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日记:走向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邱吉尔
(另两篇) 因为看过邱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你的内心是很佩服邱吉尔的——以前只有读狄奥多·蒙森的著作《罗马史》时有过类似的感觉,历史学家而获诺贝尔奖,邱吉尔和蒙森是当之无愧的,就像哲学家获奖,罗素和萨特是当之无愧的一样。不过,你在国内看的邱吉尔的书是中文版,有删节,出版者为什么要删节?他们又有什么权利删节?翻译者为什么同意删节?你一直搞不清楚,搞清楚了也没有意义。在剑桥的时候,你有机会查一下邱吉尔著作的原版,但是,翻了一翻,想了一想,你还是放弃了,太难了,对于中文出版者来说,删节邱吉尔的著作很容易,随手划掉一些章节,但是,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要核对整整11卷回忆录,那可是个浩大的工程。这个情况,就如同你看《李光耀回忆录》一样,你渴望看到全本的,但是,你只能得到删节的。所有的书,经过出版者,就这样都被洗刷了一过,你不能表示不同意。
在巴黎,在亚历山大三世桥的一端,你看到了邱吉尔的像,他穿着大衣,拄着手杖,带着军帽,这个像和后来你在伦敦英国国会前广场上看到的邱吉尔的像非常相似。在你的心目中,邱吉尔一直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可是为什么,在法国,人们却把他塑成了一个军人?
邱吉尔的雕像背向1900年万国博览会展馆,两座展览馆一大一小,建筑的外形极具法国古典韵味——它和周边的街道极其和谐,如果你没有看介绍,你甚至不会知道它是1900年的作品,不过,它们又有现代气派,特别是大宫那巨大的玻璃制成的穹顶以及屋顶四角的四马战车雕像,那是真正的新古典风格的杰作。两座展览馆高大的正面墙壁上装饰着各种雕像,可以想象,当初它们一定是非常辉煌的。你到的时候,它们已经有些落寞了,有些雕像黯淡了,有些墙砖失去了棱角,2004年的夏天,它们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脚手架中,它们正在修理。
在它们的背景中,邱吉尔像倒是显得有些小了——法国人把邱吉尔直接塑造在地上,不注意的话,你还真看不出来。你在想,这条街为什么叫邱吉尔大道(Avenue Winston Churchill),这个时候,你就看到了邱吉尔像,它像是专门站在那里为你解惑的——一个现代人,现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它的雕像就显得过于写实了,邱吉尔的头甚至有一点点下倾,像是在看着地面,害怕走路摔跤的样子,总之不够高大,没有古典雕像那种伟大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在那些古典主义的雕塑的映衬下,显得有点灰暗。——是不是现代人已经和“伟大”绝缘?无论他有何丰功伟绩,抑或著作等身?现代人可以建立功绩,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已经不能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有着神性光辉的人相比了?
邱吉尔的伟大自然是不必说的,前年一项英国民意测验显示,邱吉尔被英国人推崇为英国第一伟人,他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凌驾于剧作家莎士比亚、为英国赢得海上霸权的海军上将纳尔逊之上。在11卷本的《回忆录》中,邱吉尔的确显示了极其高超的叙述技巧——在头绪纷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中,梳理因果关系,截去枝蔓,他的叙述要越过那些迁迁延延的岔道,非常不容易,要知道,每一个岔道都可能让他陷入历史陷阱,这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的头脑,还要文学家的笔墨——在邱吉尔笔下流淌下来的不是干巴巴的事件,还是妙趣横生故事、印象深刻的历史教训。邱吉尔说,创造历史的方法就是把它叙述出来,的确,他做到了。
不过,这些在我看来还不算什么,邱吉尔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对民主的尊重和坚守。他是带领英国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获得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首相,可以说,是英国人民的“伟大救星”、英国人民的“红太阳”。但是,在战后1945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他所属的保守党却失败了,他没有能够连任首相。如果换到东方,一个对国家贡献那么大的领袖,一个现任的领导人,他会尊重民意,放弃自己的领导权吗?他会认为人民亏欠了他,他会整治他的子民,他会给那些不选他的人民扣上叛国的帽子,让他们常常反国家最罪的滋味,他会选择让他的人民去坐牢,而自己永远占据伟大领袖的位置。如何衡量一个领袖的贡献?我认为不在于看是如何上台以及在台上的时候做什么,而在于他如何下台!他是选择在还政于民,在民主选举中尊重民意自愿下台,还是贪恋权位,做打江山、坐江山的皇帝梦。从这个出发,我非常敬仰邱吉尔的那句话――那句平淡无奇的话,却可以当得上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明言来对待,当泰晤士报专栏记者问他对选举结果有何感想的时候,他淡淡地说:“酒店关门,我就走人。”是啊,“酒店关门,我就走人”,对一个政治家来说,失去职务,失去了人民的委托,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但是,邱吉尔,说出来了,轻松地说出来了,他大大方方地离开了首相府。他当然没有放弃他的政治使命,战后英国人民需要一个新的政府领导重建,没有选择他执政,但是,依然需要他作为反对党领袖监督执政的工党,。他对此兢兢业业,在首相位置上的时候,他忠于国家,在野的时候,他同样忠于自己的国家――议会政治的本质也就在这里,在议会政治体制中,不仅仅执政者可以发挥治理国家的才能,主导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进程,在野者也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积极谋划国家政治进步的蓝图,也。的确,邱吉尔在野期间并没有放弃他的工作,他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认真地研究英国社会和法律,积极地提出各种建议和批评,帮助政府做得更好,。也正因此,他才能重新获得英国人民的爱戴,19151951年他领导保守党再次贏得选举,他又出來担任首相。
'P>
邱吉尔作为首相第一次向下院发表演说时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出来的,只有鲜血、辛勤、眼泪和汗水。”'P>
作为政治家,他有卓绝的预见力。1936年,欧洲还在为张伯伦忍辱带来的和平庆幸的时候,他预见到独裁者希特勒占有欧洲的野心,等到1939年,希特勒表示不占有整个欧洲决不绝不满足时,人们才发现这位政治家的伟大。对此,尼克松、布什等都非常佩服,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只有在1939年,当希特勒最后表明,不征服欧洲他决不绝不满足时,我们才开始认识到邱吉尔一直是多么英明,他的预言多么准确!” 尼克松还说,“邱吉尔从来不愿遵循常规,认为这样会束缚他的个性。他对那些依靠限制他人的创造性来保住自己地位的人们来说毫无用处。他被那种把生活减少到最低值的爱事事计较的官僚思想气得发狂。他藐视下级官员们那种思想界限森严,禁止任何人超越一步的心理状态。”尼克松不愧是一个同样的杰出政治家,他对邱吉尔感同身受,他知道邱吉尔的内心,那天才的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内心——在这个基础上,尼克松说,邱吉尔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真是太对了,!邱吉尔的伟大和他的艺术气质有关,但是,同时,作为政治家,他的伟大一定和他对民主价值的毫无保留的尊重,对独裁统治的深刻毫不妥协的怀疑有关。很有意思,他和希特勒很接近,都是演讲天才,杰出的作家,他们在绘画的爱好,军事上的天赋甚至也一致,但是,一个成了挽救文明的英雄,一个却成了人类的敌人,为什么呢?一个相信民主,遵守民主的律法,而另一个,相信独裁,只愿意用刀剑解决问题。论文海外日记:走向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邱吉尔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GXi$2Zx3=3p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