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调研总结
三下乡活动调研总结
在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本着“高新技术助力农业发展,信息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主题,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大荔县各地进行农村信息化的调研。本次调研方式灵活多样,调研覆盖地域广,调研对象年龄跨度大。调研的内容涉及太阳能技术的普及情况、自动化控制在当地农业中的应用情况、物联网在农业生产链中的应用情况等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信息化问题。
一、走村入户,深入农户家庭服务调研;
7月14日上午,调研组走访了大荔县城关镇的邓营村和东七乡一组,挨家挨户拜访当地村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城关镇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太阳能、自动化控制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现状等。据村民们介绍,全村已有近50%的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很高。但对于太阳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灌溉等还只是个别现象,并未推广。此外,村民表示对自动化控制和物联网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他们也表达了希望能开阔眼界,不断学习科技农业技术,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的想法。
二、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大棚考察调研;
7月1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大荔红星村国家优质冬枣标准化管理示范点,实地对现代化技术在大棚种植中的需求与应用进行深入调查。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与大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技术人员向大家介绍了自动卷帘机,大棚保温被,双层膜等相关设备和技术,特别对大棚温湿度调控、合理整形拉枝,病害综合防治、环剥口处理等大棚冬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给实践团成员进行了重点说明,希望能更多地了解高新技术,特别是自动化设施在冬枣生产、加工中的科学应用问题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自动化、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当地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并不普及,种植技术仍然属于粗放型。对于作物的成熟度,种植户们只能根据经验不断进行实地观察,才能进行采摘,且在环割剥皮阶段耗费的人力依旧很大。他们期望有更加便捷的高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促进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7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大荔现代农业园区科技育苗中心,参观现代化温室大棚的育苗过程,调研高新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发展。该大棚自动化化程度高,通过动力配电箱整体控制棚内两侧的风机和水帘实现温湿度的智能调节,使用自动施肥机和移动式喷灌车完成水和肥料的自动喷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育苗过程中,水、农药和化肥等的用量控制往往凭借经验进行,不仅人工成本大,还容易造成浪费和影响作物安全。此外,目前播种和喷洒农药阶段依旧依靠人工操作,种植户期待能研发出针对性强,方便实用的播种机,解决人工播种不均匀、人力、物力耗费大等问题。随后,我们还特别向技术人员询问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情况。他表示,他们一直都有引进大阳能电池板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太阳能电池在阴天时的转换效率低,不能达到温室的供热需求,所以依旧采用锅炉加热的传统方式给大棚供暖。
三、走访厂矿企业,与领导职工座谈调研;
7月13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陕西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冬枣制品车间,参观冬枣的贮存、加工流程。在车间中,分体式微电脑控制器、电热恒温干燥箱、一体化智能加工炉等自动化仪器已广泛应用,这是高新技术助力新农业发展的最真实体现。
7月15日,实践团赴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及其下属连锁店座谈、调研。我们了解到,荔民公司著名的大荔模式是典型的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新型模式。大荔模式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应用了商业流通软件、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目前,荔民公司正在着手建设智能化大棚,棚内配置温度、湿度、光强度等各类传感器及摄像头,采集农作物相关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数据库,供专家研究分析。
7月16日,实践团赴大荔县科技产业园重点企业参观、学习,深入调研了农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先后来到陕西宝优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和陕西长石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参观了贴片电感器、电路板材制作的整个生产流程。我们了解到高新科技公司的引入,提高了劳动就业率,提升农村的科技水平,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企业领导均表示非常欢迎和支持高校研究生今后能来到企业多交流、多实践,期待搭建一个双方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能依托企业的资金、资源和生产设备,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效益,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就业的机会。
在对这些厂矿企业的深入调研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几位企业负责人纷纷向我们表示,他们急需一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新技术人才来公司工作,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像我们西北大学这类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大都选择了去大、中城市发展,而不愿来到县区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工作。希望高校能协助企业共同宣传,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县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破解企业高学历人才稀缺的难题。
四、深入县城广场街头,同市民们交谈调研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大荔县东府广场等地进行高新技术(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分成三个小分队,深入广场街头发放调查问卷,展开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积极主动与大荔县的人民进行互动交谈,仔细讲解调查问卷上的问题。善良勤朴的民众也给予热情配合,认真细致地填写每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场上活动的人群以中老年、妇女人群居多,职业多是自由职业或是退休职工,他们对于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并不多,仅限于听说过,但他们乐于学习、接受这样的高新技术。此外,对于物联网,大多数人则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没有了解。一些学生或公务员群体则对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物联网了解程度较深,希望这样的技术能运用到生活中更多的地方。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个案访谈、典型挖掘等多种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85份,基本上真实反映了当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资金技术、专业人才、宣传推广这三大主要问题制约了太阳能、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等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和应用。但值得期待的是,基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农村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相关科技项目正陆续开展。作为高校研究生,我们希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技农业的发展中贡献绵薄之力。 《三下乡活动调研总结》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9322.html
在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本着“高新技术助力农业发展,信息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主题,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大荔县各地进行农村信息化的调研。本次调研方式灵活多样,调研覆盖地域广,调研对象年龄跨度大。调研的内容涉及太阳能技术的普及情况、自动化控制在当地农业中的应用情况、物联网在农业生产链中的应用情况等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信息化问题。
一、走村入户,深入农户家庭服务调研;
7月14日上午,调研组走访了大荔县城关镇的邓营村和东七乡一组,挨家挨户拜访当地村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城关镇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太阳能、自动化控制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现状等。据村民们介绍,全村已有近50%的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很高。但对于太阳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灌溉等还只是个别现象,并未推广。此外,村民表示对自动化控制和物联网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他们也表达了希望能开阔眼界,不断学习科技农业技术,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的想法。
二、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大棚考察调研;
7月1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大荔红星村国家优质冬枣标准化管理示范点,实地对现代化技术在大棚种植中的需求与应用进行深入调查。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与大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技术人员向大家介绍了自动卷帘机,大棚保温被,双层膜等相关设备和技术,特别对大棚温湿度调控、合理整形拉枝,病害综合防治、环剥口处理等大棚冬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给实践团成员进行了重点说明,希望能更多地了解高新技术,特别是自动化设施在冬枣生产、加工中的科学应用问题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自动化、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当地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并不普及,种植技术仍然属于粗放型。对于作物的成熟度,种植户们只能根据经验不断进行实地观察,才能进行采摘,且在环割剥皮阶段耗费的人力依旧很大。他们期望有更加便捷的高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促进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7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大荔现代农业园区科技育苗中心,参观现代化温室大棚的育苗过程,调研高新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发展。该大棚自动化化程度高,通过动力配电箱整体控制棚内两侧的风机和水帘实现温湿度的智能调节,使用自动施肥机和移动式喷灌车完成水和肥料的自动喷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育苗过程中,水、农药和化肥等的用量控制往往凭借经验进行,不仅人工成本大,还容易造成浪费和影响作物安全。此外,目前播种和喷洒农药阶段依旧依靠人工操作,种植户期待能研发出针对性强,方便实用的播种机,解决人工播种不均匀、人力、物力耗费大等问题。随后,我们还特别向技术人员询问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情况。他表示,他们一直都有引进大阳能电池板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太阳能电池在阴天时的转换效率低,不能达到温室的供热需求,所以依旧采用锅炉加热的传统方式给大棚供暖。
三、走访厂矿企业,与领导职工座谈调研;
7月13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陕西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冬枣制品车间,参观冬枣的贮存、加工流程。在车间中,分体式微电脑控制器、电热恒温干燥箱、一体化智能加工炉等自动化仪器已广泛应用,这是高新技术助力新农业发展的最真实体现。
7月15日,实践团赴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及其下属连锁店座谈、调研。我们了解到,荔民公司著名的大荔模式是典型的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新型模式。大荔模式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应用了商业流通软件、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目前,荔民公司正在着手建设智能化大棚,棚内配置温度、湿度、光强度等各类传感器及摄像头,采集农作物相关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数据库,供专家研究分析。
7月16日,实践团赴大荔县科技产业园重点企业参观、学习,深入调研了农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先后来到陕西宝优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和陕西长石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参观了贴片电感器、电路板材制作的整个生产流程。我们了解到高新科技公司的引入,提高了劳动就业率,提升农村的科技水平,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企业领导均表示非常欢迎和支持高校研究生今后能来到企业多交流、多实践,期待搭建一个双方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能依托企业的资金、资源和生产设备,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效益,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就业的机会。
在对这些厂矿企业的深入调研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几位企业负责人纷纷向我们表示,他们急需一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新技术人才来公司工作,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像我们西北大学这类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大都选择了去大、中城市发展,而不愿来到县区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工作。希望高校能协助企业共同宣传,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县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破解企业高学历人才稀缺的难题。
四、深入县城广场街头,同市民们交谈调研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大荔县东府广场等地进行高新技术(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分成三个小分队,深入广场街头发放调查问卷,展开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积极主动与大荔县的人民进行互动交谈,仔细讲解调查问卷上的问题。善良勤朴的民众也给予热情配合,认真细致地填写每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场上活动的人群以中老年、妇女人群居多,职业多是自由职业或是退休职工,他们对于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并不多,仅限于听说过,但他们乐于学习、接受这样的高新技术。此外,对于物联网,大多数人则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没有了解。一些学生或公务员群体则对太阳能电池、自动化技术、物联网了解程度较深,希望这样的技术能运用到生活中更多的地方。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个案访谈、典型挖掘等多种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85份,基本上真实反映了当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资金技术、专业人才、宣传推广这三大主要问题制约了太阳能、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等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和应用。但值得期待的是,基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农村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相关科技项目正陆续开展。作为高校研究生,我们希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技农业的发展中贡献绵薄之力。 《三下乡活动调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