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表情——网络小说症候初探
p;
㈢、黑夜绽放的花骨朵
古埃及的传说里,有一种叫做卜塔(ptah)的草本植物,只在黑夜中开放,见不得一点光,没人能用肉眼看见这种花。埃及人在黑夜中把它采摘下来,浸泡在泥浆中,用来当凝固剂。
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的确很像一个能让任何植物茂盛杂芜的培养基。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一种文学是丰富还是贫瘠的判断标准在于能够表现出的人性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的画,那么黑夜绽放的花骨朵是完全有理由在被网与络、情与爱缀连的无穷结点间生根发芽、渐趋蓬勃的。
无论局外人和旁观者如何振振有辞地嘲笑网络情爱的抽象与虚幻,花骨朵仍然执著于它。在她们看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一颗爱的灵魂,在文字里沉沦和升华,在网络上漂流,在现实里生活,和所有平凡的灵魂一样”, 所以,《活得像电影一样》(何从)可以用醉醺醺的梦呓制造网络和生活层叠交错的蒙太奇爱情;《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值得以理想主义的悲凉与激情永不疲倦地读解脆弱且阴郁的宿命爱情;《真实爱情》(安文)也允许极尽科幻之能事将虚构的仿真技术、触摸的数据化移植给日益贫血委顿的惨淡爱情;而《青铜手镯》(挪威森林)则当然能够沉迷于以灵肉的双重抚慰抵抗苍白与空洞的感官爱情。
也因此,花骨朵的指间可以是若断若续、似有似无的意识流动,可以是一连串生硬、不拘文法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人物、故事已经退居次席,高度感觉化的临摹、细致而微的捕捉乃至亲历感极强的体验成为聚焦点。然而人格冲突暴烈夸张的男女主角,自恋又自弃的颓废心态、删繁就简的表达方式和纷乱得有些混沌的叙事结构却没有让读者厌烦,反而因为网络所特有的凸显和扩张功能而使情爱表达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弹性和变幻的无穷可能,从而进入到一种视像化的超真阶段。
我一直将网络比作是一条寂寞的公路,而我是一个时常会在午夜时分突然躺下来看星星的女子,我不知道自己最终的出路,是东是南,是北还是西,于是只能以自己为一颗圆心,仰天倒在公路上看星星,而这夜这星空,好象温柔的怀抱将我笼罩住。
——何从《1999,就这样告别》
这是她生命里一次快乐的下坠,在缭绕的夜色中看见下面的灿烂霓虹和涌动人群,很象童年时沉溺过的万花筒,摇一摇就会有无法预料的安排出现……
——安妮宝贝《下坠》
昙花虽美,可惜不持久,一生的灿烂只在午夜无人知晓的时刻,等到天明被无缘的人发觉,芳魂即逝,空剩余香缭绕。
——花过雨《一夜昙花》
我无法制止四季的周而复始,也无法使自己忘却这一切。如同西绪福斯那样,我必得背负着恐惧这个十字架,虽然我不需要前行,虽然这十字架的根基是如此的脆弱。
——挪威森林《青铜手镯》
对花骨朵们来说,个体精神的触角是极其软弱的,根本无力穿透坚固的现实,所以只能在黑暗中寂寞而强劲地绽放,因为“黑暗才是永恒的、广博的、无法抵抗的力量”。 在这里,网络把都市装扮成了一个醒目的寓言,一个关于情感匮乏和宿命的寓言。而当都市这只斯芬克斯始终眨着神秘的眼睛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之时,花骨朵们需要看得见的尽头,即对自我的认同。虚拟网络中的这个自我已不完全等同于弗洛伊德定义的那个自我——人所具有的感觉—意识系统,即认为自我就是这个系统用来回应现实的所有机制的总和,而更切近于拉康论域内的自我——一个了无一物的虚像,可人又始终在追寻某种性状、某种形象以建构着自我。花骨朵们之所以以飞蛾扑火的殉道者姿态清醒地投入网络的虚拟和情爱的迷惘中。宁可偏执于在诱惑和摇曳里绽放,靠尖锐和冷漠催眠,正是被这种追寻的动力——人的欲望所驱使。网络所制造的这种镜像般的欲望症候因为自我认同的虚幻、游离和夸张化了的残缺,而成为凝结在花骨朵们脸上日渐扭曲和变形的表情,花骨朵们苦苦追寻的答案也就很可能由于两极现实间从未松懈过的张力而变成繁花着锦后更深层的迷失。
这当然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网络的嵌入,处于两极现实的张力结构中的小说文本因为镜像般的症候使得我们对写作主体、角色形态、乃至情感表达的把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种悬宕中的困惑,但从另一角度讲,从对文本具体而微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初步读解出了目前网络小说存在的一个重要事实,即网络的虚拟化特性以现实两极间的微妙张力制造着症候,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想象性体验凸显着症候,同时又以高度沉浸感之后的茫然自失放逐着症候。这一尝试和并不成熟的结论乃是本文为了发现斑驳杂陈的临界表情之下更为深层的心理因由所做的一点探索。
被称为技术异端的尼葛罗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亲切地把“Media” 解释成“My dear”,这一举动在拆解,更是在创造,创造新的希望和尊严。尼采也说:“与魔鬼搏斗的人得千万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你往深渊里看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网络当然不是魔鬼,但未必不是深渊,所以注视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它提醒文学,也提醒我们: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4、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
《临界表情——网络小说症候初探(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942.html
㈢、黑夜绽放的花骨朵
古埃及的传说里,有一种叫做卜塔(ptah)的草本植物,只在黑夜中开放,见不得一点光,没人能用肉眼看见这种花。埃及人在黑夜中把它采摘下来,浸泡在泥浆中,用来当凝固剂。
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的确很像一个能让任何植物茂盛杂芜的培养基。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一种文学是丰富还是贫瘠的判断标准在于能够表现出的人性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的画,那么黑夜绽放的花骨朵是完全有理由在被网与络、情与爱缀连的无穷结点间生根发芽、渐趋蓬勃的。
无论局外人和旁观者如何振振有辞地嘲笑网络情爱的抽象与虚幻,花骨朵仍然执著于它。在她们看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一颗爱的灵魂,在文字里沉沦和升华,在网络上漂流,在现实里生活,和所有平凡的灵魂一样”, 所以,《活得像电影一样》(何从)可以用醉醺醺的梦呓制造网络和生活层叠交错的蒙太奇爱情;《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值得以理想主义的悲凉与激情永不疲倦地读解脆弱且阴郁的宿命爱情;《真实爱情》(安文)也允许极尽科幻之能事将虚构的仿真技术、触摸的数据化移植给日益贫血委顿的惨淡爱情;而《青铜手镯》(挪威森林)则当然能够沉迷于以灵肉的双重抚慰抵抗苍白与空洞的感官爱情。
也因此,花骨朵的指间可以是若断若续、似有似无的意识流动,可以是一连串生硬、不拘文法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人物、故事已经退居次席,高度感觉化的临摹、细致而微的捕捉乃至亲历感极强的体验成为聚焦点。然而人格冲突暴烈夸张的男女主角,自恋又自弃的颓废心态、删繁就简的表达方式和纷乱得有些混沌的叙事结构却没有让读者厌烦,反而因为网络所特有的凸显和扩张功能而使情爱表达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弹性和变幻的无穷可能,从而进入到一种视像化的超真阶段。
我一直将网络比作是一条寂寞的公路,而我是一个时常会在午夜时分突然躺下来看星星的女子,我不知道自己最终的出路,是东是南,是北还是西,于是只能以自己为一颗圆心,仰天倒在公路上看星星,而这夜这星空,好象温柔的怀抱将我笼罩住。
——何从《1999,就这样告别》
这是她生命里一次快乐的下坠,在缭绕的夜色中看见下面的灿烂霓虹和涌动人群,很象童年时沉溺过的万花筒,摇一摇就会有无法预料的安排出现……
——安妮宝贝《下坠》
昙花虽美,可惜不持久,一生的灿烂只在午夜无人知晓的时刻,等到天明被无缘的人发觉,芳魂即逝,空剩余香缭绕。
——花过雨《一夜昙花》
我无法制止四季的周而复始,也无法使自己忘却这一切。如同西绪福斯那样,我必得背负着恐惧这个十字架,虽然我不需要前行,虽然这十字架的根基是如此的脆弱。
——挪威森林《青铜手镯》
尽管网络情爱大多是一堆“语言的玫瑰,行动的花瓣”,泡影是常见的结局,但是花骨朵们仍旧孜孜不倦地用不停的邂逅、相爱,然后告别、流浪甚至死亡来抵抗城市里伤寒的天空、无餍的欲求和内里的冷漠。可见,最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并不在于花骨朵的情爱主题是小布尔乔亚的浅薄伤感还是最严重的精神污染,而在于,看不到真实,偏偏一切真实的网络情爱向我们隐隐透露:“都市——这个在当代中国文学久久缺席并不断被虚构着的空间正无言地浮现”, 与城市的饕餮者不同的是,“令人有推倒它们的强烈愿望的一堆积木,或轻轻一弹即颓然崩塌的沙盘模型,有着成千上万的制造者的垃圾场,被捅了一下的巨大马蜂窝,嘲笑美梦与幻想的现实生活的臭水沟,不断有心甘情愿的猎物撞上门来的罗网……” 如此振聋发聩又痛彻心肺的都市记忆与体验,花骨朵们似乎都将之一一隐伏在了杜拉斯式的曲笔里,也离散在了飘忽的网络情缘中。
对花骨朵们来说,个体精神的触角是极其软弱的,根本无力穿透坚固的现实,所以只能在黑暗中寂寞而强劲地绽放,因为“黑暗才是永恒的、广博的、无法抵抗的力量”。 在这里,网络把都市装扮成了一个醒目的寓言,一个关于情感匮乏和宿命的寓言。而当都市这只斯芬克斯始终眨着神秘的眼睛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之时,花骨朵们需要看得见的尽头,即对自我的认同。虚拟网络中的这个自我已不完全等同于弗洛伊德定义的那个自我——人所具有的感觉—意识系统,即认为自我就是这个系统用来回应现实的所有机制的总和,而更切近于拉康论域内的自我——一个了无一物的虚像,可人又始终在追寻某种性状、某种形象以建构着自我。花骨朵们之所以以飞蛾扑火的殉道者姿态清醒地投入网络的虚拟和情爱的迷惘中。宁可偏执于在诱惑和摇曳里绽放,靠尖锐和冷漠催眠,正是被这种追寻的动力——人的欲望所驱使。网络所制造的这种镜像般的欲望症候因为自我认同的虚幻、游离和夸张化了的残缺,而成为凝结在花骨朵们脸上日渐扭曲和变形的表情,花骨朵们苦苦追寻的答案也就很可能由于两极现实间从未松懈过的张力而变成繁花着锦后更深层的迷失。
这当然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网络的嵌入,处于两极现实的张力结构中的小说文本因为镜像般的症候使得我们对写作主体、角色形态、乃至情感表达的把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种悬宕中的困惑,但从另一角度讲,从对文本具体而微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初步读解出了目前网络小说存在的一个重要事实,即网络的虚拟化特性以现实两极间的微妙张力制造着症候,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想象性体验凸显着症候,同时又以高度沉浸感之后的茫然自失放逐着症候。这一尝试和并不成熟的结论乃是本文为了发现斑驳杂陈的临界表情之下更为深层的心理因由所做的一点探索。
被称为技术异端的尼葛罗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亲切地把“Media” 解释成“My dear”,这一举动在拆解,更是在创造,创造新的希望和尊严。尼采也说:“与魔鬼搏斗的人得千万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你往深渊里看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网络当然不是魔鬼,但未必不是深渊,所以注视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它提醒文学,也提醒我们: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4、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
《临界表情——网络小说症候初探(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