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折翅的天使(对流浪儿童的调查)
为了积极响应徐州市团委关于高校暑假实践的号召,配合徐州市大中专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02暑假社会实践分队与徐州市民政局下设的救助管理站及流浪儿童救助中心成功达成暑假社会实践协议。
7月9日,一行11名同学在文法学院丁恒星老师的带领下,入住徐州市救助管理站,与被救助的流浪人员同吃同住,开始了为期9天的暑假社会实践。
经过多次的师生集体讨论和座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准备从法律宣传、街头救助、市民调查三个方面进行,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比较深入的了解我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 普法宣传
10日上午10时左右,社会实践分队11名成员都穿上整齐的青年志愿者服装,走上街头,进行了与流浪儿童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我们共分为两组,一队在淮海西路附近;一队在中山南路,主要选择沿街的商店与各大商场周围固定摊点人员和流动的市民为发放对象。我们向他们细心的解答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告诉他们救助电话等救助方式。我市市民都非常的配合,非常的支持我们的活动,纷纷向我们提供流浪儿童的各种信息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都认为解决流浪儿童这个社会问题迫在眉睫。
下午2时许,500多份宣传材料已经全部发放到市民的手中,我们全身虽然早已被大雨淋的湿漉漉的,但是想到我们的社会实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
二. 社会实践
10日下午3时左右,当我们冒雨乘车赶到救助管理站,稍事整理后,我们便接触到了一个被救助的流浪儿童,其中有一位原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16岁流浪儿童。由于我们的语言不同,一开始我们便遇到了交流的困难,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看见他在读一本标有汉语拼音的《语文》课本时,我们灵机一动,便找出笔和纸,用汉语拼音和他交流起来。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世,他家里有爸爸,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妈妈去世了。他还通过手势想告诉我们他经常的被一个“老板”打脸和身体。下午5时许,他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去火车站返回家乡,他临走时,告诉我们想和我们做朋友。
此外,我们在实践基地还与被网友欺骗来徐的少女、被传销骗去2万元的打工妹、被偷去钱包而无处可去的一家三口等被救助的15名流浪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11日至12日,我们开始了街头现场救助活动,分队11人共分成5组,分别走上街头寻找流浪人员,根据统计,共找到流浪人员58人,其中成年人40人,多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流浪儿童18人。其中有一例让我们感受非常深刻:11日下午3时许,在新建的弘济桥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蹲在人行道上,面前摆着的两个碗里盛放着几个硬币,每当有行人走过,小男孩就拦住行人,有时抱住腿,有时拽衣服,然后伸出碗向行人乞讨。当我们走近时,我们其中一位同学被抱住了要钱,经过一番交谈,我们建议他们去救助管理站,他们却飞快的拒绝。当随行的流浪救助中心的马主任问道:“你这个样子让孩子在街上乞讨,不让他上学,他长大了怎么办?”老太太低头不语,拿着东西,拉着小孩走开了。
12日上午10时许,在同样的地点,我们又遇到了这“祖孙俩”,为了更好的了解真实情况,我们躲避在一旁观察,不到半个小时,小男孩拦截了近20个行人,其中有8个给了钱,总共有4元钱。我们采访了一位被拦截的女士,她告诉我们:“我给他饼干,他不要,非要钱不可,我丈夫只好给了他一个一元的硬币。可怜小孩,可恨大人啊!”
三. 市民问卷调查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按照计划于13、14日两天在我市大范围内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我市广大市民对于流浪儿童的认知情况,以便集思广益,找出一些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11人分为两组,调查范围涉及云龙区、泉山区、古楼区、九里区等,重点在新一佳、家美时、易初爱莲、大富源等12家大型超市和彭城、段庄、奎园等5个广场。共发放问卷600份。一方面大致的了解到了我市市民如何看待流浪儿童问题,并且收集了大量的比较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查中也深切的体会到我市市民热切关心公益事业,关注我市流浪儿童的问题,热情支持我市民政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工作。
我们社会实践分队成员冒着烈日,穿梭于街头和商场,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浸湿了前襟和后背,长久的奔走和站立让每一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是大家都毫不放松,毫不懈怠,鼓起力气,笑脸走向路过的市民,并积极详细的向每一个询问的市民解答疑问,大家都相信这是一个难得的磨砺,是一件值得做,有意义的工作。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流浪,他们都是一个受伤害的一群,我们需要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心和关注,我们坚信:献出一片爱心,就是增加一个希望;挽救一个流浪儿童,就是挽救一个人的未来。我们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02立志用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片天地,撑起保护流浪儿童的一片天空! 《托起折翅的天使(对流浪儿童的调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110.html
7月9日,一行11名同学在文法学院丁恒星老师的带领下,入住徐州市救助管理站,与被救助的流浪人员同吃同住,开始了为期9天的暑假社会实践。
经过多次的师生集体讨论和座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准备从法律宣传、街头救助、市民调查三个方面进行,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比较深入的了解我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 普法宣传
10日上午10时左右,社会实践分队11名成员都穿上整齐的青年志愿者服装,走上街头,进行了与流浪儿童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我们共分为两组,一队在淮海西路附近;一队在中山南路,主要选择沿街的商店与各大商场周围固定摊点人员和流动的市民为发放对象。我们向他们细心的解答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告诉他们救助电话等救助方式。我市市民都非常的配合,非常的支持我们的活动,纷纷向我们提供流浪儿童的各种信息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都认为解决流浪儿童这个社会问题迫在眉睫。
下午2时许,500多份宣传材料已经全部发放到市民的手中,我们全身虽然早已被大雨淋的湿漉漉的,但是想到我们的社会实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
二. 社会实践
10日下午3时左右,当我们冒雨乘车赶到救助管理站,稍事整理后,我们便接触到了一个被救助的流浪儿童,其中有一位原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16岁流浪儿童。由于我们的语言不同,一开始我们便遇到了交流的困难,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看见他在读一本标有汉语拼音的《语文》课本时,我们灵机一动,便找出笔和纸,用汉语拼音和他交流起来。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世,他家里有爸爸,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妈妈去世了。他还通过手势想告诉我们他经常的被一个“老板”打脸和身体。下午5时许,他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去火车站返回家乡,他临走时,告诉我们想和我们做朋友。
此外,我们在实践基地还与被网友欺骗来徐的少女、被传销骗去2万元的打工妹、被偷去钱包而无处可去的一家三口等被救助的15名流浪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11日至12日,我们开始了街头现场救助活动,分队11人共分成5组,分别走上街头寻找流浪人员,根据统计,共找到流浪人员58人,其中成年人40人,多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流浪儿童18人。其中有一例让我们感受非常深刻:11日下午3时许,在新建的弘济桥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蹲在人行道上,面前摆着的两个碗里盛放着几个硬币,每当有行人走过,小男孩就拦住行人,有时抱住腿,有时拽衣服,然后伸出碗向行人乞讨。当我们走近时,我们其中一位同学被抱住了要钱,经过一番交谈,我们建议他们去救助管理站,他们却飞快的拒绝。当随行的流浪救助中心的马主任问道:“你这个样子让孩子在街上乞讨,不让他上学,他长大了怎么办?”老太太低头不语,拿着东西,拉着小孩走开了。
12日上午10时许,在同样的地点,我们又遇到了这“祖孙俩”,为了更好的了解真实情况,我们躲避在一旁观察,不到半个小时,小男孩拦截了近20个行人,其中有8个给了钱,总共有4元钱。我们采访了一位被拦截的女士,她告诉我们:“我给他饼干,他不要,非要钱不可,我丈夫只好给了他一个一元的硬币。可怜小孩,可恨大人啊!”
三. 市民问卷调查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按照计划于13、14日两天在我市大范围内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我市广大市民对于流浪儿童的认知情况,以便集思广益,找出一些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11人分为两组,调查范围涉及云龙区、泉山区、古楼区、九里区等,重点在新一佳、家美时、易初爱莲、大富源等12家大型超市和彭城、段庄、奎园等5个广场。共发放问卷600份。一方面大致的了解到了我市市民如何看待流浪儿童问题,并且收集了大量的比较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查中也深切的体会到我市市民热切关心公益事业,关注我市流浪儿童的问题,热情支持我市民政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的工作。
我们社会实践分队成员冒着烈日,穿梭于街头和商场,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浸湿了前襟和后背,长久的奔走和站立让每一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是大家都毫不放松,毫不懈怠,鼓起力气,笑脸走向路过的市民,并积极详细的向每一个询问的市民解答疑问,大家都相信这是一个难得的磨砺,是一件值得做,有意义的工作。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流浪,他们都是一个受伤害的一群,我们需要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心和关注,我们坚信:献出一片爱心,就是增加一个希望;挽救一个流浪儿童,就是挽救一个人的未来。我们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02立志用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片天地,撑起保护流浪儿童的一片天空! 《托起折翅的天使(对流浪儿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