说,更有分量,更让他难以忘怀。
可见,当教者摆正心态、摆正位置,将自己真正放在一个教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平台上,始终将眼光注目在学生的发展上时,观摩课无疑会给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插上翩飞的翅膀。
前不久结束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上,有县里老师在学校无法安排前往听课的情况下,请假自费前往,想是也觉得通过观摩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最集中的学到诸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而这,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最期待拥有的。
笔者还在与一位教学一线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因被派往外地观摩到名师的课堂教学,而“开了教学的眼”,深深感叹:原来一个知识,是可以这样教的。带着观摩所得回到学校,这位教师对日常教学用起了心思,逐渐地,她的教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指导青年教师的课也有了质的突破。
可见,不是观摩课本身无可观,不需观,不值观,实在是组织观摩课的、执教观摩课的和观摩观摩课的人心中是否有正确的标尺与准绳。
古语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源头清洁,流自美之。作为教学观摩活动的组织者,起着对课堂定向定位的重要作用,影响着执教者的教学手段的取舍,影响着观课老师对一堂课的正确认识。作用不可小觑。要有主题意识,设定好恰当、导向明确、清晰简洁的评价标准,统一评委的认识,达成评课共识,使活动的每一个板块都指向一个统一的目标。
作为观摩课的执教者,亦要将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认定课堂不是T型台,不是舞台,教者不是模特,不是演员。很多时候,上观摩课的老师往往有太多的“担心”:担心课上得不精彩,担心自己姿态不优美,担心指导评价语不准确……他们主观地认为,自己做得完美无瑕,课自然也就上得精彩了。殊不知,对自己举手投足的过分关注恰恰会阻碍观摩课上出味道,上出精彩。因为,没有人能在承担这许多压力的课堂上挥洒自如。一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教师不可能才思敏捷,机智地应对各种课堂上的问题。
所以,要上好观摩课,执教者首先要解放自己,学会放下。在自己和学生心中淡化课堂的神圣与庄严——无论在哪里上课,无论面对的是谁,课堂是你和孩子们共同的游戏场。“游戏”意味着一种心态,游戏心态,就是平和心态,以游戏的心态面对其实是在要求执教者举重若轻。
作为一名观课者,可以尝试“三观”。
观教学,非观表演。以语文为例。教师教的是语文,学生学的是母语。教学,应该是师生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因此,我们要关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看执教者如何运用课文做例子教会孩子说话和写话。看课堂上那种和谐的教学状态,而绝非剧场里那种浓烈的喜剧效果。
观学生,非观教师。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的,空间是孩子的。但我们常常忘了这样的“毋庸置疑”,尤其在观摩课一上。老师往往千叮咛万嘱咐:“你不是代表你自己,你还代表某某班,代表某某校,代表某某市……我们要求孩子代表“若干”的时候,唯独没想到她最应该代表的是她自己,她只能代表她自己。“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生则是镜子里的老师。老师的一切活动和努力,都会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所以,观摩课上,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
观门道,非观热闹;观神髓,非观表象。神髓是什么?门道是什么?就是这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就是看教学的人是否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了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内行看门道,外行才会去看热闹。诸如游戏、画画、表演、歌舞、模仿,时时欢声雷动、一派喧腾的“热闹”不应让我们“走错门”,也不应让我们“看花眼”。
不管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摆在第一位上;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每时每刻都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观摩课无论怎么“观”,依然是“课”,其教书育人的本质与常态课并无二致。
宁展现不完善的真,不追求完美的假;宁当绿叶,不做红花——这,才是我们面对观摩课应有的姿态。让我们共同呼唤真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使观摩课这种极好的教研活动恢复它应有的原生态,还观摩课一个素朴、洁净的容颜。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观摩课观什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457.html
张璟
时下,观摩课很“热”。
为了听课,跋山涉水奔波数千里,这对中国的老师来说十分寻常,而且不以为苦;为了上好课,点灯熬油、四处请教、反复打磨,“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成了中国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道独特景观。现在,完全可以这样说,生活在当下的中国小学语文老师,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普通草根,没有谁能够完全屏蔽或者拒绝观摩课的影响。观摩课已然成为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灵敏的风向标,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成为教学观念传播的最佳载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可以观赏品味的教学艺术。——对老师而言,观摩一节精彩的公开课,那种享受真的不亚于看一部电影或者一场演出。
但是近来,观摩课也遭遇着“窘”。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观摩课上,教师作秀、作假;这样的课只是一种表演,于实际教学没有作用……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观摩课上,老师说话拿腔作调、满脸堆笑,举手投足都似乎精心演练过;学生投其所好,发言的内容和节奏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甚至连质疑都能够直捣老师的“预设”……
观摩课,逐渐偏离了观摩的初衷与正轨:“体验”必有音画渲染,“人文”必有材料补充,“资源”必有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展示,“感情”必有抓住深度的开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观摩课这样的际遇呢?
我们不妨思考:观摩课与常规课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很明显,二者除了都有教师与学生外,观摩课还加入了“第三者”——观课的人。于是与日常教学相比,观摩课具有了公开性,从而也便具有了双重的主客体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那么,能否正确处理这两对关系,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成为观摩课是否偏离“正轨”,是否“变质”的关键。
以上问题的出现,就是执教者本末倒置,把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放在了教与学的关系之上。
因为眼里只有观摩,故而求华而不实。在花哨、华丽的外衣下,鲜见实在的内容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授课者眼里、心里因装了太多的“观摩者”,而极尽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使课堂呈现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使课堂教学与时装展览无异。
因为心里想着观摩,故而求新且立异。不按传统套路出牌:能开门见山的,反来个曲径通幽;能戛然而止的,偏处理得“回味无穷”;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再来个合作探究……不知不觉,一味求新求异成了课堂的主导。
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多还求全。执教者往往希望通过课堂呈现最完美的自己。既然要完美,势必得全面。样样顾及,点点落实:教学环节不能落,三维目标不能少,教学手段求丰富,精彩亮点不能漏……一堂课,时间有限,容量也有限,这样的一番顾此顾彼下来,试想: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充实”了,但思考会是充分的吗?
还是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动而失静。观摩课上,求热闹似乎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不热闹就是“冷场”,“冷场”就没有看点,没有看点就无从展示功力,没有功力就不成其为“观摩”。于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各种热闹的手段所挤占。学生没了静心与文本接触的时间,没了静静思考的时间,没了提笔写写的时间。
如此,观摩课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如果观摩课穿上了功利的外衣,观摩课成为一种表演;如果课堂虽有教师的教与学,但教师不是真教,是“教”给观摩者看,学生也不是真学,学习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如果教学最终沦为一种异化的师生活动,那么,这样的观摩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进而也就失去了观摩的价值。
理性分析观摩课的性质,回想举办教学观摩活动的初衷,我们会发现,观摩课的存在其实有它独特的功能:它作为教学研究的有效载体,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模式,推广教学经验。有人这样概括了观摩课的三大作用,即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校本教研提供载体;为教师学习提供样板。
于永正老师就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观摩课,只要有机会。我深感每上一次观摩课,都能得到一次很好的磨练。……可以这样说,是无数的观摩课成就了我。某种意义上,我对语文教育认识上的不断深入,也得益于观摩课。”更为难得的是,于永正老师记住的,不仅是观摩课上自己成功的经验,记得更深的,是观摩课里的“败走麦城”。因为,失误这笔财富对他来说,更有分量,更让他难以忘怀。
可见,当教者摆正心态、摆正位置,将自己真正放在一个教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平台上,始终将眼光注目在学生的发展上时,观摩课无疑会给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插上翩飞的翅膀。
前不久结束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上,有县里老师在学校无法安排前往听课的情况下,请假自费前往,想是也觉得通过观摩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最集中的学到诸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而这,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最期待拥有的。
笔者还在与一位教学一线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因被派往外地观摩到名师的课堂教学,而“开了教学的眼”,深深感叹:原来一个知识,是可以这样教的。带着观摩所得回到学校,这位教师对日常教学用起了心思,逐渐地,她的教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指导青年教师的课也有了质的突破。
可见,不是观摩课本身无可观,不需观,不值观,实在是组织观摩课的、执教观摩课的和观摩观摩课的人心中是否有正确的标尺与准绳。
古语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源头清洁,流自美之。作为教学观摩活动的组织者,起着对课堂定向定位的重要作用,影响着执教者的教学手段的取舍,影响着观课老师对一堂课的正确认识。作用不可小觑。要有主题意识,设定好恰当、导向明确、清晰简洁的评价标准,统一评委的认识,达成评课共识,使活动的每一个板块都指向一个统一的目标。
作为观摩课的执教者,亦要将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认定课堂不是T型台,不是舞台,教者不是模特,不是演员。很多时候,上观摩课的老师往往有太多的“担心”:担心课上得不精彩,担心自己姿态不优美,担心指导评价语不准确……他们主观地认为,自己做得完美无瑕,课自然也就上得精彩了。殊不知,对自己举手投足的过分关注恰恰会阻碍观摩课上出味道,上出精彩。因为,没有人能在承担这许多压力的课堂上挥洒自如。一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教师不可能才思敏捷,机智地应对各种课堂上的问题。
所以,要上好观摩课,执教者首先要解放自己,学会放下。在自己和学生心中淡化课堂的神圣与庄严——无论在哪里上课,无论面对的是谁,课堂是你和孩子们共同的游戏场。“游戏”意味着一种心态,游戏心态,就是平和心态,以游戏的心态面对其实是在要求执教者举重若轻。
作为一名观课者,可以尝试“三观”。
观教学,非观表演。以语文为例。教师教的是语文,学生学的是母语。教学,应该是师生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因此,我们要关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看执教者如何运用课文做例子教会孩子说话和写话。看课堂上那种和谐的教学状态,而绝非剧场里那种浓烈的喜剧效果。
观学生,非观教师。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的,空间是孩子的。但我们常常忘了这样的“毋庸置疑”,尤其在观摩课一上。老师往往千叮咛万嘱咐:“你不是代表你自己,你还代表某某班,代表某某校,代表某某市……我们要求孩子代表“若干”的时候,唯独没想到她最应该代表的是她自己,她只能代表她自己。“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生则是镜子里的老师。老师的一切活动和努力,都会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所以,观摩课上,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
观门道,非观热闹;观神髓,非观表象。神髓是什么?门道是什么?就是这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就是看教学的人是否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了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内行看门道,外行才会去看热闹。诸如游戏、画画、表演、歌舞、模仿,时时欢声雷动、一派喧腾的“热闹”不应让我们“走错门”,也不应让我们“看花眼”。
不管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摆在第一位上;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每时每刻都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观摩课无论怎么“观”,依然是“课”,其教书育人的本质与常态课并无二致。
宁展现不完善的真,不追求完美的假;宁当绿叶,不做红花——这,才是我们面对观摩课应有的姿态。让我们共同呼唤真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使观摩课这种极好的教研活动恢复它应有的原生态,还观摩课一个素朴、洁净的容颜。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观摩课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