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
p;变成了被寻找者。整部小说就是在演示着寻找者与被寻找者、作家与角色的相互对应与 转化过程。莫兰与莫洛伊的关系可以被看作作家与角色、叙述者与被叙述者的关系。其 实,莫洛伊故事中的一个细节就已经暗示了这一点。莫洛伊回忆道,他在去寻找母亲之 前曾蹲在一座山丘上俯视两个陌生人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他们不时地凑到一起交谈几 句,然后又分开朝着不同的方向赶路。莫洛伊给他们取名为A和C。“他们各自赶路,A 往回城的方向走去,C则走上似乎他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路。”(p.10)这两个陌生人正 是莫洛伊和莫兰的影子。莫洛伊好像更同情C,因为C的境况与他自己的情况很相似:像 莫洛伊一样,C看上去上了年纪,身体虚弱,行走不便,因此他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木 棍作拐杖。“我看着他渐渐远去,被他的焦虑困扰着,至少是一种未必属于他自己,但 他又与人分担的焦虑。谁会知道这就是我自己的焦虑在困扰他呢。”(p.12)而陌生人A 则与C截然不同,他看上去像是一个绅士,“没戴帽子,穿着凉鞋,抽着雪茄,带着他 的狗在悠闲自在地散步”。(p.13)莫兰也有吸烟的习惯,他也是像A一样有身份和地位 的人,至少在他去寻找莫洛伊之前是这样的。A和C虽然只是莫洛伊漫长旅途中遇到的过 路人,但他们却暗示了两个方向截然不同的旅行,即向着已知的领域和向着未知领域的 旅行,也暗示了小说中两个叙述者莫洛伊和莫兰之间微妙的关系。A和C的影子也在莫兰 寻找莫洛伊的旅途中隐约出现,折射出两个不同的自我。
A和C既是莫洛伊创造的两个不同人物又代表两个人格面具,他们同莫洛伊的关系就好 比莫洛伊同莫兰的关系。其实,A和C的关系暗示了作家和他笔下人物的关系,因为他们 恰好是两个英文单词Author和Character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莫兰寻找莫洛伊的旅行 就是一个作家为他的作品寻找人物的过程;而莫洛伊寻找母亲的旅行也就是人物为自己 寻找作者的旅行。莫洛伊似乎觉得母亲就是自己的作者,因为是母亲给了他生命,把他 带到了这个世界,使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就是母亲的作品。所以莫洛伊就是“一个 人物在寻找一个能把他写进故事并为他找到归宿的作家,以便使他结束无休止的流浪生 活。”(注:David H.Hesla,The Shape of Chaos: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 of Samuel Beckett,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71,p.103,p.96.)遗憾的是 他最终没有找到母亲,但他却来到了母亲的房间,占据了母亲的位置,这意味着莫洛伊 由人物变成了作者并开始写有关自己的故事。而莫兰作为一个作家在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即理性的驱使下寻找着自己的人物,但在寻找的旅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他自己的另一个 自我,于是由作家变成了他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自我最终由意识主体变成了意识客体, 并开始反观自我,批评自我。(注: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苏晓离、刘福 堂译,安徽文艺出版,1987年,第17、17页。)
贝克特在这
四、两个文本:理性与非理性、酒神世界与日神世界的对立与融合
从艺术美学和形式实验的角度,《莫洛伊》以报道的形式描绘了两个并行的、相互对 应的艺术世界。两个文本既展示了一个作家潜意识和意识的两个心理层面,又代表了两 种精神,即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曾把艺术世界概括为展示两 种精神的不断融合与不断分离的世界,这两种精神就是阿波罗(日神)精神和狄俄尼索斯 (酒神)精神。(注:尼采《悲剧的诞生》,刘崎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3页。)前 者象征着幻想、希望、理性和道德,而后者则象征享乐、放纵、疯狂和本能。只有两种 精神的合一才是艺术的本质,才能达到最本质的、真实的世界。总之,阿波罗-狄俄尼 索斯式的二元性表现了两种并行发展的创作倾向,它们通常形成鲜明的对立。(注:Hazard Adams ed.,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Irvine:Harcourt BraceJovanovich,
Inc.,1971,pp.636-638.)莫洛伊和莫兰的故事正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 真实写照,他们就是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整部小说就是在展示这两 种精神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和融合的过程。莫兰对莫洛伊的追寻意味着一个现代作家 从对理性的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对非理性的、潜意识领域的探索。正如伊迪丝·科恩所 评论的:“莫兰——莫洛伊的旅行可以被视为以尼采的美学思想为基础,脱离阿波罗的 世界,从而达到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境界的旅行。”(注:Edith Kern,“Moran-Molloy :The Hero as Author,”in Harold Bloom ed.,Modern Critical Views:SamuelBeckett,New York:Chelsea
H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37.html
A和C既是莫洛伊创造的两个不同人物又代表两个人格面具,他们同莫洛伊的关系就好 比莫洛伊同莫兰的关系。其实,A和C的关系暗示了作家和他笔下人物的关系,因为他们 恰好是两个英文单词Author和Character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莫兰寻找莫洛伊的旅行 就是一个作家为他的作品寻找人物的过程;而莫洛伊寻找母亲的旅行也就是人物为自己 寻找作者的旅行。莫洛伊似乎觉得母亲就是自己的作者,因为是母亲给了他生命,把他 带到了这个世界,使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就是母亲的作品。所以莫洛伊就是“一个 人物在寻找一个能把他写进故事并为他找到归宿的作家,以便使他结束无休止的流浪生 活。”(注:David H.Hesla,The Shape of Chaos: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 of Samuel Beckett,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71,p.103,p.96.)遗憾的是 他最终没有找到母亲,但他却来到了母亲的房间,占据了母亲的位置,这意味着莫洛伊 由人物变成了作者并开始写有关自己的故事。而莫兰作为一个作家在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即理性的驱使下寻找着自己的人物,但在寻找的旅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他自己的另一个 自我,于是由作家变成了他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自我最终由意识主体变成了意识客体, 并开始反观自我,批评自我。(注: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苏晓离、刘福 堂译,安徽文艺出版,1987年,第17、17页。)
贝克特在这
部小说中再一次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特别 是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了作家与文本、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之间的对应与互动关系。“莫洛 伊和莫兰演绎了叙述者和被叙述者之间的难题,他们不但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且 他们的故事还在结构上相互关联,似乎一个故事是另一个故事的变体。”(注:见弗洛 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苏晓离、刘福堂译,安徽文艺出版,1987年,第17、17页 。)莫兰和莫洛伊都是身兼数职的角色:莫兰是作家兼叙述者和寻找者;而莫洛伊则既 是叙述者又是被叙述者,既是外在的主人公即莫兰要创造和虚构的人物,又是莫兰内在 的自我即他追寻的目标。外在的主人公是由理性和意识把握的,而内在的自我却是由潜 意识所支配的。正是内在的莫洛伊吸引了莫兰并驱使着他去寻找和写作。结果是一个潜 意识的、反面的、放荡的自我被那个有意识的、过于自信的、英俊的自我发现,他们相 互补充,彼此同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可见,莫兰寻找莫洛伊的旅程和写作过 程揭示了一个作家同他的主人公不断对话和互换角色的过程,也揭示了作家从主人公身 上寻找真实自我的创作过程。
四、两个文本:理性与非理性、酒神世界与日神世界的对立与融合
从艺术美学和形式实验的角度,《莫洛伊》以报道的形式描绘了两个并行的、相互对 应的艺术世界。两个文本既展示了一个作家潜意识和意识的两个心理层面,又代表了两 种精神,即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曾把艺术世界概括为展示两 种精神的不断融合与不断分离的世界,这两种精神就是阿波罗(日神)精神和狄俄尼索斯 (酒神)精神。(注:尼采《悲剧的诞生》,刘崎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3页。)前 者象征着幻想、希望、理性和道德,而后者则象征享乐、放纵、疯狂和本能。只有两种 精神的合一才是艺术的本质,才能达到最本质的、真实的世界。总之,阿波罗-狄俄尼 索斯式的二元性表现了两种并行发展的创作倾向,它们通常形成鲜明的对立。(注:Hazard Adams ed.,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Irvine:Harcourt BraceJovanovich,
Inc.,1971,pp.636-638.)莫洛伊和莫兰的故事正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 真实写照,他们就是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整部小说就是在展示这两 种精神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和融合的过程。莫兰对莫洛伊的追寻意味着一个现代作家 从对理性的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对非理性的、潜意识领域的探索。正如伊迪丝·科恩所 评论的:“莫兰——莫洛伊的旅行可以被视为以尼采的美学思想为基础,脱离阿波罗的 世界,从而达到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境界的旅行。”(注:Edith Kern,“Moran-Molloy :The Hero as Author,”in Harold Bloom ed.,Modern Critical Views:SamuelBeckett,New York:Chelsea
H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