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bsp;第2期上,阐述了对诗歌现代化的看法。到20世纪末为止,中国大陆的诗歌理论界虽然  没有召开有关诗歌现代化的专题性研讨会,但是诗歌现代化的精神却或明或暗地始终贯  穿在大大小小的诗歌论争中。至于我们上文所谈关于诗歌现代化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在  新时期的新诗理论著作与论文中更是被广泛涉及到。实际上,诗歌现代化始终是20世纪  中国新诗理论的中心话题之一。诗论家正是出于对诗歌现代化的关切,才为我们的诗坛  奉献了众多的理论精品。可以这样说,中国新诗理论是伴随着“五四”前后诗歌现代化  的声浪应运而生,同时又在诗歌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完善与发展的。
      二、诗体解放与诗体变革
  “诗体大解放”的提出,是中国诗歌理论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中国是个诗歌的泱泱大国,然而就诗的体式与形态而言,直到20世纪初,与唐宋时代  稳定下来的格局并无太大区别。当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发生了  巨大变化,而中国诗歌却还是穿着唐宋时代的古装,迈着老态龙钟的步子,这种情况又  怎能继续下去呢?
  晚清的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主张“别创诗界”;谭嗣同、夏曾佑等强调以“  新学”知识、学理、名词等入诗,以求“冲决词章之网罗”;到梁启超振臂一呼,提出  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在暮气沉沉的晚清诗坛炸响了一声惊雷。然而梁启超对“革命  ”二字却有其明确的界定:“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  。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又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类也。能以旧风格含新  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注: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六三》,见《饮冰室诗话  》,第5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可见,梁启超强调的是在保留“旧风格”  即旧的形式的前提下来创造新的意境,因此“诗界革命”虽标榜“革命”,但其改良主  义的实质却是不言自明的。
  直到1919年10月,胡适《谈新诗》的发表,一场在诗歌领域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才算开始了。《谈新诗》是新诗运动初期的一份纲领性文献,其着力张扬的便是“诗体  的大解放”:
  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  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  ,是不拘格律的。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却不知  道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  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因此  ,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有了这一层诗体的解放,  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五七言  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  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注:胡适:《谈新诗》,见《中国  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95页,第298—299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版。)
  可以说,“诗体的大解放”正是胡适新诗理论的灵魂:“我们做白话诗的大宗旨,在  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  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注:胡适:《答朱经  农》,见《胡适文存》卷一,第67页,黄山书社1996年版。)。在胡适看来,只要诗体  解放了,新诗的其他问题诸如写作方法等便会相应解决。如果说梁启超呼唤的“诗界革  命”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是在保留旧形式的前提下倡导内容的革新,因而是一  种不彻底的文学改良的话,那么胡适的“诗体的大解放”的主张,则鲜明地表现了一种  诗体革命的意识,即把诗歌形式的革新作为新诗建设的核心。因为比较而言,诗歌的内  容要更活泼一些,不断地在流动与变化之中,而诗歌的形式则要稳定得多,其历史的惰  性要更大,对诗歌形式的改造,要比在旧形式中填充新的内容艰难得多。黄遵宪、谭嗣  同、夏曾佑、梁启超等“新派诗”和“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以新的知识、学理、名词  入诗,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应该改变旧诗的形式。而  胡适的“诗体的大解放”则是向旧诗的最顽固的堡垒开炮,是啃的最硬的骨头。可以说  ,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的建立正是从诗体的解放开始的。
  胡适的“诗体大解放”的思想在新诗诞生的初期之所以被当时的新诗人广泛接受,并  成为新诗运动的指导纲领,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作为形式范畴的诗体,尽管有其稳定性,但是  也一直在缓慢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若用历史进化的眼光来看中国诗的变迁,方可看出自  《三百篇》到现在,诗的进化没有一回不是跟着诗体的变革而来的。胡适在《谈新诗》  中列举了中国诗史上的诗体的四次大解放:由《三百篇

》的“风谣体”到南方的骚赋体  ,这是第一次解放;由骚赋体到汉以后的五七言古诗,这是第二次解放;由五七言诗变  为句法参差的词,这是第三次解放;“直到近来的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  ,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  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是第四次的诗体大解放。这种解放,初看去似乎很激  烈,其实只是《三百篇》以来的自然趋势”(注:胡适:《谈新诗》,见《中国新文学  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95页,第298—299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这一说法,得到了新诗人的广泛认同。郭沫若在随后不久,在他的《论诗三札》中也表  示了类似的看法:古人用他们的言辞表示他们的情怀,已成为古诗,今人用我们的言辞  表示我们的生趣,便是新诗。再隔些年代,更会有新新诗出现了。郭沫若的话,不仅充  分肯定了新诗出现的顺理成章,而且预示了未来的现代诗的出现。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  代之交,中国大陆诗坛出现的具有现代色彩的“朦胧诗”和“新生代诗”,不正是郭沫  若所预言的那种“新新诗”吗?
  其二是胡适提出的“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的精神特征。胡适曾高  度评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文艺复兴是个真正的大解放的时代。个人开始抬起  头来,主宰了他自己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维护了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注:胡适:《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04页,中华书局1993  年版。)。在他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  对人的解放的呼唤。郁达夫也曾说过,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  现。从前的

《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12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