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找出这样的反题或矛盾,对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要真正解构或全盘否定一个理论体系也殊非易事,因为,不存在一个完全确定的理论体系。要把一个理论体系同另一个理论体系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同样是不可能的。当然,这里的困难也说明,分析一个理论体系的形式要素、特征虽然实属必要,但仅仅这一点也是不够的,还要分析它的其它方面的特征。
二 理论体系的形成要素
进行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不仅要从静态上考察它的形式要素,而且要从动态上来考察它的形成要素,也就是从它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影响理论体系形成的要素主要是:
其一,观察。观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搜集。观察同样有立场的问题。一次特定的观察必然有一个特定的立场,不管观察者是否明确意识到,都是这样。观察还是有层次的。事物本来就是复杂的。对复杂的事物,观察时只能根据其层次特征,每一次观察取一个层次进行,这样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细致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同时,观察又是有范围的,一次观察不可能包揽一切。 另外,我们往往强调观察时要客观,但绝对的客观事实上既不存在也做不到。因为,任何观察,从我们开始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案、步骤时起,就有观察者的既有知识、概念框架和心境等等人的因素渗透于其中。
观察的第二个阶段是自然解释,即第一阶段的信息进入观察者的思惟世界,在思惟世界的语义背景(既有知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下进行解释。语义背景很显然会影响到这种自然解释,而不同的人,其语义背景是不同的。
观察的第三阶段是观察结果的陈述。这必须运用语言。确切地说,是用陈述者个人的人各有异的言语。
其二,理论的语言方面。如果理论体系使用的是规范的语言,把实在世界作为其摹本,那麽,理论的运用所使用的就是自然语言,而这是与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等等因素有关的。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德语、汉语等等,不同的自然语言,对人的理论思惟的形式、内容、发展等多方面都有影响。如果理论体系所使用的是人工符号语言,则还要考虑这种人工符号语言所适宜的层次、范围、局限性,以及它所遵循的逻辑系统等等的不同。与自然语言相比,人工符号语言虽然有明晰、简洁等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也比自然语言大得多、多得多。
其三,理论的逻辑方面。逻辑本质上是多元的。以自然语言逻辑为例,在西方有亚里士多德逻辑和斯多噶逻辑两大体系,在印度有因明逻辑,在中国有墨辩逻辑和《易经》逻辑两大体系。至于人工的符号语言逻辑,则在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涌现得不可胜数。逻辑体系影响到理论的形成、构造和表达,并影响到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它的说明能力和解释能力。
其四,理论的表达方面。每一个理论的表达都有特定的读者对象,这是理论的创立者在表述他的理论时不能回避的问题。通常,理论刚刚创立的开始阶段,读者对象是同行专家、学者,所用的专业术语很多,语言风格枯燥、晦涩。在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一定程度的认可后,就开始向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传播、宣传,语言风格也相应地逐渐面向大众的口味,专业术语逐渐减少,更加生动、活泼。
其五,理论的说明功能。理论只可能是实在世界的局部的大概的抽象模型,也只可能近似地符合于实在世界。但是,说明则要针对具体的现象。这就有了抽象对具体的差距。而且,理论作为语义抽象模型,不可能完全按照某种模式说明具体现象。这就有了多样性对单一性的差距。另外,说明本身还要受说明者的人的因素的影响。这就有了主观对客观的差距。这三个差距的存在也说明,任何理论的说明功能都是有限的。既然这样,就要把每一个理论体系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比较和评价,超越历史地、求全责备地苛求前人、古人、他人是不应该的。
这也说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只考虑了它的形式要素、形成要素还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比较和评价这种行为所发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因素。
三 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现实要素
理论只可能近似地符合实在世界。我们对意义世界中的某一个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对它进行评价和辩护时,可以把它看作真和假,但实际存在于思惟世界中的不是实在世界而是意义世界,我们关注的焦点也只是功夫论的操作层面,因而理论的真值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就它与实在世界相契合与否而言的,而是就它符合于预期目的的操作需要而作出的真值指派。例如对史学理论,著名的德国史
这样看来,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还得从比较和评价的功能,即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目的来探讨。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五种:显示性功能、信息性功能、咨询性功能、试探性功能、导向性功能。『3』 显示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结论表达而传递自己的见解、感情、态度,以寻求他人的理解、了解和认同。信息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比较和评价弄清前人做了什麽工作、用什麽方法做、问题解决到了什麽程度、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从而规划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咨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在与其它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理性的对话过程中,将他人的结论和自己的结论进行对比,以明了自己作出的结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试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将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以试探他人的反应,从而预测自己如果将结论付诸于行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导向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期望 《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662.html
当然,要真正解构或全盘否定一个理论体系也殊非易事,因为,不存在一个完全确定的理论体系。要把一个理论体系同另一个理论体系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同样是不可能的。当然,这里的困难也说明,分析一个理论体系的形式要素、特征虽然实属必要,但仅仅这一点也是不够的,还要分析它的其它方面的特征。
二 理论体系的形成要素
进行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不仅要从静态上考察它的形式要素,而且要从动态上来考察它的形成要素,也就是从它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影响理论体系形成的要素主要是:
其一,观察。观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搜集。观察同样有立场的问题。一次特定的观察必然有一个特定的立场,不管观察者是否明确意识到,都是这样。观察还是有层次的。事物本来就是复杂的。对复杂的事物,观察时只能根据其层次特征,每一次观察取一个层次进行,这样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细致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同时,观察又是有范围的,一次观察不可能包揽一切。 另外,我们往往强调观察时要客观,但绝对的客观事实上既不存在也做不到。因为,任何观察,从我们开始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案、步骤时起,就有观察者的既有知识、概念框架和心境等等人的因素渗透于其中。
观察的第二个阶段是自然解释,即第一阶段的信息进入观察者的思惟世界,在思惟世界的语义背景(既有知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下进行解释。语义背景很显然会影响到这种自然解释,而不同的人,其语义背景是不同的。
观察的第三阶段是观察结果的陈述。这必须运用语言。确切地说,是用陈述者个人的人各有异的言语。
其二,理论的语言方面。如果理论体系使用的是规范的语言,把实在世界作为其摹本,那麽,理论的运用所使用的就是自然语言,而这是与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等等因素有关的。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德语、汉语等等,不同的自然语言,对人的理论思惟的形式、内容、发展等多方面都有影响。如果理论体系所使用的是人工符号语言,则还要考虑这种人工符号语言所适宜的层次、范围、局限性,以及它所遵循的逻辑系统等等的不同。与自然语言相比,人工符号语言虽然有明晰、简洁等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也比自然语言大得多、多得多。
其三,理论的逻辑方面。逻辑本质上是多元的。以自然语言逻辑为例,在西方有亚里士多德逻辑和斯多噶逻辑两大体系,在印度有因明逻辑,在中国有墨辩逻辑和《易经》逻辑两大体系。至于人工的符号语言逻辑,则在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涌现得不可胜数。逻辑体系影响到理论的形成、构造和表达,并影响到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它的说明能力和解释能力。
其四,理论的表达方面。每一个理论的表达都有特定的读者对象,这是理论的创立者在表述他的理论时不能回避的问题。通常,理论刚刚创立的开始阶段,读者对象是同行专家、学者,所用的专业术语很多,语言风格枯燥、晦涩。在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一定程度的认可后,就开始向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传播、宣传,语言风格也相应地逐渐面向大众的口味,专业术语逐渐减少,更加生动、活泼。
其五,理论的说明功能。理论只可能是实在世界的局部的大概的抽象模型,也只可能近似地符合于实在世界。但是,说明则要针对具体的现象。这就有了抽象对具体的差距。而且,理论作为语义抽象模型,不可能完全按照某种模式说明具体现象。这就有了多样性对单一性的差距。另外,说明本身还要受说明者的人的因素的影响。这就有了主观对客观的差距。这三个差距的存在也说明,任何理论的说明功能都是有限的。既然这样,就要把每一个理论体系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比较和评价,超越历史地、求全责备地苛求前人、古人、他人是不应该的。
这也说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只考虑了它的形式要素、形成要素还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比较和评价这种行为所发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因素。
三 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现实要素
理论只可能近似地符合实在世界。我们对意义世界中的某一个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对它进行评价和辩护时,可以把它看作真和假,但实际存在于思惟世界中的不是实在世界而是意义世界,我们关注的焦点也只是功夫论的操作层面,因而理论的真值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就它与实在世界相契合与否而言的,而是就它符合于预期目的的操作需要而作出的真值指派。例如对史学理论,著名的德国史
学大师兰克在他的名著《拉丁和条顿民族史》中就说过:“历史向来把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评价过去、教导现在作为它的任务。”科学技术自然不用说。就是最玄虚的哲学也是这样。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例,哲学也就是使生存技术、艺术渐臻化境、圣境的指南。小学之道是礼、乐、射、御、书、数和洒扫应对进退这样的生存技能;大学之道乃内圣外王的“提高心灵境界”的生活艺术。西方哲学大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流派。科学主义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人文主义要解决的是人在自然、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为己任的。中外哲学几千年的发展,归结起来,基本问题就那麽几个,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哲学流派和哲学体系,无非是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所重新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案罢了。
这样看来,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还得从比较和评价的功能,即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目的来探讨。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五种:显示性功能、信息性功能、咨询性功能、试探性功能、导向性功能。『3』 显示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结论表达而传递自己的见解、感情、态度,以寻求他人的理解、了解和认同。信息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比较和评价弄清前人做了什麽工作、用什麽方法做、问题解决到了什麽程度、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从而规划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咨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在与其它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理性的对话过程中,将他人的结论和自己的结论进行对比,以明了自己作出的结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试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将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以试探他人的反应,从而预测自己如果将结论付诸于行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导向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期望 《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