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流浪在破碎的世界中


的丰富性。但话语内涵越丰富,则其抽象性越高;而为了逃避语言的抽象性,便不得不不断地运用具体的词汇修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结果是导致陌生词汇的大量生成,并造成语言的堆积。
     巴罗克戏剧往往出现“残酷和痛苦的场面”。 其展示形式有两种,其一是对身体的破坏,身体不是以有机整体的形式,而是以“碎片” 的形式进入戏剧;而且只有在破坏中,寓意才能展示出来。其二是以尸体的方式,“身体的寓言化只能在尸体方面贯穿它的全部活力”, “在十七世纪的悲苦剧中,尸体也不过是一种突出的寓意。” 这使得巴罗克戏剧中布满了恐怖血腥的场面,而其气氛也是忧郁阴森。本雅明认为巴罗克戏剧的这一特点与十七世纪异教徒与基督徒的斗争、人文主义唤醒的抵抗意识在现实世界中受到的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罗克戏剧中这种形象的堆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语言书写的堆积。在本雅明看来,“抽象可以转换压缩为形象,而形象都可以具体化为一系列语言模式。” 这便使得书写可以获得直接通达意义的特点,并因而拥有一种自足性,因此与声音形成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语言的书写形式的堆积正是一种物化形式,借此可以有效地抵抗借助声音生成的象征,从而使寓言在物化的符号形式中得以有效存在。本雅明说过,“口头词语是造物的极乐世界,那是在上帝面前的暴露,莽撞和无助。书面词语是造物的自若状态,是君临物质世界的尊严,至上和万能。” 因此,在本雅明那里,语言的符号形式拥有一种与声音相对抗,解构声音权威的内涵,而这一思想可以看作德里达解构声音中心主义思想之先声了。
    
     二、 寓言的审美特质
    
     “在寓言的语境中,形象不过是本质的一种签名,不过是本质的画押,而非掩盖的本质自身。” 这意味着,寓言中形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的断裂,形象对本质的游离,而本质在这里不过是西方资产阶级理性的化身。自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之后,理性便开始对世界发号施令,使万事万物成为其化身,使艺术成为其“感性的显现”。 这样,理性摇身变成另一个上帝,而万事万物则成为这个新权威的启示。但是,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世界所呈现的世界末日的混乱景象终于击碎了理性的神话,而理性自我确立的根基也动摇了。同时,充满了理性神圣光芒的现象也枯萎破败了,这就是象征的衰落。本雅明认为,在寓言的语境中形象与本质都可以不再依靠对方而存在;二者都可以自足地以自我为本质。而形象早已失去了自古希腊亚理士多德以来,美学所规定的完美统一性,“在寓言的直观领域里,形象是个碎片,一个神秘符号。神性的学问之光降临它身上时,它作为象征的美就蒸发掉了。” 从现代语境来看,形象的破碎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初时的真实写照,也是本雅明寓言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我们对本雅明寓言范畴之审美特点的考察即由此开始。
     碎片化
     本雅明指出,“碎片性”是“寓言的变体”。 这便意味着碎片化不是寓言的外在标志,而是其内在规定。因此,碎片化即是寓言对外在世界的描述,也是主体的直观体验。而这一特点恰是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不可能想象出比寓言式书写中看到的无形状碎片更纯粹的对立于艺术形状、可塑性象征和有机总体的形象的东西了。” 显然,碎片化是与“有机总体”针锋相对的。本雅明认为:“总体性的虚假表象消失了。由于表象的消失,明喻不存在了,它所包含的宇宙也枯萎了。” 这样,艺术品中的整体因形象的破碎而被荡涤一空。在此,本雅明所运用的“总体性”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艺术品中展示出的一种完美形态,内部所具有的整一和谐的关系,即象征;二是这一总体性实际是一种社会文化、道德政治和经济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共同构成的宏大总体,即卢卡契所标明的那个整体结构。卢卡契为了捍卫古典主义艺术之纯洁,坚守总体性的预设;而本雅明看到了现代主义升起之必然趋势,将卢卡契的总体性斥为一种虚幻。这一观点的强有力证明就是古典主义象征的衰落。
     世界形象的碎片化带来的是语言的碎片化,“语言的破碎是为了获得其残片上变化了的和强化的意义”, “就其个体内部而言,破碎的语言已不再纯粹是一种交流过程,而是作为一种新生的存在而要求融入寓言的诸神、河流、美德和同样的自然形态相等同的尊严。” 在这里,语言的碎片状态获得了一种本体的价值,即世界的本真显现,它直接体现在巴罗克戏剧中对话的破碎堆积中。在巴罗克戏剧中,借助于将字母大写,或繁复的修饰语等一系列手法去延缓声音的出现,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语言的符号形象功能被凸现出来。这一凸现又由于符号自身的一系列变形运用而丧失了连续性。这样,能指层便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并与那个试图支配它的所指处于对立的状态。
     语言碎片化的进一步发展便是文学的碎片化。:“文学应该称作设计的艺术。天才,即设计的大师,就是以高超的技艺操作模式之人。” 在这里,“设计”来源于材料——即语言的堆积,从而将碎片拼贴到一起。文学中的总体性因此而消失了,存在的只是碎片。而天才也就成为善于拼贴碎片的人。这个拼贴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模式”。它反过来又成为一种对世界的规范,要求世界遵循它的法则。文学的这一特点自然使其丧失了古典主义作品中的所谓崇高、完整与和谐等诸因素,而带有强烈的反叛色彩。
     废墟状态
     本雅明认为“在废墟中,历史物质地融入了背景之中,在这种伪装下,历史呈现的与其说是永久生命过程的形式,毋宁说是不可抗拒的衰落形式。” 显然,寓言废墟的生成来自于历史的衰落,这无疑切断了历史的连续性,取消了其神圣性。这历史不仅仅存在于十七世纪三十年战争后的荒凉破败的时代中,更存在于二十世纪初期经历了战争劫难的西方现代社会中,因为这个世界正是一个废墟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所能展示的又只能是“具有高度意指功能的碎片。”
     首先,废墟在寓言中是一个历史背景,“在寓言中,观察者所面对的是历史垂死之际的面容,是僵死的原始的大地的景象,关于历史的一切,从一开始就不合时宜的、悲哀的、不成功的一切,都在那面容上——或在骷髅头上表现出来。” 世界的衰败是古典历史理性的衰败,它所呈现出的僵死的一切正是寓言得以生成之地。历

史之死切断了它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只有在历史之死中,现代主义寓言的精神本质才得以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寓言中的废墟又是一种形象的废墟,价值意义的废墟。本雅明写道:“意义越是重要,就越是屈从于死亡,因为死亡挖出了最深遂的物质自然与意义之间参差不齐的分界线。但是,如果自然始终屈从于死亡的力量,那么,同样真实的是,它也始终是寓言式的。” 死亡中的意义正是废墟上的意义。这种意义已然失去了古典主义完美中的一切要素,带来的主观感受只能是惊惧、忧郁、不安、痛苦、焦虑等一系列只有现代人才更能清晰地把握的感觉。在这种废墟中生成的艺术品便是寓言,“在对巴罗克悲苦剧的寓言建构中,这种废墟始终作为被保存的艺术品的形式因素而明显突出出来。”
     进而言之,我们会看到:本雅明对“废墟”的强调以及追求寓言的碎片化带有强烈的直观感受特点与非理性因素,这显然与二十世纪初的各种强调人的直观感受的哲学艺术思潮有密切关系;同时又是怀疑理性、怀疑科学思潮涌起的结果。本雅明即明确表示出了对哲学的清晰的认识功能衰退的哀叹,“哲学的目的是要表明艺术形式的下述作用:把历史内容,如提供每一件重要艺术作品的基础,变成哲学真理。” 这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中的认识作用以及对真理的坚持。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坚持正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衰退,认识也不断地受到质疑。明晰性、科学性、准确性的哲学规范并未给人类带来福祉,而其展示的现实景象则是灾难性的。这样,当传统哲学

《流浪在破碎的世界中(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97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