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正文

谈当前文学批评的规范与标准


括作家和其他的批评家或理论家)并没有赋予批评家法律上的裁决权。
  既然作家和批评家和读者都是独立的、平行平等的,那么,他们是否可以我行我素。彼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说他们是独立的、平行平等的是强调他们各自的独立品格,而不是否定他们之间的联系,其实他们之间,特别是创作与批评之间的联系又是非常密切的,是互补互动的。就像生活的多彩多姿能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一样,创作的繁荣多样也能绐批评提供鲜活的素材,而多样的、健康向上的文艺批评又能回过头来促进创作的提高和繁荣,这就是创作与批评之间的互补互动的密切关系。
  总之,笔者认为,当前文艺批评的混乱、“失语”或“缺席”状态,是由于文艺批评的独立品格的失落。文艺批评的独立品格包括两个方面,即批评家的独立品格和文艺批评自身的独立品格。就批评家的独立品格来说:一是指批评家的高尚的独立的人格;一是指批评家要遵循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批评,批评家的高尚的独立的人格是指在批评时把自己的偏狭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地达到批评的客观公正;批评家要遵循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批评,是指批评家在批评时要符合文艺批评的规范,要采用科学的、适当的批评标准。文艺批评的失范或混乱,说到底是批评标准的混乱。而要确定文艺批评标准,重要的还是要确定价值标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最高的价值标准,而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妨还有一个最低的价值标准,这个最低的价值标准可以延续五四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可以在这一价值标准指导下确定。大体上说,评价作品,应主要从审美、价值和道德三个方面来衡量;评价作者,应该和同时代作家来做横向比较并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就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品格来说,作家、批评家与读者之间根本没有高下优劣的等级之分,更没有主从或隶属之别,他们之间是平行、平等、互补互动的。创作是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批评是以作家作品为素材,二者同为精神劳动。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理论批评,决不仅仅是给某个或某几个作家来看的,而是面对全人类的精神成果,是给广大读者看的,是要和理论家和批评家进行精神对话。作家和批评家的工作有联系但又是分别独立的,是具有不同的性质的,即具有“诗”和“思”的不同,创作是“诗”,而批评却是科学的“思”。批评家也决不是君临作家和读者之上的审判官。创作与批评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文艺批评是有自己的独立品格的。
  收稿日期:2002-10-02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J].北京文学,1998,(10).
  [3] 王朔.我看鲁迅[J].收获,2000(2).
  [4] 秦弓.学术批评要有历史主义的态度[N].人民政协报,2000-02-04.
  [5] 李建军.关于“酷评”[J].文学自由谈,2001(4).
  [6] 葛红兵.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J].芙蓉,1999(6).
  [7] 钱钟书.管锥编,398.
  [8] 李建军.关于文学批评和陕西作家创作的答问[N].文学报,2001-01-11.
  [9] 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J].国风半月刊,3(8).
  [10] 论戏剧诗,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 小说,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M].北京大学出版杜,1985.
  [12] 晨报.副刊诗镌[N].1926-05-13.
  [13] 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文存一集[M].安徽:黄山书杜,1996.
  [14] 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文存二集[M].安徽:黄山书社,1996
  [15]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 刘xuǎn@②.闻一多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

,1983.
  [17]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一[M].
  [18]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9] 钱钟书.人、兽、鬼[M].北京:开明书店,1946.
  [20] 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1] 钱钟书.论学文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22] 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3] 晨报.副刊西滢致启明[N].1926-01-30.
  [24] 晨报.副刊西滢致志摩[N].1926-01-30.
  [25] 梁实秋.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N].载上海实事新报·学灯1927-06-04.
  [26] 高长虹.走到出版界—1925年[J].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
  [27] 高长虹.我走出了化石的世界,待我吹送些新鲜的温热进来[N].上海狂飙周刊1927-01-09(14).
  [28] 杜荃.文化战线上的封建余孽载[J].创造月刊2卷(1)期.
  [29] 苏雪林.陈漱渝著冬季到台湾来看雨[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杜,1998.
  [30] 王富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学评论,2000.
  [31] 论戏剧诗,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2]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0.
  [33] 郭沫若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2.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王加夫
    @②原字火加亘
    @③原字耳加卑

《谈当前文学批评的规范与标准(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126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艺美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