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世界文学论文 >> 正文

雾梦迷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看斯嘉丽的梦的解析


了素材和灵感。一战的风波第一次让玛格丽特体验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1918年,即玛格丽特18岁时,她结识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亨利有着英俊的外表,诗人般的气质,这便是玛格丽特心中的“卫希礼”;但战争夺去了这个年青人的生命,这也给玛格丽特带来了毕生的痛苦。
  
  母亲梅贝莉去世,使玛格丽特成为她父亲和长兄生命中唯一的女人。母亲一直是父亲生活的动力和勇气,是玛格丽特无法取代的位置。如同斯嘉丽一样,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同狂放不羁的厄普肖结识,并凭着一时的冲动与一个酗酒成性的恶棍结婚。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败告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格丽特如何将个人经历糅合进小说之中。庄园与父母的关系大致与真实相似,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对于艾伦形象的描述,艾伦的强大是内心的善良坚强勇敢的感召性力量,而玛格丽特的母亲则未必是一位如此温柔和婉的女性。玛格丽特为艾伦塑造了一段年轻时期刻骨铭心的爱恋,母亲对于父亲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少女的爱慕,母亲的形象虽然光辉完美却是与斯嘉丽的本我格格不入的,相反父亲的爱尔兰血统则在斯嘉丽身上有了如此明显的体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伊拉克特拉情结的再现呢?母亲的强势令玛格丽特敬畏且自卑,于是在书中母亲对于婚姻是有精神上的不忠的。而斯嘉丽最后则成为了拯救塔拉,与父亲心意相通的人。第二个重大的修饰在于卫希礼这个人物的设定。卫希礼自然是玛格丽特初恋的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的投射,但是在书中卫希礼从不爱斯嘉丽,更奇特的是他从战争中存活了下来并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无用之人。第三个重大的修饰则是瑞德-巴特勒这个核心形象的设定。很明显这个充满恶棍气质却痴心一片的角色来自于玛格丽特第二任丈夫厄普肖和第三任丈夫马什的结合。厄普肖风流落拓,马什则体贴专情,是斯嘉丽的真爱。
  
  玛格丽特最先完成的是飘的最后一章,也即是最先完成对斯嘉丽梦的解密:斯嘉丽在凶险的迷雾之中寻找的是瑞德·巴特勒——温暖和安全的所在。但是由我们来解梦的时候,却只能把这一章当做是玛格丽特梦的一部分:她真正无法面对的是失去毕生挚爱——完美的卫希礼的伤痛以及嫁给一个弃她而去的风流恶棍的羞耻悔恨。斯嘉丽从来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玛格丽特,事实上,斯嘉丽是玛格丽特的本我与自我,而媚兰则是玛格丽特的超我。玛格丽特将卫希礼完整的爱情留给了道德完美,如同母亲一样的媚兰,或许只有这样,玛格丽特才能将她灵魂最美的一部分与挚爱之人葬在一起。更加使她无法面对的是厄普肖的背弃,故而她将马什的形象也柔和在瑞德身上以此来安慰自己内心的伤痕——厄普肖是爱自己的,自己并没有被无情地遗弃。
  
  四、结语
  
  书中的迷雾之解恰恰是作者人生迷雾的一道屏障。正与古人的一句词契合: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迷雾之中寻找的那个桃园正是玛格丽特一生不愿面对的真相:永远难以企及的母亲(或者媚兰)的完美道德形象;永远失去此生挚爱的完美的爱人克利福特·亨利少尉;永远无法修正的不顾反对嫁给恶棍却惨遭背弃的羞辱经历。斯嘉丽可以一直期盼明天,而玛格丽特本人却在不能改变的遗憾当中横祸而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仅为许多患者缓解了精神的症候,同时也为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一把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既是一名值得我们尊敬的医生,亦是一位另类的艺术批评家

《雾梦迷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看斯嘉丽的梦的解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23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世界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