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暧昧,由精英这个词延伸出大众这个概念,对大众/大众文化的态度成为确认一种精英立场的标准,或者说在承认精英身份之前,无可逃避地要面对一种大众视野的挑战,
[13]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消费社会是与后现代有关的概念,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历史条件,是逐渐形成的社会构造,它的生成、扩大、与表现直接受制于各地资本主义体质下的经济生产,如果将资本流动视为三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推动全球化运动过程中的核心参考坐标,那么消费社会的形成,在特定的在地空间里,几乎全然奠基于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没有资本的快速全球化,就没有消费社会的出现(参考陈光兴著《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一文中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述,文章张贴在http://go4.163.com/gadfly1974/articles/local99.htm链接上);消费主义,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时尚,与西方社会日益增长的商业化和大众消费有关,消费主义不仅影响商品的性质与商家生产政策,也影响到个人、集体和性别在购物、消费(如音乐)等方面的身份认同,同时影响到文化理论的变化(参考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288页)。
[14]在许宝强、汪晖选编的《发展的幻象》一书,对建立在以西方线形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发展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所谓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15]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参见[美]诺姆·乔姆斯基著,徐海铭、季海宏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16]转引[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2页。
[17]借用戴锦华著《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中的说法,原文如下"如果我们将90年代错综纷繁的文化图景喻为一处话语,称谓与’叙事’之网,那么,王小波以及写作刚好是其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网结。"该文选自王毅主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第136页。
[18]《三联生活周刊》上关于王小波的文章皆出自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31页。
[19]《一个自由分子》,主笔苗炜,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页。
[20]为了避免混乱,我用"作者"专指"王小波","论述者"专指"论述王小波的人"。
[21]关于"自由撰稿人"的概念参考丁东、谢泳著《论自由撰稿人--以王小波为例》,选自魏群主编《2001-2002·东方·人文备忘录》,第202--20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3月。
[22]《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朱伟著,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0--23页。
[23]文中提到,1995年9月,朱伟接手编《三联生活周刊》时曾邀请王小波为其写文章,后来王小波成为杂志的子栏目《晚生闲谈》的专栏作者,王小波重要的思想随笔大部分发表与此。
[24]这是朱正琳(在《东方》工作)在1994年9月28日华夏出版社专门为王小波举办的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25]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中《第一卷,第一章,我们是"另一类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11页。
[26]参见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对昆德拉的解读《沉重的肉身》一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69--104页。
[27]《自由一代的阴阳两界》,记者李伟、刑慧敏著;《熵增时代的自由分子》,无名氏著;《一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成长史》,李红旗著;三篇文章连续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5--29页。
[28]本文几乎在每本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选中都会出现,下面的引文取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163--166页。
[29][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9页。
[30]《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主笔舒可文,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9--31页。
[31]文中标注朱正琳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策划人。
[32]把知识分子作为理解王小波的关键词,可以从一个有趣事情中看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在祝勇主编的一本叫《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一部关乎命运的争鸣录》的书中,里面只收入了王小波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不幸》,却在书的前面特别突出地标著"王小波等著",似乎有意突出王小波与这里的知识分子话题的关联。
[33]艾晓明著:《成长岁月--与宋华女士、王小平先生谈王小波》,选自艾晓明、李银河著:《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第75--105页。
[34]《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7页。
[35]《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1页。
[36]参见[美]阿尔文·古尔德纳著,杜维真等译:《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1月。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知识分子是一个形成之中的阶级,他向所有的形成之中、上升之中的阶级一样,它已经有了对于权力、政权的诉求,并且还探讨了知识分子角色的问题。
[37]《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2页。
[38]参见[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39]很多学者曾经指出说知识分子这个词本来就不是全球性的,它只属于两个特别的国家即俄国和法国,在这两个特别的国家里知识分子成为一种特别的传统,所以要研究知识分子史似乎不可能饶过俄国和法国的知识分子的历史。
[40]记得我刚入学时,上历史系阎步克老师的课,阎老师没有给我们推荐历史学的专著,而是让我们有空读一读《顾准文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我的精神家园》,现在想起来,1998年正是顾准、陈寅恪和王小波作为"文化英雄"呈现在九十年代的文化空间的时候,此事可以作为把顾准、陈寅恪和王小波放置在一起谈论的一个佐证吧。
[41][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页。
[42]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参见王岳川著《中国镜
[43]参见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中的第一章《90年代文化英雄的符号与象征--以陈寅恪、顾准为中心》(杨早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44]王小波曾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知识分子的不幸》,谈的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时代,则不理智起源于价值观与信仰欺骗,实际上还是在谈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道德自恋。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8页。
[45]王小波笔下的人物面对文革这个权力体制时,采取的显然不是一种压迫/反抗的二元对立的姿 《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075.html
另外,精英又特指那种不能容忍/认同大众文化(当然,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被认为是恶俗的、附庸的,尽管大众文化确乎也是如此)的保守立场甚至在中国本土语境中被形塑成保守的力量,所以,贸然使用"精英"这个词是很危险的,但在这里又很难使用其他的语汇来表达。
[13]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消费社会是与后现代有关的概念,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历史条件,是逐渐形成的社会构造,它的生成、扩大、与表现直接受制于各地资本主义体质下的经济生产,如果将资本流动视为三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推动全球化运动过程中的核心参考坐标,那么消费社会的形成,在特定的在地空间里,几乎全然奠基于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没有资本的快速全球化,就没有消费社会的出现(参考陈光兴著《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一文中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述,文章张贴在http://go4.163.com/gadfly1974/articles/local99.htm链接上);消费主义,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时尚,与西方社会日益增长的商业化和大众消费有关,消费主义不仅影响商品的性质与商家生产政策,也影响到个人、集体和性别在购物、消费(如音乐)等方面的身份认同,同时影响到文化理论的变化(参考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288页)。
[14]在许宝强、汪晖选编的《发展的幻象》一书,对建立在以西方线形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发展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所谓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15]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参见[美]诺姆·乔姆斯基著,徐海铭、季海宏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16]转引[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2页。
[17]借用戴锦华著《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中的说法,原文如下"如果我们将90年代错综纷繁的文化图景喻为一处话语,称谓与’叙事’之网,那么,王小波以及写作刚好是其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网结。"该文选自王毅主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第136页。
[18]《三联生活周刊》上关于王小波的文章皆出自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31页。
[19]《一个自由分子》,主笔苗炜,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页。
[20]为了避免混乱,我用"作者"专指"王小波","论述者"专指"论述王小波的人"。
[21]关于"自由撰稿人"的概念参考丁东、谢泳著《论自由撰稿人--以王小波为例》,选自魏群主编《2001-2002·东方·人文备忘录》,第202--20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3月。
[22]《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朱伟著,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0--23页。
[23]文中提到,1995年9月,朱伟接手编《三联生活周刊》时曾邀请王小波为其写文章,后来王小波成为杂志的子栏目《晚生闲谈》的专栏作者,王小波重要的思想随笔大部分发表与此。
[24]这是朱正琳(在《东方》工作)在1994年9月28日华夏出版社专门为王小波举办的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25]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中《第一卷,第一章,我们是"另一类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11页。
[26]参见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对昆德拉的解读《沉重的肉身》一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69--104页。
[27]《自由一代的阴阳两界》,记者李伟、刑慧敏著;《熵增时代的自由分子》,无名氏著;《一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成长史》,李红旗著;三篇文章连续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5--29页。
[28]本文几乎在每本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选中都会出现,下面的引文取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163--166页。
[29][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9页。
[30]《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主笔舒可文,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9--31页。
[31]文中标注朱正琳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策划人。
[32]把知识分子作为理解王小波的关键词,可以从一个有趣事情中看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在祝勇主编的一本叫《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一部关乎命运的争鸣录》的书中,里面只收入了王小波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不幸》,却在书的前面特别突出地标著"王小波等著",似乎有意突出王小波与这里的知识分子话题的关联。
[33]艾晓明著:《成长岁月--与宋华女士、王小平先生谈王小波》,选自艾晓明、李银河著:《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第75--105页。
[34]《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7页。
[35]《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1页。
[36]参见[美]阿尔文·古尔德纳著,杜维真等译:《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1月。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知识分子是一个形成之中的阶级,他向所有的形成之中、上升之中的阶级一样,它已经有了对于权力、政权的诉求,并且还探讨了知识分子角色的问题。
[37]《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2页。
[38]参见[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39]很多学者曾经指出说知识分子这个词本来就不是全球性的,它只属于两个特别的国家即俄国和法国,在这两个特别的国家里知识分子成为一种特别的传统,所以要研究知识分子史似乎不可能饶过俄国和法国的知识分子的历史。
[40]记得我刚入学时,上历史系阎步克老师的课,阎老师没有给我们推荐历史学的专著,而是让我们有空读一读《顾准文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我的精神家园》,现在想起来,1998年正是顾准、陈寅恪和王小波作为"文化英雄"呈现在九十年代的文化空间的时候,此事可以作为把顾准、陈寅恪和王小波放置在一起谈论的一个佐证吧。
[41][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页。
[42]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参见王岳川著《中国镜
像--90年代文化研究》:《第三章 知识分子:思想命运与精神定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54-113页。
[43]参见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中的第一章《90年代文化英雄的符号与象征--以陈寅恪、顾准为中心》(杨早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44]王小波曾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知识分子的不幸》,谈的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时代,则不理智起源于价值观与信仰欺骗,实际上还是在谈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道德自恋。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8页。
[45]王小波笔下的人物面对文革这个权力体制时,采取的显然不是一种压迫/反抗的二元对立的姿 《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