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充满悬念的实证研究——有关“体育文化”研究文章的量化分析及初步结果
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校园中的体育文化正是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选择和重构,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即创造了新的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学生,现在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有关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样本中,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结构、特征、功能及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就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
1. 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目前人们对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涵义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笔者在对110篇文章阅读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在文章内容中谈到体育文化内涵或概念的有24篇,经整理后发现有11种不同的说法。为此,笔者选取对校园体育文化涵义提出较早的和被引用较多的几种观点进行分析。
王平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生活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及其它工作人员等),依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周征认为所谓“校园体育文化”,“从广义上讲,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体育教学、体育工作、体育学习、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所形成并保存的所有内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校体育这个主要空间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等,通过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竟技等形式所形成的文化”。
严德一在《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文中这样认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内部有形的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体育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生存氛围。
魏秋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学生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除了陈平以外,其他研究者都是采取广义和狭义说来界定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面对复杂纷纭的校园体育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较简单的定义,即:校园体育文化
是师生员工在校园内,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2.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得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整体性并具有巨大功能的内在根据,它同时也决定者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研究者基本持相同观点,但对于要素的组合方式则各抒己见,从而产生了诸多校园体育文化结构。
综合研究者所提出的观点,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是一个耗散结构 和开放的系统。它同样由四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是体育物质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是满足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体育雕塑、体育服装和各种体育形态等。第二层是体育制度层,指对大学体育起规范作用各种学校体育法规和条例,学校制定有关体育规章制度,及各项体育运动的裁判规则等,它们对在一定范围内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的体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此外,还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体育部(课部)、体育协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组织。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层是关键,对其它三层起纽带作用,它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权威的因素,并规定者校园体育文化整体的性质。第三层是体育行为层,指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以约定成俗的方式构成的体育行为规范,主要以体育习惯来体现,还包括体育情趣、体育风尚等。第四层是体育精神层,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体育思维方式、体育审美情趣和体育价值观念,其中体育价值观念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它决定者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
一般来说,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的体育行为除受来自外界的种种有形的、物质的(体育设施等)、他律的、带有强制性的制约外,还受来自种种无形的、非物质的、自律的和不带任何强制的内在良知(体育道德观念、体育价值观念、体育审美观念)的制约。
3.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在对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这两个内容的阅读整理过程中,笔者把样本文章中出现的所有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摘录如下: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包括:身心双育性、活动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育人性、健身性、主体性、公正性、开放性、历史起源和时代超前性、融合性、方向性、高层性、精神陶冶性、情感激励性、流行性、艺术性、计划性等,合计共20种。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则表现在: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娱乐功能、规范约束功能、调控功能、创造功能、科学文化传递功能、促进功能、心理疏导功能、辐射功能、窗口功能、个性塑造功能等,共计14种功能。
我们从所列举的众多特征和功能中不难发现,上述特征和功能是一般文化、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的复合体。排除多种分类方法与分类标准的干扰,从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来看,可总结得出以下特征及功能:育人性、健身性、娱乐性、规范性、开放性;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凝聚功能、娱乐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心理疏导功能和窗口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后,整合出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把属于校园文化特征和功能与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简单的叠加在一起,就认为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也不能把属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某一具体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特征和具有的功能看作校园体育文化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功能。
4. 如何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龚得贵认为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措施和途径有:加强媒体宣传力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知识讲座;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等。魏秋珍、潘丽萍,吴双文等10余人也持相似观点。徐林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高师资素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创设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郑辉指出高校校 《(二)充满悬念的实证研究——有关“体育文化”研究文章的量化分析及初步结果(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