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 正文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


家所写的一切作  品都是虚构的。因此读者会对这自相矛盾的结束语感到费解:外面是否在下雨,莫兰的  故事是否真实可信?其实,莫兰在开始叙述时就已道出“或许我会写不完”,这也为小  说的结尾留下了伏笔。莫兰似乎对故事的结局感到忧虑和茫然,因为他永远也不会知道  故事的结局。这实际是在暗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作家对越来越无法把握的世界、对人生  、对作家和艺术的未来的惶惑和忧虑。诚然,对贝克特来说,现代小说已不能再用传统  的写实手法表现二战以后西方社会中人类荒诞的生存境遇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小  说实验将向何处发展?小说艺术将向何处发展?没有人能给出固定的答案。这或许就是困  扰贝克特的一个艺术难题。
  总之,《莫洛伊》以其独特的小说形式和叙事话语成为20世纪实验小说的经典。贝克  特巧妙地将“旅行”和“寻找”融入叙述和写作过程,使人感觉旅行和寻找自我的过程  就是叙述的过程,旅行的终结就意味着叙述和写作的终结。贝克特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并  不是为了给读者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是试图揭示一个作家进行艺术创作和小说实验  时的全部精神活动,并证明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真实自我,即潜意识的自我,  并实现意识主体与意识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的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从而也实现了作家与  灵魂的一次对话。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3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