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正文

试析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涵义问题


版社,2000.第7页.
  [23][25]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6页,第8-10页.
  [24] 详见赖特·米尔斯对二战以后成为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抽象经验主义”的批判。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第79页.
  [27]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81页.
  [28]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第一卷,杨岂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35页.
  [29]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B855、B856,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572、573页.
  [30] 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第417-421页.
  [31]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1).第32-40页.
  [34] 巴赫金全集 第一卷,第362页.
  [35][47] 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140页,第283页.
  [36]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第39页.
  [38][39][48] 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第471页,第119页,第204页.
  [4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0] 宁宗一先生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在小说、戏曲、讲唱文学方面所遭遇的尴尬有透彻的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15页以后。
  [51] 杜维明.一阳来复,第81条,“礼的他人性与内在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第166页.
  [52]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352页.
  [53][54] 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程德祥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17页,第7页.
  [55] 饶宗颐

:澄心论萃,第49、50条,“修辞学与语意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20页.
  [56] 参见叶维廉先生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探讨。中国诗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140页.

《试析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涵义问题(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1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艺美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