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丰富与发展—兼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社会功能
思想、作风、队伍、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好,其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想信念也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信念,如果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就会失去其科学性与价值,成为空洞抽象的教条和没有作用的概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曾经多次危害过党的事业,我们也曾经多次纠正教条主义的错误。苏东发生剧变,也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政治装饰品”,以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当前,在党内和我国社会中,教条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其表现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口头上,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但在行动上,在私下里却干着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勾当。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谋私手段的行为,是新形势下一种恶劣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它不仅给党的形象造成损害,而且直接影响党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信任。二是有些党员面临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敢大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解决,不愿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发展,或者讲理论头头是道,面对实际问题却无能为力;或者回避新矛盾、新问题,消极等待上级指示。这种怕犯错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必将使一些单位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越积越多,从而导致发展缓慢、贻误时机。“三个代表”思想,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最大实际,明确了每个共产党员应当遵循的准则,因而,既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指针,也是我们反对腐败、克服教条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突出了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所有制格局的形成和多种分配制度的实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与范围的扩大,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相互激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呈现出纷繁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这种特点,既与我国社会的转折发展有关,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特征。
过去,我国社会的理想信念是相对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居于社会主导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巨大冲击,苏东剧变更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加上新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受新的环境、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理想信念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一是一些人迷恋金钱、沉溺享乐,忽视甚至否定理论的指导和精神的作用,陷于商品拜物教;二是一些人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由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所形成的地位、利益上的差距,不善于或不愿意正视与正确对待,自发而盲目地陷于相信命运、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境地。这种倾向,在我国社会中仍有扩展的趋势。这些信仰,虽然有其产生的现实条件,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压制、禁止,但这些信仰的发展,特别是其向党内的侵袭,必定会影响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那些认为只有物质、金钱是实在有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空的、不起作用的“无用论”思想;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只能解决政治问题、阶级斗争问题,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过时论”观点;那些认为社会主义前途渺茫,马克思主义能否坚持下去的“怀疑论”倾向,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并走向相信金钱、迷信和宗教,甚至会出现背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人群的自发集结,形成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势力,“FLG”邪教组织就是突出一例。
面对如此多样、复杂的信念倾向和信仰危机,中国共产党既没有采取放任不管,回避矛盾的态度,也没有运用过去群众运动的大批判方式,而是本着相信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精神,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采取“三讲”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高屋建瓴地进行正面引导,已经和正在对社会的理想信念发挥主导作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强调了要相信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强调要发展现代经济,这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唯物的正确导向,与非科学的、唯心的信仰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了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和现代性,强调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风貌,从而与迷信、偏见和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内容,也包括了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高尚的精神追求的内容。因此,“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最能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相信和接受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全党和我国社会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我们就能有效地统一全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我们就能有效团结人民,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就能有效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主导,引导、感化、影响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追求,使之朝向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从而使主导性成为多样性基础上的主导性,使多样性成为主导性指导下的多样性。这样既可避免过去曾经在理想信念上“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方式,也可防止各种错误的理想信念淹没、冲击乃至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信念。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它在理想信念上的主导作用。
四、“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深化了理想信念的现代功能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理想信念的导向、凝聚作用,而且对人的发展具有新功能。“三个代表”思想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作用显示出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三个代表”思想是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理想信念,其社会作用的发挥已不同于过去时代,那么,它作用于人的发展也会具有新的特点。
要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个人的准则和信念,在当前,就必须崇尚科学,向往文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力求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学习科学,追求文明,创造知识和财富,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须具备的生存、竞争条件。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把每个人都推向了发展的大舞台,我们再不能指望像过去时代那样,凭经验、体力、关系来求发展,而只能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从而在竞争中发展自己。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同过去时代人们主要依靠增强体力不同,也同过去时代靠长期曲折的经验探索不同,它需要人们既要充分发挥、发掘主体性,又要实现社会化。所谓发挥、发掘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不断发展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减少依赖性、从众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消极被动性;就是要增强开拓、创造性,克服僵化、保守观念。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主观因素,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就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更谈不上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所谓实现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做一个开放、开明的人,而不是一个封闭、狭隘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合作共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是要做一个与自然、社会、他人协调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污染环境、与社会和他人格格不入的人。人的社会化是开放社会、市场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同样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同样谈不上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
因此,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主体性发展 《理想信念的丰富与发展—兼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社会功能(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271.html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好,其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想信念也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信念,如果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就会失去其科学性与价值,成为空洞抽象的教条和没有作用的概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曾经多次危害过党的事业,我们也曾经多次纠正教条主义的错误。苏东发生剧变,也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政治装饰品”,以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当前,在党内和我国社会中,教条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其表现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口头上,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但在行动上,在私下里却干着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勾当。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谋私手段的行为,是新形势下一种恶劣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它不仅给党的形象造成损害,而且直接影响党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信任。二是有些党员面临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敢大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解决,不愿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发展,或者讲理论头头是道,面对实际问题却无能为力;或者回避新矛盾、新问题,消极等待上级指示。这种怕犯错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必将使一些单位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越积越多,从而导致发展缓慢、贻误时机。“三个代表”思想,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最大实际,明确了每个共产党员应当遵循的准则,因而,既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指针,也是我们反对腐败、克服教条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突出了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所有制格局的形成和多种分配制度的实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与范围的扩大,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相互激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呈现出纷繁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这种特点,既与我国社会的转折发展有关,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特征。
过去,我国社会的理想信念是相对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居于社会主导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巨大冲击,苏东剧变更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加上新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受新的环境、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理想信念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一是一些人迷恋金钱、沉溺享乐,忽视甚至否定理论的指导和精神的作用,陷于商品拜物教;二是一些人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由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所形成的地位、利益上的差距,不善于或不愿意正视与正确对待,自发而盲目地陷于相信命运、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境地。这种倾向,在我国社会中仍有扩展的趋势。这些信仰,虽然有其产生的现实条件,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压制、禁止,但这些信仰的发展,特别是其向党内的侵袭,必定会影响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那些认为只有物质、金钱是实在有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空的、不起作用的“无用论”思想;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只能解决政治问题、阶级斗争问题,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过时论”观点;那些认为社会主义前途渺茫,马克思主义能否坚持下去的“怀疑论”倾向,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并走向相信金钱、迷信和宗教,甚至会出现背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人群的自发集结,形成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势力,“FLG”邪教组织就是突出一例。
面对如此多样、复杂的信念倾向和信仰危机,中国共产党既没有采取放任不管,回避矛盾的态度,也没有运用过去群众运动的大批判方式,而是本着相信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精神,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采取“三讲”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高屋建瓴地进行正面引导,已经和正在对社会的理想信念发挥主导作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强调了要相信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强调要发展现代经济,这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唯物的正确导向,与非科学的、唯心的信仰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了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和现代性,强调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风貌,从而与迷信、偏见和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内容,也包括了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高尚的精神追求的内容。因此,“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最能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相信和接受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全党和我国社会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我们就能有效地统一全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我们就能有效团结人民,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就能有效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主导,引导、感化、影响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追求,使之朝向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从而使主导性成为多样性基础上的主导性,使多样性成为主导性指导下的多样性。这样既可避免过去曾经在理想信念上“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方式,也可防止各种错误的理想信念淹没、冲击乃至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信念。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它在理想信念上的主导作用。
四、“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深化了理想信念的现代功能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理想信念的导向、凝聚作用,而且对人的发展具有新功能。“三个代表”思想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作用显示出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三个代表”思想是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理想信念,其社会作用的发挥已不同于过去时代,那么,它作用于人的发展也会具有新的特点。
要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个人的准则和信念,在当前,就必须崇尚科学,向往文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力求发展
,服务人民。这是“三个代表”对人的发展的现代指向,也是时代对党员和群众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学习科学,追求文明,创造知识和财富,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须具备的生存、竞争条件。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把每个人都推向了发展的大舞台,我们再不能指望像过去时代那样,凭经验、体力、关系来求发展,而只能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从而在竞争中发展自己。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同过去时代人们主要依靠增强体力不同,也同过去时代靠长期曲折的经验探索不同,它需要人们既要充分发挥、发掘主体性,又要实现社会化。所谓发挥、发掘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不断发展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减少依赖性、从众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消极被动性;就是要增强开拓、创造性,克服僵化、保守观念。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主观因素,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就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更谈不上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所谓实现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做一个开放、开明的人,而不是一个封闭、狭隘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合作共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是要做一个与自然、社会、他人协调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污染环境、与社会和他人格格不入的人。人的社会化是开放社会、市场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同样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同样谈不上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
因此,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主体性发展 《理想信念的丰富与发展—兼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社会功能(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