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要打开例如“雅虎”网站的首页,就不难看到这些原本分门别类声气不通的学科已经被互联网以“超级文本”方式连接为一体了(尽管从首页到各个专页仍需要一系列键击从而读者很容易沉沦于“专家文化”中而忘记返回主页)。

知识的民主不是从网络技术那里自动发生出来的,它需要制度变革来诱导。美国的互联网业务首先得到政治家如副总统高尔的全力支持,获得了长期免税的权利(目前尚在辩论中)。其次,美国的电话收费制度已经先期实行了变革(九十年代“电讯业打破垄断”的后果之一),不仅长话费用通过竞争(和使用互联网电话技术)而大大降低,而且市话成本也逐渐下降,计算机联网费用也随之下降,大多数消费者可以采用20美元左右月费方式上网(时间无限)。作为对比,欧洲的互联网业务至今难有长足进展,主要原因就是电话公司垄断市场,造成消费者不得不按联网时间支付昂贵的电话费(在德国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城区之间通话都可能按长话付费)。即便是目前风行欧洲的所谓“免费互联网”运动也不过是钻了电话业垄断的空子(靠把客户带给电话公司得到“回扣”维持免费网站)。第三方面的制度条件是商业制度(支付手段,信用确认,商品割交与售后服务)在网上的健全与扩展,从而网上商业的利润可以得到保护。没有潜在利润的吸引,互联网公司是很难维持免费信息服务的。最后一方面的制度条件是社会对自由竞争提供的保护。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free-source movement)的丰硕成果,这一运动正在发展成为对抗“微软”?匀ǖ闹饕?谐×α俊C恳桓鲆浴發inux”代码编写的应用软件,如果受欢迎的话,都可以获取商业利润(例如刚刚上市的“Red Hat”公司股票价格在一个月内从25美元飙升至140美元),而所有这些软件的基础语言---“linux”则是免费提供的。这好象每一个人都可以靠应用数学方法赚钱而“数学符号”是免费提供的一样。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知识的民主代替不了政治民主。前者是后者的认识论前提,“公民有知的权利”;政治民主还需要“程序正义”作为其道德前提。

 

(2)交往的自由

与“民主”一样,“自由”也是一个,甚至是一个更广泛的外延性概念(而非“建构性概念”)。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交往的自由”。即便是“交往(communication)”这样一个概念,用于此处也还是过于宽泛。对这个语词的更严格的界定,似乎应当是“交流”或“通讯”。总之,互联网提供了比以往的交流方式广阔得多的对话界面。以电子邮件为例,如西蒙(Herbert Simon,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经注意到的那样:电子邮件比电话更灵活,后者要求受话人必须在场,而前者则允许受话人在任何时候接收信息并决定是否回复。电子邮件的这一性质导致了对客户问题的分层次答复方式,例如各个网站都要准备的“FAQ(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解答,以及更深入一步的专业问题解答,其次是通过电话直接与工程师对话解决问题(这是“微软”目前采用的客户服务程序),最后,如“Dell”和“Cisco”那样,通过“常驻客户工程师(on-site staff)”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在这样一个广泛和多层次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电子邮件提供的是较浅层次但非常广泛的交流面,它的灵活性在于,一旦建立了交流,对话双方随时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合作。电子邮件的这一特征刚好迎合了最近兴起的“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地针对每一个客户的需要而提供服务)”企业战略的需要。最近上市的“KANA”股票,专营自动处理电子邮件的软件,股价在一个多星期内从25美元升至78美元。

互联网提供了实现更广泛的交往自由的技术手段,但是与“知识的民主”一样,从技术手段里面不会自动生长出现实的交往自由。交往的自由需要道德条件---参与交往的人们相互之间对基本权利的尊重。哈贝玛斯认为这样的道德规范往往可以通过交往过程自发形成,他称之为“交往伦理”(Jurgen Habermas,,MIT Press 1992)。而基于交往过程人们所获得的理性被哈贝玛斯称为“交往理性”,也就是我所说过的“对话的逻各斯”。事实上,我们不妨声称:有什么样的道德条件,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交往。在极端情形下,互联网完全可以沦为独裁者操纵社会的手段。

 

(3)开放性的理解

如上所述,我是在康德的“Verstand”意义上使用“理解”这个语词的,因此这里说的“开放性的理解”其实就是开放性的认知方式。

最早论证人类认知方式里面所包含着的悟性因素的哲学家是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他以人眼的辨识过程为例子说明了所谓“格式塔(Gestalt)”认知方式的普遍意义。不仅眼睛,我们的每一种感官都需要借助我们已经建立了的世界诸种事物之间的理性联系(合理性)才能够辨认出所面对着的具体事物的属类。能够说出一项事物的“名”,已经意味着一种理解和由这种理解力所获得的对此一事物的“权力”。从“文字的权力”发展到今天“知识的权力”(knowledge is power)以及掩盖着普遍的“权力意志”的“求知的意志”,只是源于希腊的西方认知传统的逻辑结果罢了。不论如何,在西方思想传统里,作为认知的“理解”包含了双重的意义:(1)知识的合理性,用康德的语言,就是“理性为自然立法”。而这一“理性”是指“纯粹理性”,或者“先验理性”。我们知道许多非西方思想传统里面的“知识”,例如中国传统的知识,不会要求这样一种合理性。这个论题涉及知识的“合法性(legitimacy)”,即知识的真确性的判断基础。在中国传统里面,这一合法性建立在历史叙事(经验)的权威性(正统性)基础上;(2)知识所意味着的权力,也就是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以“力”为基本动机的认知过程总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对被认识?挛锏摹翱刂啤?“改造”,“奴役”。这和东方传统的“寓诸庸于不用”的倾向完全不同。这一西方

意义上的“知识”总迟早要转化为它的反面---知识的危机。

万维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方式,我已经说过,其语言学特征是思维的“外延化”与“平面化”。这两个特征的前一个导致这里所论的理解的“开放性”。万维网所存储的知识,哪怕是极其细微的一项知识,也永远面对着未来被无数网民的具体经验所否证的可能。我们每一个特定的个人,在具有活动能力的生命过程中,所能够体验到的东西毕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我们头脑的思维所获得的知识,固然比平面化的网上“思维”深刻得多,却由于亲身体验的有限性而倾向于成为“封闭的”知识,而基于封闭的知识所得到的对世界的理解(广义的“理解”),就倾向于成为封闭的理解。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老年人平均而言比青年人和中年人更狭隘”(<修辞术>第二卷)。

与上面讨论过的其它技术特征一样,我们必须注意到,从万维网的技术和语言学特征里面不能自发地产生“开放性的理解”。因为这里所说的理解的“开放性”已经不再是对任何个人的理解力的描述,而是由社会交往过程实现的理解的开放性。这一理解是“未完成的”(即不断展开自身的)过程,它永远面对着知识过程的参与者们的新的体验和批判。这样的理解是真正意义上的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critical rationality)”,或者“演进理性(evolutionary rationality)”。理解的开放性是靠了交往的参与者的批判精神来维持的,在普遍缺乏批判精神的社会里,万维网永远实现不了开放性的理解。我们看到,即便在发达经济社会里,人们也仍然相当普遍地缺乏批判精神。最近开始受到重视的一种“智能”检索器(由UC Berkeley&n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098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