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
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891.html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
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