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数字频道播出“裸体新闻”当成一则娱乐新闻,付之一笑,但是这样的新闻到底是娱乐新闻,还是它娱乐了新闻本身?用这样夺人眼球、近乎荒唐的方式包装新闻让人清晰的感受到传媒消费主义是怎样一步步在探触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传媒消费主义是以商业逻辑为驱动力的,而商业逻辑执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如果商业逻辑一旦支配媒体,就可能把人的情感包括人的本能当作商业资源来开发,这就必然破坏其自律性,形成严重的文化物化现象,从而遮蔽、挤兑媒介应有的公共性、公益性的本质规定,给社会带来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传媒消费主义的冲击下遭到了解构。
而这正是西方有识之士所高度警惕并不断对媒体发出警告、批判的原因所在。
商业逻辑借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攻城掠地,成为媒介娱乐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但却同时牺牲了公民与新闻专业——观众从公民的角色、逐步退化成消费者,新闻工作则从专业撤退、转移为娱乐化新闻的明星个人演艺事业。传媒消费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商业电视在私有产权的约束下,核心目标诉求在于利润最大化,因此重视以肤浅的娱乐节目替代严肃的新闻,将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替代为感官的享受,刺激了炫耀性消费的发展。受众之所以收看节目并不是出于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更多出于满足社会地位编码要素和即时享乐的愿望。
美国传播学者CarolReuss对新闻娱乐化现象作了严厉批评。他总结道:小报新闻、脱口秀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化新闻是以牺牲信息传播为代价来提供娱乐的,最终伤害了公众利益,从而对民主化进程造成了消极影响。娱乐化媒体常常采用这样的招数吸引受众,过分强调娱乐性,对社会问题作简单化和烦碎化的处理,诉诸感官刺激,采用陈词滥调、陈旧模式、大肆夸张、半真半假、含沙射影的方式,来建构虚假的社会现实,直接损害了公众对重要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娱乐化节目还常常倾向于将复杂严峻的问题简单化,将人生或社会场景简化为善良与邪恶、正确与错误、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等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互相对峙,而这种对抗性话题又常常是关乎个人的精神创伤、生活麻烦和个人成就等私人性话题,传媒对重要社会问题要么伪做不知,要么作出貌似严肃真诚实际上是随意虚伪的解释。这种对抗常常表现为情绪或言辞上的冲突,这些看来是激动人心的冲突,在电视主持人的引导下,会在数十分钟内得到解决,从而在受众中制造一种矫揉造作的情感高潮,让人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感与虚幻的成就感,从而实现对日常生活、个人身份颠覆的欲望。这种招数被斥为“稻草人”(strawman)的技巧。①
默多克痛恨“平衡”和“客观”并要求更多的“坚定信念”,他从来没有承认过主编的神圣权利。②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编辑认为“在新闻编辑室里我们不再谈论新闻”。“我们想着的只是商业压力和盈利问题”。在媒体编辑室里弥漫着浓重的铜锈气,而不是记者揭示社会真相的责任感。而且有一些记者顶着压力揭示了事实真相,以至于违反了广告主的利益,只能遭到被解雇的命运。普利策奖获得者加利韦布特别推荐的《美国禁发新闻》一书里有一篇《福克斯电视台如何限制自己的记者》的文章,书中深刻的揭示了为了商业利益,电视台如何迎合权势集团、广告主的利益而有意隐瞒了事实真相、对于坚持真理的记者加以压制甚至解雇的事实的。①这种情况下,坚持正义的记者都噤若寒蝉,而鸡毛蒜皮、无关紧要、娱乐性的新闻大行其道。在新闻集团,新闻正逐步成为娱乐,而娱乐变成新闻,记者的奖金与新闻的利润挂钩,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和新闻素质都在下降,而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误导受众的结果,这样就不能不使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蒙羞。
正是媒介的过度商业化运作使得色情暴力和不良广告屡禁不绝,大行其道。美国号称“儿童的天堂”,但在电视这个“天堂”里,却充斥着暴力和犯罪,令儿童的心智受到污染和摧残。而针对儿童的广告更是花样繁多,媒体商业化在将美国儿童作为对象时,其商业化程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福克斯家庭频道(Fox Family Channel)负责人评价到:“如果你能够培养今天的儿童对你的产品的忠诚,他们最终会在长大成人之后来回保你的投入”。②
在烟草业,媒体机构从烟草公司那里的广告费越多,就越不愿意讨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美国烟草巨头菲利普——毛利斯的首席执行官迈克斯认为要“利用与媒体的良好关系,那些媒体喜欢我们的广告带给他们的利益”。他点名默多克是“同情他们立场的业主”,原因是“现在默多克的报纸现在很少刊登反对吸烟的文章”。事实上,默多克现在就是菲利普——毛利斯董事会的董事,他从1988年以来就占着一个席位。同时菲利普——毛利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斯也曾被选入新闻集团的董事会。
曾有研究者批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其中以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福克斯电视台(FOX)的收视率为最高。但恰恰是这些受众极多的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往往背离“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准则。福克斯电视台每每在播发一条反战示威游行的新闻后,紧接着播发一篇“摧毁性”的评论,对反战示威加以“痛斥”。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利益牺牲新闻的客观、公正的原则成为必然,美国著名批评家马丁 李(Martin Lee)和诺曼 苏罗蒙所著的《不可靠的新闻来源》一书对此进行了批评。“据说新闻记者始终不懈的在搜寻“人咬狗”的新闻。但是我们踏破铁鞋,怕也难在美国声誉卓著的大报上,找到一条新闻是由咬他老板的记者采访报道的。”③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媒介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平衡力量,遭到媒介消费主义的极大挑战,传媒市场机制、职业规范和民主政治的制衡构架已被打破。新闻专业主义建基于其上的基本原则遭到了摧毁。在市场霸权的威压下,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新闻专业人格的独立与自主原则,遭到严重打击,大众传媒从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公器慢慢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私器”,新闻专业自律的调节手段在相当程度上收效甚微。这不仅仅是因为专业主义在意识形态抗争中处于劣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媒介消费主义话语的上升及对社会的全面弥漫。这是同后工业社会或以消费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的。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发展,促使商业化的媒体产品成为消费主义泛滥的非理性公共表演舞台。舆论统治技术和商业化已使公共领域兑变为消费领域。①法国当代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媒体消费主义倾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体现。②
(三)同质化的媒体内容
尽管在视听消费市场中,观众拥有选择的权利,这并不意味着观众可以获得最佳的视听内容。商业媒体运行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视听消费最有价值的客户是那些上层和中上层阶级,节目服务是根据观众持有的财富和消费能力“量身定做”的,而残疾人、贫困阶层或者少数族群等观众并不具有市场价值,难以吸引商业电视媒体投入资源。另一方面,在视听消费的过程中,商业电视往往是按照“最大公分母”原则提供节目服务,以尽可能多的覆盖目标群体,提高收视率和广告价值,从而导致视听消费的标准化和单一化。“原本要同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863.html
传媒消费主义是以商业逻辑为驱动力的,而商业逻辑执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如果商业逻辑一旦支配媒体,就可能把人的情感包括人的本能当作商业资源来开发,这就必然破坏其自律性,形成严重的文化物化现象,从而遮蔽、挤兑媒介应有的公共性、公益性的本质规定,给社会带来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传媒消费主义的冲击下遭到了解构。
而这正是西方有识之士所高度警惕并不断对媒体发出警告、批判的原因所在。
商业逻辑借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攻城掠地,成为媒介娱乐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但却同时牺牲了公民与新闻专业——观众从公民的角色、逐步退化成消费者,新闻工作则从专业撤退、转移为娱乐化新闻的明星个人演艺事业。传媒消费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商业电视在私有产权的约束下,核心目标诉求在于利润最大化,因此重视以肤浅的娱乐节目替代严肃的新闻,将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替代为感官的享受,刺激了炫耀性消费的发展。受众之所以收看节目并不是出于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更多出于满足社会地位编码要素和即时享乐的愿望。
美国传播学者CarolReuss对新闻娱乐化现象作了严厉批评。他总结道:小报新闻、脱口秀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化新闻是以牺牲信息传播为代价来提供娱乐的,最终伤害了公众利益,从而对民主化进程造成了消极影响。娱乐化媒体常常采用这样的招数吸引受众,过分强调娱乐性,对社会问题作简单化和烦碎化的处理,诉诸感官刺激,采用陈词滥调、陈旧模式、大肆夸张、半真半假、含沙射影的方式,来建构虚假的社会现实,直接损害了公众对重要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娱乐化节目还常常倾向于将复杂严峻的问题简单化,将人生或社会场景简化为善良与邪恶、正确与错误、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等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互相对峙,而这种对抗性话题又常常是关乎个人的精神创伤、生活麻烦和个人成就等私人性话题,传媒对重要社会问题要么伪做不知,要么作出貌似严肃真诚实际上是随意虚伪的解释。这种对抗常常表现为情绪或言辞上的冲突,这些看来是激动人心的冲突,在电视主持人的引导下,会在数十分钟内得到解决,从而在受众中制造一种矫揉造作的情感高潮,让人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感与虚幻的成就感,从而实现对日常生活、个人身份颠覆的欲望。这种招数被斥为“稻草人”(strawman)的技巧。①
默多克痛恨“平衡”和“客观”并要求更多的“坚定信念”,他从来没有承认过主编的神圣权利。②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编辑认为“在新闻编辑室里我们不再谈论新闻”。“我们想着的只是商业压力和盈利问题”。在媒体编辑室里弥漫着浓重的铜锈气,而不是记者揭示社会真相的责任感。而且有一些记者顶着压力揭示了事实真相,以至于违反了广告主的利益,只能遭到被解雇的命运。普利策奖获得者加利韦布特别推荐的《美国禁发新闻》一书里有一篇《福克斯电视台如何限制自己的记者》的文章,书中深刻的揭示了为了商业利益,电视台如何迎合权势集团、广告主的利益而有意隐瞒了事实真相、对于坚持真理的记者加以压制甚至解雇的事实的。①这种情况下,坚持正义的记者都噤若寒蝉,而鸡毛蒜皮、无关紧要、娱乐性的新闻大行其道。在新闻集团,新闻正逐步成为娱乐,而娱乐变成新闻,记者的奖金与新闻的利润挂钩,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和新闻素质都在下降,而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误导受众的结果,这样就不能不使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蒙羞。
正是媒介的过度商业化运作使得色情暴力和不良广告屡禁不绝,大行其道。美国号称“儿童的天堂”,但在电视这个“天堂”里,却充斥着暴力和犯罪,令儿童的心智受到污染和摧残。而针对儿童的广告更是花样繁多,媒体商业化在将美国儿童作为对象时,其商业化程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福克斯家庭频道(Fox Family Channel)负责人评价到:“如果你能够培养今天的儿童对你的产品的忠诚,他们最终会在长大成人之后来回保你的投入”。②
在烟草业,媒体机构从烟草公司那里的广告费越多,就越不愿意讨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美国烟草巨头菲利普——毛利斯的首席执行官迈克斯认为要“利用与媒体的良好关系,那些媒体喜欢我们的广告带给他们的利益”。他点名默多克是“同情他们立场的业主”,原因是“现在默多克的报纸现在很少刊登反对吸烟的文章”。事实上,默多克现在就是菲利普——毛利斯董事会的董事,他从1988年以来就占着一个席位。同时菲利普——毛利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斯也曾被选入新闻集团的董事会。
曾有研究者批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其中以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福克斯电视台(FOX)的收视率为最高。但恰恰是这些受众极多的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往往背离“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准则。福克斯电视台每每在播发一条反战示威游行的新闻后,紧接着播发一篇“摧毁性”的评论,对反战示威加以“痛斥”。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利益牺牲新闻的客观、公正的原则成为必然,美国著名批评家马丁 李(Martin Lee)和诺曼 苏罗蒙所著的《不可靠的新闻来源》一书对此进行了批评。“据说新闻记者始终不懈的在搜寻“人咬狗”的新闻。但是我们踏破铁鞋,怕也难在美国声誉卓著的大报上,找到一条新闻是由咬他老板的记者采访报道的。”③
 
; 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F Mott)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新闻事业显然摆脱了政府和政党直接控制,但却难以摆脱惟利是图的商业控制。在市场力量主宰下,通过资本追逐利润的扩张运动,形成了媒体的劣币驱逐良币,最后使劣质媒体产品成为市场流通的主流。过分商业化使美国媒体畸变为商业利润、广告商的囚徒。记者成了公司挣钱鸟笼里的小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新闻人最感荣耀的“独立、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条正在遭到亵渎。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媒介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平衡力量,遭到媒介消费主义的极大挑战,传媒市场机制、职业规范和民主政治的制衡构架已被打破。新闻专业主义建基于其上的基本原则遭到了摧毁。在市场霸权的威压下,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新闻专业人格的独立与自主原则,遭到严重打击,大众传媒从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公器慢慢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私器”,新闻专业自律的调节手段在相当程度上收效甚微。这不仅仅是因为专业主义在意识形态抗争中处于劣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媒介消费主义话语的上升及对社会的全面弥漫。这是同后工业社会或以消费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的。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发展,促使商业化的媒体产品成为消费主义泛滥的非理性公共表演舞台。舆论统治技术和商业化已使公共领域兑变为消费领域。①法国当代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媒体消费主义倾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体现。②
(三)同质化的媒体内容
尽管在视听消费市场中,观众拥有选择的权利,这并不意味着观众可以获得最佳的视听内容。商业媒体运行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视听消费最有价值的客户是那些上层和中上层阶级,节目服务是根据观众持有的财富和消费能力“量身定做”的,而残疾人、贫困阶层或者少数族群等观众并不具有市场价值,难以吸引商业电视媒体投入资源。另一方面,在视听消费的过程中,商业电视往往是按照“最大公分母”原则提供节目服务,以尽可能多的覆盖目标群体,提高收视率和广告价值,从而导致视听消费的标准化和单一化。“原本要同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