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髓是搞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前提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
坚持“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地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我们党考虑所有问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要最终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强调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将三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职能,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一)财政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政,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进行了高度概括:“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力逐步壮大。财政对国家建设的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体现了“要求三个代表的内在。”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职能的关键在于是否反映了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政府活动方式,以及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有效运行的适应程度。目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问题已有共识,即将其界定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监督四个方面。其中,由于我国的市场仍不够完善,财政必须保持强有力的配置功能,以弥补市场配置能力的不足;分配职能强调所得的分配,即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以及内部进行分配,服务于社会性公平的目标;在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职能中,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同时兼顾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比稳定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是新时期财政职能所面临的挑战;另外,重新强调财政的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转轨过程中我国财政的监督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的内涵,现在强调财政监督,是与财政职能的优化和转变结合在一起的。加强财政监管,才能保证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的顺利实现。
2.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的实践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宏观调控首要的目标是保持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此,如何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我国,除了履行财政最基本的职责外,财政配置资源还要对我国整个产业布局的形成、宏观产业结构的调节、国家主导产业及其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通过政府财政的税收、投资、补贴、贴息等财政手段加以扶持。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客观上具有经济建设职能,需要参与经济领域的调控,这是未来我国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也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缓解社会供需矛盾,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财政在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方面,即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抑制经济波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要的是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通过财政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性的财政收支分配,来矫正无数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的收支活动所形成的不利结果,或者说是一种着眼于宏观经济的收支活动来调节无数着眼于微观经济的收支活动。为此,就要求摆脱单纯财政观点,不是就财政平衡来搞平衡,而应着眼于全社会的总量平衡。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和减少非政府部门需求来压缩总需求。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政策,应该说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理财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思想。
(3)调节收入分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收入公平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般地讲,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就变成一种反向关系,即分配不公平会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如何克服建立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关怀的社会是政府收入分配制度调节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财政是国家的一种集中性分配,在收入公平分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者的生活补助以及其它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宏观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从而保
(4)财政应该担当社会组织结构优化和社会思想文化优化的重要职责。社会组织结构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银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部门的机构精简,以及转轨时期如何保持社会个体与组织的有效联系。合理高效的社会组织结构对政府政策实施、经济有效运作的重大意义。至于社会思想文化,是与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特殊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出了这种需要,良好的社会思想文化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作用是不容易忽视的。
(三)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具有国家主体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国家主体性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260.html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
坚持“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地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我们党考虑所有问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要最终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强调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将三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职能,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一)财政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政,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进行了高度概括:“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力逐步壮大。财政对国家建设的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体现了“要求三个代表的内在。”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职能的关键在于是否反映了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政府活动方式,以及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有效运行的适应程度。目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问题已有共识,即将其界定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监督四个方面。其中,由于我国的市场仍不够完善,财政必须保持强有力的配置功能,以弥补市场配置能力的不足;分配职能强调所得的分配,即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以及内部进行分配,服务于社会性公平的目标;在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职能中,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同时兼顾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比稳定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是新时期财政职能所面临的挑战;另外,重新强调财政的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转轨过程中我国财政的监督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的内涵,现在强调财政监督,是与财政职能的优化和转变结合在一起的。加强财政监管,才能保证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的顺利实现。
2.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的实践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宏观调控首要的目标是保持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此,如何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我国,除了履行财政最基本的职责外,财政配置资源还要对我国整个产业布局的形成、宏观产业结构的调节、国家主导产业及其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通过政府财政的税收、投资、补贴、贴息等财政手段加以扶持。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客观上具有经济建设职能,需要参与经济领域的调控,这是未来我国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也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缓解社会供需矛盾,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财政在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方面,即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抑制经济波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要的是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通过财政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性的财政收支分配,来矫正无数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的收支活动所形成的不利结果,或者说是一种着眼于宏观经济的收支活动来调节无数着眼于微观经济的收支活动。为此,就要求摆脱单纯财政观点,不是就财政平衡来搞平衡,而应着眼于全社会的总量平衡。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和减少非政府部门需求来压缩总需求。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政策,应该说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理财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思想。
(3)调节收入分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收入公平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般地讲,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就变成一种反向关系,即分配不公平会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如何克服建立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关怀的社会是政府收入分配制度调节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财政是国家的一种集中性分配,在收入公平分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者的生活补助以及其它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宏观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从而保
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财政应该担当社会组织结构优化和社会思想文化优化的重要职责。社会组织结构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银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部门的机构精简,以及转轨时期如何保持社会个体与组织的有效联系。合理高效的社会组织结构对政府政策实施、经济有效运作的重大意义。至于社会思想文化,是与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特殊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出了这种需要,良好的社会思想文化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作用是不容易忽视的。
(三)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具有国家主体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国家主体性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