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 正文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


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上,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的小说常被视为“反小说”,因而  他被称为实验小说家。谈起贝克特的实验小说,就不能不提到他创作于1947年至1950年  间的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之死》和《难以命名者》),因为它代表了贝克特整  个小说创作和小说实验的巅峰。三部曲的第一部《莫洛伊》(Molloy)的出版可以说是西  方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文学杰作之一。这部小说标志着  贝克特小说创作的根本转变,即他那极端反传统的、没有情节,甚至没有段落划分、没  有标点符号的“反小说”形式实验的开始。
  首先,从《莫洛伊》开始,贝克特不再用英语写作了,而改用法语,(注:至于贝克特  为何改用法语写作,笔者曾在《从认知危机到语言表征危机——评塞缪尔·贝克特的长  篇小说<瓦特>》中进行过探讨。见《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第52页。)但他后来又将  这些作品译成了英语。选择法语创作是贝克特小说实验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意味着贝克  特告别了自己过去的写作风格,即摆脱英语语境,特别是爱尔兰文体的束缚。第二,从  《莫洛伊》开始,他的小说从表象世界转向了自我的本质世界,叙事角度由第三人称全  知叙事视角转向了意识流的主观叙事视角并把读者引向潜意识的领域。因此,致力于研  究“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学者认为三部曲标志了贝克特从“现代主义诗学”向“后现代  主义诗学”的转变。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自有其道理。如果说贝克特三部曲以前的小说  (如《莫菲》和《瓦特》等)主要描写现代人对混沌的、不可知的外部世界的探索,从而  展示不同层面的二元对立的小说世界,那么,从《莫洛伊》开始,贝克特则试图从心理  学的深度去解构清醒/疯狂、真实/想像、意识/无意识、生/死等二元对立命题,以消解  分明的二元对立界限,进而达到一种“真正的精神现实”。(注:弗洛伊德在《释梦》  和《精神分析引论新讲》等论著中均把无意识看作是全部精神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它不但是意识的起源,而且是真正的精神现实。参见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  育出版社,2001年,第19、207页。)第三,从《莫洛伊》开始,贝克特的小说所关注的  不仅仅是现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和内心的孤独,而且更加关注小说的形式实验和小说艺术  的发展走向,因此,这些小说含有明显的元小说成分和特征。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和元  小说的层面对《莫洛伊》进行剖析与解读,以展示其主人公心灵生活的更广泛更重要的  、不被自我所意识的领域,进而揭示贝克特对人的本质和对作家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思  考。
  《莫洛伊》无论是在叙事技巧和话语模式上,还是在故事情节上,都比贝克特以前的  作品更加晦涩难懂。小说由两份文字构成,分别记述了两个主人公莫洛伊和莫兰自我探  索的意识流轨迹:莫洛伊在他母亲生前住过的小屋里回忆他寻找母亲、寻找故乡的经过  ,并试图把这一切用文字记录下来;莫兰作为一个侦探奉命去荒郊野外寻找失踪的莫洛  伊,为的是写一篇有关他的报道。两份文字好像是两个独立的文本,但它们又相互关联  ,相互对应,有时交叉叠合,错综复杂。最让读者迷惑不解的是两个主人公莫洛伊和莫  兰究竟是什么关系。对此,西方的一些评论家曾做出种种解释,得出过不同结论。有的  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有的认为是兄弟关系,也有的认为他们就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物  ,而更多的评论家则认为莫洛伊和莫兰其实就是一个人,因此,两篇报道是关于一个人  的故事。笔者认为,莫洛伊和莫兰既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又代表两个人格面具和心理层面  。若从叙事学和心理学的深度去解读,不难发现两个主人公实际上是叙述主体/叙述客  体、意识主体/意识客体,也是理性自我/非理性自我的关系。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暗示  出一个完整人格的两个不同侧面,也暗示了一个作家的双重自我,同时他们各自的报道  揭示出两种不同的构思故事的方法。因此《莫洛伊》不仅仅描述了主人公探寻真实自我  的旅程,同时也记述了一个作家如何构思小说的心路历程。
      一、莫洛伊:一次回归母亲王国的俄底浦斯旅行
  小说的第一部分以莫洛伊寻找母亲为线索展开。莫洛伊是一个腿脚不便而又失去大部  分记忆的中年人,小说开始时他被困在已故母亲的房间里不停地写作。他的任务是把他  寻找母亲的漫长旅程,也就是把他来此之前的冒险经历用文字记述下来。每个星期都会  有一个陌生人来取走他写好的文稿并付给他稿酬。至于莫洛伊的来历、身世、职业,作  者未做任何交代,莫洛伊本人对这一切也搞不清楚。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寻找母亲?母亲  是否还活着?他也不知道自己最终是怎么来到母亲房间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把  寻找母亲的经过写下来?如他自己叙述的:“我在我母亲的房间里……我不知道自己是  怎样来到这里的……我现在想做的是把我能够记忆的东西讲出来,然后告别人世,结束  我的一生……但是我不是为了钱而写作。为了什么?我不知道。”(注:Samuel  Beckett  ,Molloy,New  York:Grove  Press,1970,p.7.文中《莫洛伊》的引文均由笔者译出,下文  中的引文页码均直接置于文中括号内。)莫洛伊回忆自己在旅途中历经磨难,在崎岖艰  险而又彼此相似的道路上跋涉。最后他来到荆棘众生的丛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腿病  越来越严重,开始时骑着一个破旧的自行车,后来只能靠双拐行走,最后他无法站立,  只能在丛林中爬行,终因体力不支而倒在森林旁的深沟里,莫洛伊寻找母亲的旅行也到  此结束。莫洛伊寻找他母亲的过程也是他的叙述过程。他最终没有找到母亲,因此,他  的叙述也以他寻找母亲的失败而结束,这也意味着他创作的失败和终结。那么,我们不  禁要问,他为什

么要寻找母亲?母亲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寻找母亲”原本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主题,因为在传统的文艺作品中,“母亲”往  往是圣洁、善良、美好的形象,她能够唤起人们最美好的情感和发自心底的爱。在西方  基督教的传统中,母亲是女神和圣母的表征。然而,在《莫洛伊》中,“寻找母亲”这  一主题却被异化了,因为在这里,母亲的形象同崇高、圣洁、美好这些字眼儿丝毫沾不  上边。正像安德鲁·K肯尼迪所评论的:“这个关于母亲形象的‘高尚主题’被降至‘  卑下主题’的底部,表现的竟是怪诞离奇、荒唐可笑的琐事。”(注:Andrew  K.Kennedy,Samuel  Beck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3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