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历史上的“大众化”
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更多的是由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角度“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
具体说来,“五四”时期,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就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如胡适、钱玄同等就提出过由白话代替文言,用通俗、明了、近乎口语化的现代白话进行创作的观点。左翼文学时期,左联推行过文化大众化运动,即提出以广大的劳动群众、无产者,即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其他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文学表现和服务对象,如郭沫若当时就曾经号召:“大众文艺!你要认清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 瞿秋白也指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上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工人、农民、一切劳苦的民众,他们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抗战时期又有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其争论焦点还是如何以比较能为一般民众接受的文艺方式来宣传动员群众。建国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围绕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在他看来,所谓“大众化”,首先就“化”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主张“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笼罩在政治中的大众文艺,多少偏离了艺术的本性。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的“大众”是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许多时候,“大众”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单位——“大众”被无形地转换为“民族” ,其“大众化”理论是一种服务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它更多的关注文学艺术的外部功用,而缺乏对文学内部结构、审美意识的思考,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应该是从艺术实现和传播的角度进行大众化选择,具有以下三方面倾向: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倾向:一、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二、真正实现大众与艺术文本之间的话语交流;三、彻底消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先锋艺术与通俗艺术、批判意识与世俗意识的界限。
二、“大众化”的后现代主义背景
相比照而言,网络原创文学具有“大众化”以上三个特征,与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大众”不同,网络原创文学所指涉和表现的“大众”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有具体所指的,是一种真正的“大众”,它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走向(尽管这种“大众化”走向很多时候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其根本方向是有迹可寻、不容质疑的)。而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向,就不能不提到网
1、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的意义
就历史的发展背景来看,网络是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但互联网的出现却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到来,及其全面展开。而这,对于以网络为前缀的网络文学最终的大众化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品的无穷复制,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如果说机械复制将艺术的大门大大地敞开了,那么网络则将这扇“门”完全开放。网络复制已全然不同于机械复制,它是数字化的复制。如果说机械复制还带有生产性质,需要组织和成本,那么,网络复制就是一种“纯粹”的复制,不需要任何组织和成本(或者低廉到可忽略不计),随时随地(只要能够联网)都可进行;如果说机械复制会使“韵味”消失,网络复制则会原汁原味保留原作的一切。因此,网络为后现代需要的无穷复制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同时,网络对于原作的无穷复制又给予每个人进行艺术享受、参加艺术创作的机会,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应该说,机械复制的后现代时期,并不真正具备人人参与的条件,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只是生活与艺术的相互延伸。而网络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表达观点的领地。 在这一领地上,不仅人人平等参与变成了真正的现实,而且艺术与生活达到了真正的同一,艺术变成了人人可操作的举手之劳,一种最广泛的言说方式,即那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因此,网络就在加快了整个社会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无尽可能地发展既是作者又是读者的文本形式,并将之播散到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借助网络,网络文学实现了“大众化”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人们有了真正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自己创作作品的乐趣,而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展开,享有这种自由和乐趣的人将越来越多,最终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变成现实。正如美国艺术家波莱蒂所说:“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有效)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尽管“作者死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一统文学的局面,使普通的民众享有了对于文学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其参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学”。正如王朔所承认的:“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 在这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读者可以由“被动的目击者”,摇身一变而成为作品的创造者,甚至“合作的创造者”,如集体创作的互动小说、接龙小说。人在网上的写作也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与生活本身某种程度上相融合的活动,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扮演的性质,而这往往与艺术活动对于创作者心入其境的要求有某种重合性。事实上,对于很多网络写手而言,网络写作是源于自己对于某段生活的记录和思考,是面向自身,对自身感情和体验的一种交待或是设想,而非一种自觉的文学行为,即真正地实现艺术地生活。(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包括榕树下网站,都没有或很少关注这类小说,其中固然有其水准不高的原因,但作为一直强调“宽容”的评委们是不是对之给予更多的关注呢?)
而就参与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作品来看,与传统的文学评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相比,前者的“拥趸”显然比后者多出不止十倍,而且参与者的层次也远比后者复杂:前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网民,无论是学生、白领工人、企业家、下岗职工,还是一般的机械工人、农民,只要他具有创作能力,就可以参与。而后者往往局限在专业作家的领域,是属于知识分子领域内文化精英一族的活动。
2、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文学的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32.html
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更多的是由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角度“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
具体说来,“五四”时期,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就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如胡适、钱玄同等就提出过由白话代替文言,用通俗、明了、近乎口语化的现代白话进行创作的观点。左翼文学时期,左联推行过文化大众化运动,即提出以广大的劳动群众、无产者,即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其他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文学表现和服务对象,如郭沫若当时就曾经号召:“大众文艺!你要认清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 瞿秋白也指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上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工人、农民、一切劳苦的民众,他们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抗战时期又有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其争论焦点还是如何以比较能为一般民众接受的文艺方式来宣传动员群众。建国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围绕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在他看来,所谓“大众化”,首先就“化”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主张“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笼罩在政治中的大众文艺,多少偏离了艺术的本性。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的“大众”是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许多时候,“大众”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单位——“大众”被无形地转换为“民族” ,其“大众化”理论是一种服务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它更多的关注文学艺术的外部功用,而缺乏对文学内部结构、审美意识的思考,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应该是从艺术实现和传播的角度进行大众化选择,具有以下三方面倾向: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倾向:一、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二、真正实现大众与艺术文本之间的话语交流;三、彻底消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先锋艺术与通俗艺术、批判意识与世俗意识的界限。
二、“大众化”的后现代主义背景
相比照而言,网络原创文学具有“大众化”以上三个特征,与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大众”不同,网络原创文学所指涉和表现的“大众”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有具体所指的,是一种真正的“大众”,它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走向(尽管这种“大众化”走向很多时候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其根本方向是有迹可寻、不容质疑的)。而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向,就不能不提到网
络以及与网络息息相关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肇始于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其表现和本质更多地体现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层面。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现代传媒的进步,中国的文化领域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并表现出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如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满足大众的娱乐欲望而进行诸如肥皂剧、商业电影、广告等复制式的艺术生产。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由于其诞生、成长并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载体,自然而然地带有很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1、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的意义
就历史的发展背景来看,网络是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但互联网的出现却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到来,及其全面展开。而这,对于以网络为前缀的网络文学最终的大众化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品的无穷复制,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如果说机械复制将艺术的大门大大地敞开了,那么网络则将这扇“门”完全开放。网络复制已全然不同于机械复制,它是数字化的复制。如果说机械复制还带有生产性质,需要组织和成本,那么,网络复制就是一种“纯粹”的复制,不需要任何组织和成本(或者低廉到可忽略不计),随时随地(只要能够联网)都可进行;如果说机械复制会使“韵味”消失,网络复制则会原汁原味保留原作的一切。因此,网络为后现代需要的无穷复制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同时,网络对于原作的无穷复制又给予每个人进行艺术享受、参加艺术创作的机会,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应该说,机械复制的后现代时期,并不真正具备人人参与的条件,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只是生活与艺术的相互延伸。而网络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表达观点的领地。 在这一领地上,不仅人人平等参与变成了真正的现实,而且艺术与生活达到了真正的同一,艺术变成了人人可操作的举手之劳,一种最广泛的言说方式,即那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因此,网络就在加快了整个社会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无尽可能地发展既是作者又是读者的文本形式,并将之播散到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借助网络,网络文学实现了“大众化”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人们有了真正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自己创作作品的乐趣,而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展开,享有这种自由和乐趣的人将越来越多,最终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变成现实。正如美国艺术家波莱蒂所说:“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有效)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尽管“作者死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一统文学的局面,使普通的民众享有了对于文学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其参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学”。正如王朔所承认的:“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 在这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读者可以由“被动的目击者”,摇身一变而成为作品的创造者,甚至“合作的创造者”,如集体创作的互动小说、接龙小说。人在网上的写作也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与生活本身某种程度上相融合的活动,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扮演的性质,而这往往与艺术活动对于创作者心入其境的要求有某种重合性。事实上,对于很多网络写手而言,网络写作是源于自己对于某段生活的记录和思考,是面向自身,对自身感情和体验的一种交待或是设想,而非一种自觉的文学行为,即真正地实现艺术地生活。(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包括榕树下网站,都没有或很少关注这类小说,其中固然有其水准不高的原因,但作为一直强调“宽容”的评委们是不是对之给予更多的关注呢?)
而就参与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作品来看,与传统的文学评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相比,前者的“拥趸”显然比后者多出不止十倍,而且参与者的层次也远比后者复杂:前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网民,无论是学生、白领工人、企业家、下岗职工,还是一般的机械工人、农民,只要他具有创作能力,就可以参与。而后者往往局限在专业作家的领域,是属于知识分子领域内文化精英一族的活动。
2、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文学的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