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普希金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赏析普希金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 孙文涛
普希金的诗篇很多,但最容易记,最能唤起人回忆与共鸣的是一首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该诗选自《普希金诗集》,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忍耐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
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逝去了的,将重新变为可爱
这首诗肯定是普希金的瞬间之作,灵光一闪。
最早读这首诗还是少年时代,感受还不怎么深,对人生,对世界,只是觉得这诗很美,蒙着一层淡淡的忧伤,音节铿锵,富于韵律,令人向往。
但当时觉得整首诗味道有点怪,似乎太消沉,对“忧郁”这样的词不理解,总觉得太灰暗。
经历了很多年,才觉得这诗深刻。
原因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幸,古往今来,谁不曾被生活蒙蔽过呢?认识生活是那么容易吗?而人是个永远的矛盾体,社会人生又常常是另一个迷。历尽创伤,伤痕累累……谜底揭开,我们看见了世界的真相。
少年时在一张寄自苏联的明信片后面,看过用俄文写的这首诗。那张有海蓝色风景的明信片从此一直藏在我记忆深处。我爱原苏联,爱那慷慨辽阔的国度,爱那最初发现新生活的熠熠辉光!今天万事纷飞,事物自相矛盾。
早年读普希金,记得他曾哀叹:在他还没降生,那些美丽的城堡和风景就早属别人占领!多少年过去了,连我“新中国接班人”这一代也已快要老去,生活欺骗了我们?生活没有欺骗我们?
这一首诗有很多译本,有戈宝权的,查良铮的,还有,我个人比较喜欢戈宝权的早期翻译。但以上引自我的小学记忆,不一定太准,可我还是怀恋最初印记。
1980年左右的文学“沙龙”岁月,我数次在女诗友的笔记本上看到,和朗诵会上听到这首诗,“沙龙”参加的人不多,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很随便的场合,觉得这首诗似乎适合一切情境:单独,人众,快乐时,忧伤时……
它是写爱情的吗?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
一首诗适应的越广泛,它的反响效果越大,反之亦然。从具象过渡到非具象,从单一事物过渡到宇宙万物……
作者筒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同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上尉的女儿》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白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图圄,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最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赏析普希金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26.html
作者/ 孙文涛
普希金的诗篇很多,但最容易记,最能唤起人回忆与共鸣的是一首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该诗选自《普希金诗集》,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忍耐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
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逝去了的,将重新变为可爱
这首诗肯定是普希金的瞬间之作,灵光一闪。
最早读这首诗还是少年时代,感受还不怎么深,对人生,对世界,只是觉得这诗很美,蒙着一层淡淡的忧伤,音节铿锵,富于韵律,令人向往。
但当时觉得整首诗味道有点怪,似乎太消沉,对“忧郁”这样的词不理解,总觉得太灰暗。
经历了很多年,才觉得这诗深刻。
原因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幸,古往今来,谁不曾被生活蒙蔽过呢?认识生活是那么容易吗?而人是个永远的矛盾体,社会人生又常常是另一个迷。历尽创伤,伤痕累累……谜底揭开,我们看见了世界的真相。
少年时在一张寄自苏联的明信片后面,看过用俄文写的这首诗。那张有海蓝色风景的明信片从此一直藏在我记忆深处。我爱原苏联,爱那慷慨辽阔的国度,爱那最初发现新生活的熠熠辉光!今天万事纷飞,事物自相矛盾。
早年读普希金,记得他曾哀叹:在他还没降生,那些美丽的城堡和风景就早属别人占领!多少年过去了,连我“新中国接班人”这一代也已快要老去,生活欺骗了我们?生活没有欺骗我们?
这一首诗有很多译本,有戈宝权的,查良铮的,还有,我个人比较喜欢戈宝权的早期翻译。但以上引自我的小学记忆,不一定太准,可我还是怀恋最初印记。
1980年左右的文学“沙龙”岁月,我数次在女诗友的笔记本上看到,和朗诵会上听到这首诗,“沙龙”参加的人不多,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很随便的场合,觉得这首诗似乎适合一切情境:单独,人众,快乐时,忧伤时……
它是写爱情的吗?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
一首诗适应的越广泛,它的反响效果越大,反之亦然。从具象过渡到非具象,从单一事物过渡到宇宙万物……
作者筒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同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上尉的女儿》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白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图圄,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最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赏析普希金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