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
观。其具体形式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易言之,毛泽东思想是用中国革命的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结果。在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序列中,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重要的阶段。 应当看到,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核心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在半封建半资 本主义的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剥削阶级或统治阶级还没有文明 化或理性化时,当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劳动者的一定程度解放时,这一理论无疑 是有其先进性与合理性的。但由于这一理论结构与内容固有的强制性、暴力性、排他性 ,每每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必然要走上极端主义及其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极左。从而超出 了度,走向自己的反面,甚至酿成灾难。所谓的斯大林主义及其实践和中国所谓“无产 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及其“文化大革命”实践便是明证。还应当看到这种传统 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极左阶段,在经济学上每每表现为绝对的计划经济,在认识论上表 现为一种机械的反映论,在唯物辩证法上表现为一种线性思维或线性运动,在历史唯物 论上表现为一种绝对的自然历史过程法则及决定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表现为铁的 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化规律,等等。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极左化及其实践,导致在20世纪末 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马克思主义走向低潮。但低潮亦有低潮的功能,高潮往往被 胜利冲昏头脑,进而极左,就会“物极必反”;低潮就会痛定思痛,就会反思、自我批 判、博采众长,从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就有可能在将来“否极泰来”。于是,现阶 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相关学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初 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20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所 能提供的知识结构去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
二 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与合理性
所谓真理性,系指主客观的统一,系指人的意识反映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所谓合理 性,系指意义、价值指标是否适应人类社会或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认为,唯物 史观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低层为某些个别、具体问题的结论;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般模式;高层为这一史观的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对人类社会历史全过程而言,其真 理性、合理性也是依这个顺序递增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与一般原则高度抽象,具有 最大时空范围内的涵盖性与适应性。这种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可以将之归纳为 若干相对独立的内容,据我个人理解有三:物质的统一性;发展演化的辩证性;人的主 体性。但在实践中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结构或系 统。
关于第一点。现在许多学者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中讳言“物质”,以示与费尔巴 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然“历史唯物主义”之“物”、“唯物史观”之“物”与 “物质”的关系是自不待言的。而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把握这一“物质”概念。我们不 能从抽象的、孤立的对立上去理解、把握“物质”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从而 说明物质的统一性;而只能从物质运动中、进而在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把握“物 质”与“意识”的关系,来阐述物质的统一性。而且“统一性”的概括较之“第一性” 、“决定性”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总之,这里是在从与第二、第三原则的联系上, 来说明第一原则的。
物质的统一性原则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其一,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与人 类社会是物质演化链条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物质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这已是不争的事 实。
其二,构成人类社会本体的人与人的实践活动其基础是物质性的。关于人,马克思认 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 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显而易见, 人的基础是物质性的。同样,人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也是基础的实践活动,也是物质性 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 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 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注: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67、79页。)显然,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的 基本条件,也是基础性的。马克思将之抽象为社会存在,其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其三,意识是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 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 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 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 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又是要借助于 物质才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 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 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对此段文字,马克思加了边注:“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注:马克思、恩格 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81页 。)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 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
关于第二点,实质上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唯物史观突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历史辩 证法。
其一,人类社会实践是主体的能动过程,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 而直观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每每执著于一端。马克思批评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 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 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 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
其二,马克思善于把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抽象成“关系”或“关系” 的集合。而“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就是辩证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 于人能够“生产”,而“生产”则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因此,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他指出:“不论是生产本身 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 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 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 ,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注:马克思: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页。)生产关系的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化 。他指出:“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 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 社会。古典古 《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862.html
二 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与合理性
所谓真理性,系指主客观的统一,系指人的意识反映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所谓合理 性,系指意义、价值指标是否适应人类社会或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认为,唯物 史观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低层为某些个别、具体问题的结论;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般模式;高层为这一史观的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对人类社会历史全过程而言,其真 理性、合理性也是依这个顺序递增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与一般原则高度抽象,具有 最大时空范围内的涵盖性与适应性。这种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可以将之归纳为 若干相对独立的内容,据我个人理解有三:物质的统一性;发展演化的辩证性;人的主 体性。但在实践中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结构或系 统。
关于第一点。现在许多学者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中讳言“物质”,以示与费尔巴 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然“历史唯物主义”之“物”、“唯物史观”之“物”与 “物质”的关系是自不待言的。而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把握这一“物质”概念。我们不 能从抽象的、孤立的对立上去理解、把握“物质”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从而 说明物质的统一性;而只能从物质运动中、进而在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把握“物 质”与“意识”的关系,来阐述物质的统一性。而且“统一性”的概括较之“第一性” 、“决定性”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总之,这里是在从与第二、第三原则的联系上, 来说明第一原则的。
物质的统一性原则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其一,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与人 类社会是物质演化链条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物质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这已是不争的事 实。
其二,构成人类社会本体的人与人的实践活动其基础是物质性的。关于人,马克思认 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 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显而易见, 人的基础是物质性的。同样,人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也是基础的实践活动,也是物质性 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 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 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注: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67、79页。)显然,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的 基本条件,也是基础性的。马克思将之抽象为社会存在,其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其三,意识是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 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 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 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 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又是要借助于 物质才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 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 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对此段文字,马克思加了边注:“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注:马克思、恩格 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81页 。)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 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关于第二点,实质上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唯物史观突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历史辩 证法。
其一,人类社会实践是主体的能动过程,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 而直观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每每执著于一端。马克思批评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 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 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 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
其二,马克思善于把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抽象成“关系”或“关系” 的集合。而“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就是辩证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 于人能够“生产”,而“生产”则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因此,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他指出:“不论是生产本身 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 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 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 ,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注:马克思: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页。)生产关系的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化 。他指出:“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 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 社会。古典古 《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