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案例
  
  当前,“农村关爱工程”正全面展开,为交流典型经验,现将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任路路等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手记刊出,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发现、总结和上报基层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关爱工程”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爱氛围。
  
  留守儿童个案之一 ——爱和自信的力量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蔡晓(化名)
  
  年龄:11岁
  
  年级:六年级
  
  性别:女
  
  性格特征:自卑、忧郁
  
  二、个人背景资料
  
  1、父母一起外出上海打工,该生成绩是一年不如一年,每次考试成绩总分在班中总徘徊在倒数几名。
  
  2、内心知道学习很重要,但由于学习障碍多,缺乏自信,不爱学习。
  
  三、分析与诊断
  
  由于学习成绩变差,常常受到老师和监护人的批评,所以得到的一直是“你不行”“你真差”“没出息”等否定评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是“差生”和“笨学生”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象形成后,人的感情、举止甚至才能也永远与自我意象一致,所以她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四、辅导策略与过程
  
  “热吗?妈妈给你擦擦汗。”“学习上有困难吗?跟我说说”“这是妈妈的联系方式,有啥困难就打电话给妈妈。”……在“代理妈妈”高红梅的关爱声中,大兴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蔡晓流下了热泪。
  
  多恬静的一幅亲情图,多温馨的母女交流,多感人的一幕。冒着三十四度的高温,代理妈妈高红梅走进了留守儿童蔡晓的家中,送去母亲的关爱和夏日的清凉,高老师刚接寄宿部六(5)班时,就发现她是一位很特别的孩子,点名时,她说“到”的声音很小,脸红,不多言语,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看作文选,高老师观察到,只有在她一个人专注地看书时,才能看见她那浅浅的酒涡和她双眸中流转的光彩。第二天,高老师带着《感悟童心的300个亲情故事》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来到她面前说:“老师知道你喜欢读书,送你两本,你笑起来很好看,我喜欢你的笑容”。蔡晓接过书声音很小的说了一声“谢谢!”。师生间的交流从此开始,慢慢地老师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和她的心理,老师帮着她梳头时说:“你的妈妈不在身边,我就是你的妈妈,你无论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通过心灵的沟通信箱或直接找我谈”。从此,高老师就义不容辞地当起了蔡晓的代理妈妈。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该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举措,制定了有关制度,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爱。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跟踪观察、记录;组织“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及
  
  其家庭“结对子”,成立村庄学习小组,教师做代理妈妈,照应学生学习生活;设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等等,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如今,蔡晓同学很自豪地说,:“我有两个爱我的妈妈,我的亲妈妈在外地挣钱供我上学,我的老师妈妈关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她们!”她变得活泼多了,课堂上发言多了,和同学交流多了,主动帮助别人多了,自信心增强了,成绩也逐渐上升了。爱的滋润,让孩子找到了自信,爱的力量使孩子健康的成长。让留守儿童体味更多的关爱,找回自信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问题行为改变情形
  
  经过一学期的辅导,该生基本消除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在下半学期上课比以往更专注,成绩有较大起色。原本只在教室里坐着的她,也在下课和同学一起玩了。
  
  六、小结与启示
  
  缺乏关爱和自信是该生及同类学生成绩差的关键,她们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信心上。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展现,一次次鼓舞就是一次次肯定学生的努力,就是一次次地把“我能行”的信息输入学生的脑中,学生的脑中也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属于成功者,成功的自我意象就会形成。成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代理妈妈关爱学生生活、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她们就会迎难而上,成功需要战胜许多挫折,有了自信才会愈挫愈奋,多找学生“能”的地方加以鼓励、表扬和肯定,把“你不行”变为“你行”。
  
  著名童话家郑渊洁说得好:合格的老师和父母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她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是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她什么地方不行。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创留守学生成功的今天和明天。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 任路路 徐玉梅
  
  留守儿童个案之二 ——让留守儿童体味更多关爱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李敏(化名)
  
  出生年月:1996年5月
  
  年级:五年级
  
  性别:女
  
  家庭住址:大兴镇竹城村
  
  二、家庭现有成员状况
  
  其祖父母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三、案例分析
  
  李敏是五年级时转入中心校寄宿部就读的。她性格内向、腼腆,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每次一接触到我的目光就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好半天才敢抬起头偷偷的望我一下,在校园里遇到我时,她总是加快脚步小跑过去……通过了解,我知道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祖父母身体不好,照顾她也不是很容易,她的父母经常连春节都不回来过,她已有三、四年没有看见父母了……
  
  我更加关注这个孩子了,无论是冲开水,还是就餐,我都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她,慢慢的,我知道了她常年见不到父母的苦闷与思念,知道了她不敢和老师交往而又渴望老师关爱的矛盾心理,而这些又都成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得她开学以来一直无法安下心来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对她的教育从细微处入手,关爱她、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大胆和人交往,我发现她作文基础较好,便指导它修改习作,鼓励她参加作文竞赛,渐渐的,她对学习感兴趣了,成绩也由原来的六十多名进步到三十多名了。很多时候,我不经意地帮她整理一下衣领、红领巾,梳理一下头发。有时让她收收作业本,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她已经把我当作亲人了,无论是人际交往上,还是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她在成长日记中写到:刚转来时,我特别害怕上学,害怕面对不认识的同学和老师,爸爸妈妈又都没在家,我真怕在学校寄宿不适应……现在,我不怕了,同学就向是兄弟姐妹一样,老师就向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们。双休日我都不想回家了,因为又要和老师、同学分开两天了……
  
  四、案例反思: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作为临时监护人的他们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父母亲在外打工比较忙,偶尔的电话交流根本满足不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这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情感的沟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一样的关爱与呵护。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 任路路 高红梅
  
  留守儿童个案之三 ——留守儿童不孤单
  
  一、个案基本资料 :
  
  姓名:费 恒(化名)
  
  出生年月:1998年11月
  
  年级:三年级
  
  性别:男
  
  家庭住址:大兴镇高圩村
  
  二、家庭现有成员状况:
  
  奶奶:67岁,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三、个案背景资料:
  
  他既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又是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六十多岁的奶奶操持家务,为了多苦点钱,农忙时,奶奶常常和村中的人一起去糊纸箱、插秧等。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父子关系不是很好。孩子性格由此也变得孤僻、内向,不善言辞。
  
  四、案例分析:
  
  星期一早上7点左右是住宿的孩子返校的时间,孩子纷纷到校入班进行晨检与早读。这时,费恒的奶奶走过来对我说:“这孩子大概是想妈妈了,昨晚头蒙在被子里哭了好长时间,哭得我心里很难受,你看大人只顾自己,害得我这么大年纪还得替他爷俩操心……”
  
  像费恒这种既是单亲家庭,又是留守孩子的,我们班里有好几个,有的是爷爷照看,有的是姨姨照顾。他们平时什么都闷在心里,啥也不说,在校也不主动提问题或回答问题等,针对这部分留守孩子,我设计了一些问卷了解情况,内容包括:你的愿望是什么?心中有事想对谁说?对不高兴的事你怎么解决?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想对老师说什么?……费恒有两项的回答是“老师与他的个人交流太少了”、“有事谁也不告诉”等。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暗暗告戒自己,一天最起码要有2次到他那里问问情况,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抚摸的动作。同时介绍一些性格开朗的同学与他结对子帮扶。利用教室内的“风采角”、“展示台”、“进步之窗”、“心灵的沟通”信箱等展示费恒的点滴进步,有意识的培养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亲情电话让他和自己的父亲多沟通。
  
  五、案例反思:
  
  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有的孤僻内向,有的调皮捣蛋、有暴力倾向。而这些孩子缺乏的是一种来自父母的关爱,亲情缺失,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向这些孩子,需要我们,不仅仅是老师,还有社会各界都应用真心、真情、真爱来关注、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自理、自立、自强。
  
  留守儿童个案之四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小博(化名),男,10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奶奶、爷爷;
  
  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他自小跟奶奶爷爷一起生活。他们对其百般疼爱,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自理能力很差,今年在学校读寄宿,爷爷奶奶隔三差五来学校看他,每次来总是大包小包来时是零食回去换成了要洗的衣服。
  
  个性特征:小博聪明、活泼,但自制力差,爱耍性子。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晚自习时还因玩玩具与生活老师发生争执。
  
  二、原因分析
  
  1.爷爷奶奶的无原则溺爱。小博爷爷奶奶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懒惰、不合群、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他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一味的依赖大人与同龄小朋友接触较少,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六年来,小博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爷爷奶奶的放纵娇惯从而加剧了他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就从感情上着手,注意为成成营造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使他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我总是通过热情的鼓励、亲切的呼唤、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给他以安全感、亲近感以及充分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缺少关爱,害怕离别,是留守儿童共同的问题。就算是再微弱的星光也会有温度,但他们呢?拥有的到底是什么?当他调皮时,不要直接批评,要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当他失意时鼓励他激励他。
  
  2.争取家长配合教育。作为父母,应该尽量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一般来讲,如果父母双双忙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尤其是母亲在家陪孩子的话,影响则会小得多。我和小博的家长联系,告诉他的爷爷奶奶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当他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小博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他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
  
  3.教给他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他回想生气的原因。请他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他找优点、和他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5,小博生日时班上同学为他准备了一个生日晚会,让他体会到了久违的爱。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小博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生活中也勤劳多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
  
  五、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师生,生生,老师与家长交流取得他的信任,同他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2、还需多开展一些关爱他的活动,让他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747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