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工论文 >> 正文

成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


上学的态度,对第一篇序言的观点做了很大的调整,一方面变得丰富和具体,另一方面揭示出康德将形而上学科学化的倾向。
  
  在其后的论述中,康德继续强调形而上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唯借助于理性,人类知识才可能寻找到一个坚实的地基,这是因为“如果理性在我们的求知欲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不仅是抛弃了我们,而且用一切家乡搪塞并最终欺骗了我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信任我们的理性”。因此,康德坚持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内在要求,他强调:“在这个世界上一直都有某种形而上学存在,并且今后还将在世上预见形而上学……所以哲学的最初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堵塞这一错误的根源而一劳永逸地消除对形而上学的一切不利影响。”[15]这些观点都表明他对形而上学仍旧怀有热情,依然坚持着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特征的某种认可。但是另一方面,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康德追求的形而上学已经不是第一版序言中所谈到的那个形而上学了,而是科学形而上学。“科学形而上学”几乎成为解决形而上学困境的必由之路。至于这个科学形而上学是什么样式,康德做了描述:“一旦它(形而上学)通过这部批判而走上了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它就能够完全把握住属于它的整个知识领域,因而完成它的工作,并将其作为一种永远不能再有所增加的资本存放起来供后人使用,因为它只和原则及它给自己的原则所规定的限制打交道。”[16]
  
  当形而上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它(形而上学)就能够完全把握住属于它的整个知识领域”,这说明科学形而上学是有着自身“知识领域”的形而上学。那么这个知识领域是什么呢?康德对此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论述,他只是告诉我们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现的是“原则”以及原则的条件。与第一版序言相比,康德在第二版的序言中对待形而上学方面的不同之处显得如此突兀和明显,这清楚地表达出康德对于形而上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一种断裂。在第二版序言中,尽管形而上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康德的态度已经从追求具有传统意义的形而上学转变为追求科学形而上学,对此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纯粹思辨理性的这一批判的任务就在于进行那项试验,即通过我们按照几何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范例着手一场形而上学的完全革命来改变形而上学迄今的处理方式。”[17]
  
  由此可见在第二版序言中,康德已经将形而上学设定为一门学科,此形而上学具体化为“科学”,同逻辑学、物理学等“科学”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特征。
  
  从第一版序言到第二版序言的变化表明康德对待形而上学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态度暗示了康德面对哲学这门以形而上学为其王冠上明珠的学科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的思考。让我们稍微走远一些,考察所谓时‘科学”在康德那里到底包含何种含义。康德对科学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庞杂的问题,考虑到康德所谈到的科学多以牛顿物理学为经典范例,同时也考虑到近代以来对科学的常识性理解,在此我们引用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中对“科学”所做的说明来见出其态度,康德认为:“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称为科学。”[IS]
  
  对“科学”的这种理解暗示了康德追求科学形而上学的目的,即他是以理性批判的方式对形而上学加以规范和界定,进而使形而上学能够成为某门科学,或者说康德试图使形而上学成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化、系统化的楷模就是牛顿的力学体系,不同之处在于构成牛顿力学的原则(公理)源自于知性的应用,而构成形而上学的原则不是作为知性的应用原则出现,而是作为纯粹理性所展现出的先验形式被理性自身揭示出来的原则,也就是说,形而上学表达出来的原则是纯粹理性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对纯粹理性的先验表达形式的揭示。由此出发,康德所谓的“科学形而上学”其实就是将理性原则作为形而上学的知识领域,进而将形而上学作为此中知识领域的系统化结果,以便将形而上学改造为拥有牛顿力学体系那种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识系统。
  
  通过这个转变我们看到,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态度并非是一以贯之,而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在《纯粹理性批判》刚刚成书之时,康德关注的是形而上学“原则”所具有的明晰性和完整性,在此阶段,康德所理解的形而上学具有更多传统形而上学的意味。但在《实践理性批判》完成后的几年中,面对着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康德审视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观点,由此改变了对形而上学的态度,这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体现。此时的形而上学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传统形而上学了,尽管形而上学仍被视为一切知识的基础以及人类理性的内在要求,但此时的形而上学成为了科学化的形而上学。而所谓“科学”的形而上学,按照康德的认识,其实质就如同数学、物理学那样,是某种系统化的知识学科体系,一种以研究理性原则为其内容的科学。
  
  在笔者看来,康德这两篇序言中的观对理解传统的哲学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我们知道西方哲学在前康德时代是以诸多知识的综合形式出现的,那时的哲学所讨论的范围极为丰富,包含我们现在所谈的科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但是在康德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之内,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却急剧缩小,诸多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不断地从哲学的领域分离出来,这种趋势是伴随着传统形而上学体系的逐渐瓦解展开的。
  
  在传统哲学中,形而上学是第一哲学,它提供出理性的原则和根据。这种理性的原则曾作为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根源为无数的哲学家所追求,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与作为真理的知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的建立在于形而上学对有限知识所具有的统摄性作用。但是近代以来,“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打破了这种平衡,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所提供的原则已经容纳不了庞杂而丰富的知识,进而也丧失了其曾有的严密性和可靠性。随之而来就是以研究形而上学为第一要务的哲学逐渐丧失了对全部知识的统摄性与优越性,因为那是一个具体知识压迫原则的时代。在两篇序言中,康德从确认形而上学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出发,发展到追求科学形而上学,这个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势。当然这种转变也预示了知识系统化时代的真正开始。所谓知识系统化说到底是不同知识领域本身学科化、规范化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看,康德所寻求的科学形而上学,其实就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将哲学学科化、

《成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1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工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