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操纵
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15页
(5) 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120页
(6) 参见《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64至165页
(7)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6至37页
(8) 乔治·萨杜尔《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版,179页
(9)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113页
(10) 参见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第三章
(11)&
(12) 参见大卫·普特男的《不宣而战――欧洲视听业的现状及其对美策略》,《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2期
(13) 阿多尔诺《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外国美学》第9辑
(14) 霍克海默《艺术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264页
(15)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页;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117页、113页
(16) 有关巴西电视剧的产量及经济收,可参见2000年6月27日《参考消息》6版《巴西电视剧出口创收》一文
(17)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99页
(18) 王朔《我看大众文化》,《天涯》2000年2期
(19) 同(14),273页
(20) 霍克海默《艺术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265、274页;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198页
(21) 参见弗·詹姆逊的《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 同(9),137页
(23) 同(9),145页
(24) 阿多尔诺《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外国美学》第9辑,384、385、387、392;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199页
(25) 同(9),135至136页
(26) 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至12页
(27) 参见吴晓黎《作为关键词的"大众":对二三十年代中国相关讨论的梳理》,《思想文综》4,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篇论文对于"大众"一词辩之甚详
(28)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77页,397页
(29) 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28页;斯图亚特·霍尔《后现代主义与接合理论》,《思想文综》4
(30) 参见理查·戴尔《娱乐和乌托邦》,《思想文综》4,弗·詹姆逊《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97至98页
(32) 费斯克《大众经济》,参见《文化研究读本》227、230、233、239、240、242页
(33) 约翰·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重组话语频道》, 麦永雄 柏敬泽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86页
(34) 这个事件的介绍可见《读书》2000年2期吕新雨《媒体的狂欢》一文
(35)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249至250页
(36) 参见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版
(37) 参见弗洛伊德《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8) 对于柯受良飞越黄河壶的深度报道可参见孙健敏的《是"英雄壮举"还"商业刺激"》一文,《文汇报》1997年5月31日。我想说明的是,这里的英雄壮举与商业刺激恰恰是二位一体的。作为这个事件的余波,诸如摩托车、自行车飞越黄河之类因为缺乏政治性主题而没有得到传媒的同等待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215.html
(5) 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120页
(6) 参见《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64至165页
(7)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6至37页
(8) 乔治·萨杜尔《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版,179页
(9)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113页
(10) 参见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第三章
(11)&
nbsp; 有关《急诊室的故事》的分析可参见林鹤在《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之前的译序
(12) 参见大卫·普特男的《不宣而战――欧洲视听业的现状及其对美策略》,《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2期
(13) 阿多尔诺《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外国美学》第9辑
(14) 霍克海默《艺术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264页
(15)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页;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117页、113页
(16) 有关巴西电视剧的产量及经济收,可参见2000年6月27日《参考消息》6版《巴西电视剧出口创收》一文
(17)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99页
(18) 王朔《我看大众文化》,《天涯》2000年2期
(19) 同(14),273页
(20) 霍克海默《艺术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265、274页;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198页
(21) 参见弗·詹姆逊的《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 同(9),137页
(23) 同(9),145页
(24) 阿多尔诺《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外国美学》第9辑,384、385、387、392;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199页
(25) 同(9),135至136页
(26) 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至12页
(27) 参见吴晓黎《作为关键词的"大众":对二三十年代中国相关讨论的梳理》,《思想文综》4,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篇论文对于"大众"一词辩之甚详
(28)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77页,397页
(29) 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28页;斯图亚特·霍尔《后现代主义与接合理论》,《思想文综》4
(30) 参见理查·戴尔《娱乐和乌托邦》,《思想文综》4,弗·詹姆逊《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97至98页
(32) 费斯克《大众经济》,参见《文化研究读本》227、230、233、239、240、242页
(33) 约翰·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重组话语频道》, 麦永雄 柏敬泽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86页
(34) 这个事件的介绍可见《读书》2000年2期吕新雨《媒体的狂欢》一文
(35)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249至250页
(36) 参见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版
(37) 参见弗洛伊德《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8) 对于柯受良飞越黄河壶的深度报道可参见孙健敏的《是"英雄壮举"还"商业刺激"》一文,《文汇报》1997年5月31日。我想说明的是,这里的英雄壮举与商业刺激恰恰是二位一体的。作为这个事件的余波,诸如摩托车、自行车飞越黄河之类因为缺乏政治性主题而没有得到传媒的同等待遇
《启蒙与操纵(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