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


应"、"预算软约束"、"败德行为"、"劣币驱逐良币"等原理对此进行了分析,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恶化(见图1)。前苏联的例子说明,即使没有其他条件的变化,当时间足够长,gs本身将趋于0,从而经济增长会趋于0。这时改革的要求和行动将会从国有体制本身的恶化中产生出来,但那时,改革将不可避免地以更痛苦的方式发生。
    国有部门情况的恶化,不一定表现为所有国有企业情况全部恶化,而是首先表现为由于"亏损面加大"及其由此引起的净亏损的加大。当亏损企业越来越多时,改革的要求开始产生,这时,若其他条件具备,(特别是下一小节要分析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就可能发生国有企业的部分改革(我们后面要分析哪一部分企业先改)。
    这里所说的"改革",不是指仅仅改进管理方式或结构的一些操作,而是指涉及产权重组的各种变化,如股份制、合资(包括被国内民营企业所兼并)、拍卖、租赁以及倒闭破产等等。而这样一来,原来的国有企业就变成了非国有企业。用现在已经在实践中有了较为确切涵义的概念来说,这里所说的一切都属于"国企改制"。
国企改制会对我们的上述公式产生影响:改革使gs缩小面使gn增大,因为这时一部分原来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变产权关系而变成了非国有企业 。这些年,非国有经济的增长率之所以高,部分原因就是一些原来的国企经过改造后被并入了非国企范畴,或是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有企业而状大了自己(见表1,请注意统计指标的变化)。另一种类似的情况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对称,一些人以"占国有经济便宜"的办法来发展非国有经济,甚至包括国有资产的暗中转移。这种可以称为"自发的私有化"的行为,在实际上也起到了加快国有经济改制的作用。
    可见,国企改制本身,在我们的理论框架中意味J值的缩小,意味着效率的改进和经济的增长,这就是所谓"从改革中要增长速率"的基本含义。
    2.2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条件的改变
    我们这里要着重分析的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不仅支撑着经济的增长,而且改变着国有部门改革的条件和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它经常被人们所忽视。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原有的垄断被打破,垄断利润消失,导致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亏损加剧,使得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弱点进一步充分暴露出来。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旧体制"难以为继"的危机感的形成,是迫使国有企业走向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撑了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剩余",使得政府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利用这部分收入增量来对在国有部门改革中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进行一定的补偿,这可以减少改革可能带来的痛苦,从而使改革的阻力减小。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为转移一部分国有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国有企业状态进一步恶化的时候,或当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有所进步的时候,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往往会主动地离开国有企业,另一些职工则更容易接受"下岗"。这一趋势在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形成。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既具有资本实力、又具备管理知识的新型企业与企业家,使得通过收购、兼并等较为平和、较为自然的方式改革国有企业成为可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也在事实上为企业资本重组提供了资金与资本的条件(人们开始"有钱买资本")。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国内的"体制示范"。同在一个经济大环境中,非国有企业能办到的事国有企业办不到,使改革的必然性更加明显。
    在以上所有这些条件的改变中,首先起作用的是"竞争"。非国有企业的进入,首先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利润"下降,使其体制的无效率暴露出来,进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生亏损,成为政府的包袱而不是收入的源泉。与此同时,当非国有部门越来越显示出其提供产值、就业和税收的竞争能力,人们也就越来越具有改革的动机,对改革的阻力也就越来越小,从而使改革得以发生。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使社会有办法(收入与就业机会)化解改革引起的社会冲突。事实上,在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情况再糟,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政府也只能对其采取"保"和"补"的办法,无论财政或金融上的"包袱"已经有多重(直到像有些国家那样最后走进大危机、大动荡的境地),而在经济中存在一大块非国有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也就有了"逼"国有企业改革的余地,而不怕经济与社会会陷入危机;在一些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已经更多地依靠非国有经济,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心也就会更大一些。
    我们以下仅从"国企职工"和"政府"的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变着国企改革的条件。
    2.3减员与下岗
    改革的阻力首先来自国企职工;而改革意味着国企职工离开国企而转向非国企就业。这又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离职"(或"下海")和"下岗"。前者为自愿主动离开,后者为当发生倒闭、减员等情况时被迫离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离开"这件事是不可接受的,从而阻碍着改革。但到后来,不仅开始发生自愿离开,而且下岗的阻力也越来越小,变得可接受的,下岗人员也越来越多。这里根本原因就在于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职工在离开后(在非国有部门)的预期综合收益wn,开始大于不离开时(在国企中)的预期综合收益ws,
    即 wn (Jt)≥ ws (Jt ) (3)
  &

nbsp; 这里,一切收入都应为折算后的单位时间内的收入(如年收入、月收入),并且都是在一定时点上的预期收入的折现值;其中一些项目则是需要进行某种"货币化"的"主观收益",如"痛苦"、"轻松"等。我们现在就来分别看一下wn和ws都是怎样构成的。
Wn (Jt)=(民营企业)工资奖金实物收入
+ 社会保障收入
﹣工作努力程度的加重所造成的新增痛苦
﹣对民营企业从业者的社会歧视
+ 从国企离开时可带走的收入(如住房等)
﹣下岗后失业的损失及民营企业就业风险贴水 ·····
ws (Jt)= (国有企业)工资奖金福利收入
+ 住房、养老、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收入
﹣企业少发停发工资造成的损失
+ 国企职工的工作轻松与社会荣耀······
    在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关系就是:职工对待改革的态度经济的"体制结构"J的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制结构的变化,上述不等式两边的各项都因非国有部门的发展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动,导致wn和ws发生变化,一方面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的收入在不断减少,从而使人们的决策依据发生变化,使原来不可接受的事情变得可以接受,使改革得以发生。这一不等式在计量上可能难以确定(特别是因为包含一些"主观收益"),但可以做为我们对人们行为和改革进程进行分析的理论模型,作为进一步实证分析的一个基础。它同时可以启示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使改革尽快发生。
    从1995年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从数不断增加(见表2)。这对于经济结构和资源合理配置来说是一个趋向好转的指标,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目前进行全面"改制"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人员下岗也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改善。
    2.4政府改革企业的动机
    国有企业过去一直是政府的权力基础(人事和经济的权力);改革国有企业是一件十分麻烦的政治运作,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后一刻",任何政府和企业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10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